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探討
時間:2022-11-18 09:14:31
導語: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以來,我國社會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在“健康第一”和“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新形勢下,學校體育不僅要“有”,還要向“優”的方向進行發展。但是,從目前的形式上看,仍然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另外,還存在不少不健康的生活娛樂方式正侵蝕著學生的體質健康,這樣就導致學生的體質出現了不樂觀的情況。因此,需要在“靠指導、為核心、依策略、建體系”的總體構架上,展現“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優勢性,挖掘實施中“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存在的困惑,最終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完善與優化策略。
1.體育教學形勢嚴峻,改革迫在眉睫
1.1學院學生體質健康現狀。高校體育課作為高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1]。這里針對XX學院的學生進行體質健康狀況測試,結果發現,學生體質健康優秀率還不到1%,達標率在90%上下。具體參見表格1。1.2學院課程現狀。從以上的調查可以發現,XX院校的教學組織形式主要是以體育課與課外體育活動等形式為主。但是,實際上體育課程的課內教學比較有秩序,課外體育活動處于無管理的過程當中。這個時候,還沒有形成與我院實際結合的體育教學模式。課堂比較混亂,實習、實訓沒有合理的安排,課外的訓練也沒有進行跟蹤管理。另外,XX院校主要是以傳統運動項目為主,并沒有從社會的角度,從職業的角度,從抗挫折的能力上進行針對性構建與實施,在促進學生心理素質健康的同時,也構建了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目前形式上,課內外出現了嚴重脫節的狀況,阻礙了高校體育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在這樣的狀況下,也很難貫徹“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中心思想[2]。從學院課外活動現狀上看,缺乏必要的組織、指導和服務。一般的情況下,課外活動就是早操,相比之下比較單一。每學期的體育競賽,也只能滿足一部分學生的需求。XX院校體育課程學生直接進行身體鍛煉的時間是有限的,每天很難保證一個小時的時間。部分學生還缺少參與性,這樣就導致課外體育活動和課余訓練的開展出現了無視的情況。因此,鑒于XX院校體育課程的現狀,急需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進行引導,完成高校體育教育的新需求。因此,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的現實困惑是:第一,大學體育教學質量不高。忽視學生對運動技能學習的需求,學習態度、掌握程度、接受能力等水平全部較低。第二,考核形式過于松散和形式化。衡量學生的體育考核成績高低,體育教師的主觀性評判較多,整體性與精確性不高。第三,學生參與體育社團積極性不高。體育社團晨練時間安排不合理,活動單一。項目布局存在局限,只能滿足部分學生需求。與此同時,缺少第三方機構對學生運動情況的掌握與評價。第四,高校體育場館和設施不足。存在場地設施破損嚴重、無法使用的情況。第五,課內、課外結合途徑單一。
2.“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優勢分析
第一,可以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不同層次之間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第二,更加的注重過程性的評價,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評價激勵制度。針對性較強,突出區別對待的原則,將學生課外體育的鍛煉時間、頻率、習慣、態度等內容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形成性評價”模式,展現科學性與全面性[3]。第三,可以豐富校園文化的建設,進一步促進優秀體育文化的傳承。在“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可以引入多元化的項目,加大單項體育俱樂部的指導,定期組織各類體育活動和體育競賽,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熱情。例如:運動會、陽光長跑、冬季長跑等內容[4]。第四,進一步提升師資競爭性,完善體育教師的綜合性水平。不僅包含了課內知識,也增加了課外活動的構建與實施。第五,提高了教學的針對性,優化了體育教學的效果。
3.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的優化路徑
3.1打破傳統格局,成立全新課外單項體育俱樂部。在體育“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環境下,可以成立體育俱樂部聯盟,分為各單項體育俱樂部,然后分為零基礎、中級和高級三個等級,然后,選派1~3名教師,負責此次的計劃,另外聘請專職管理人員1名[5]。提高操作性,占據一定的成績比例,大約在40%左右。另外,還需要轉變課外體育活動的無序性與低效性,向著實效性和持久性的方向進行發展。另外,還需要優化大學公共體育教師隊伍,提高學生課外活動的積極性,增加體育設施和器材的投入,全面提升公共體育教學質量。3.2堅持課內教學與課外指導有機聯系。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可以構建課內教學為主,課外為輔的課程實施計劃。采用“2+3”教學模式,2主要是原有的兩節體育課。3是課外體育活動的次數。也就是說,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課外活動制度。例如:單項體育協會和競賽等項目。完成課內外的互補,引導學生向著“基礎+課外體育鍛煉”的方向進行延伸。在體育課堂的組織教學,課外體育活動,運動隊訓練等的基礎上,構建符合自身學校體育發展的課內外結合結構。3.3兼顧個體差異,建立分層評價體系。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模式當中,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的主要內容。第一個部分是課堂教學。第二個部分是課外體育活動。第三個部分是體質健康測試。課堂教學考核方式又可以分為課堂表現與體育運動技術考評、理論知識三種類型,這三種類型分別是20分,30分,10分。課外體育活動又可以分為早操鍛煉、單項體育協會出勤鍛煉、體育競賽。具體的加分與減分情況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制定,此項目總共20分。體質健康測試需要按照國家的標準進行構建,此項目為20分。3.4借助信息技術,搭建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管理平臺。從以往的體育教學上看,教師與學生就像兩條平行線,除了體育課上存在交集,其他的時間,互動性與參與性較差?!罢n內外一體化”教學管理平臺構建之后,需要不斷的整合資源,協同發展。在“課內外一體化”的網絡結構當中,完成課內外的結合,線上與線下的結合[6]。資源共享,信息交流。另外,教師還可以整合資源,例如:微課視頻、仿真動畫等。發送到“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管理公眾號當中,學生看到之后,就可以有效的整合自身碎片化的時間,合理的學習,還可以轉發與評論。
4.總結
隨著社會的進步,“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就呈現到了大家的視野當中。結果發現,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順應了時代的發展需求,在增強體質健康的基礎上,展現了較強的操作性。完成了課內外的聯動與耦合,延伸了體育教學的空間。另外還需要在以學生為本的基礎上,豐富校園活動與文化,提高競爭力,增加興趣,提升主觀能動性。落實了“健康第一”和“立德樹人”教育目標,創新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理念與內容、形式。
參考文獻:
[1]徐柏楊,楊小帆.移動互聯網對學生體育學習影響的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7,(01):71-73+121.
[2]白雪松,薛宇雯,方師平,梁英.西南普通高校實施體育課程課內外一體化實證方案研究[J].運動.2018,(16):36-37.
[3]王安翔,羅智勇,劉旭明.廣西大學俱樂部制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改革現狀及發展趨勢[J].體育科技.2017,(03):76-78+91.
[4]楊?。胀ǜ咝;@球選項課中互聯網輔助教學的應用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08):111-112.
[5]彭國強,項賢林,張成一,時霖.近10年我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改革狀況[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6,(01):78-79.
作者:李靜宇 單位:哈爾濱石油學院
- 上一篇:高校體育教學設計應用研究
- 下一篇:競技精神在體育教學改革的運用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