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促進體育教學質量研究

時間:2022-04-16 03:15:57

導語:現代教育技術促進體育教學質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教育技術促進體育教學質量研究

[摘要]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在高職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對于實踐性較強的高職體育課程的教學產生了重要影響,信息化教學改革也成為目前高職體育課程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在分析高職體育課程現狀的基礎上,針對體育課程和五年制高職的特殊性,探索高職體育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的策略,旨在提升高職體育課程信息化教學水平,全面提升高職學生的體育能力和身體素質。

[關鍵詞]現代化教育技術;體育教學;教學質量;提升策略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對于高職教育的變革性影響日趨明顯,也對高職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教學對于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激情,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等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由此可見,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高職體育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已經成為高職體育課程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當前高職校體育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體育課程重視程度不足。首先,學校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不足。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以市場為需求,以就業為目的,對于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和考試的要求普遍較低,在課時安排、任課教師的安排和專業素養的要求等方面可以明顯看出體育課程在高職院校處于被輕視的地位。其次,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除了個別學生對于某項體育運動較為感興趣以外,大部分學生都專注于專業課的學習,沒有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健康素質的意識。再加上體育課程安排的課時較少,教師指導不足,讓學生對于體育習和體育鍛煉的興趣必將逐漸衰落。再次,體育教師自身對于體育課程的輕視。由于學生對于體育課程教學質量、學生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的要求較少、較低,使得高職體育課程的任課教師自身對于體育課程也較為輕視,很多都是為了基本的教學任務而上課,對于體育課程教學形式創新、教學內容的豐富、考核評價系統的建立等缺少主動的創新意識。(二)高職體育課程教學信息程度不高。由于高職體育課程具有極強的戶外實踐性,更多是教師示范動作、學生練習的傳統形式來開展教學,所使用的信息化教學手段以及各類軟硬件設施相對于教室內部教學而言較為落后。由于上課場地條件的限制,大多數的高職體育課程都是依靠教師單純的口述講解,以及動作示范、學生動作的指導和糾正等方式開展的,僅有的信息化教學也只是體現在理論講解部分。(三)體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不高。就目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來講,主要體現在理論課程部分的PPT課件制作以及期末成績的信息化錄入和數據分析等部分,而在體育實踐教學過程當中信息化教學的程度較低。教師作為高職體育課程教學活動組織者和實施者,其信息化教學能力也普遍不高,一方面體育教師對于種類多樣、功能強大的各類信息化教學硬件和軟件的使用能力較弱,比如在微視頻的錄制和剪輯、網絡教學平臺教學活動的創新設計、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數字化分析等信息工具的使用較弱,大大降低了體育課程信息化教學水平;另一方面目前高職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教材的更新較慢,大多體育教師對于信息化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樹立信息化教學思維、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思想意識。(四)忽視了高職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于蘇州五年制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講,在校學習的時間久、年齡跨度大,并且也是學生身心健康發育的關鍵期。這也造成了蘇州五年制高職體育教學的特殊性,一方面不同年級的學生身體素質、個性差異較大,另一方面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興趣和體育鍛煉的積極主動性兩極分化嚴重,大部分學生對于體育課程、體育鍛煉的興趣索然,缺乏積極的體育鍛煉意識。而這種高職學生之間顯著的個體差異,是學校和體育教師所忽視的,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蘇州五年制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學內容大多集中在籃球、足球、跳遠、長跑等常規內容,缺少進階式的發展規劃。二是在體育課程內容的安排上往往“一視同仁”,忽視了學生之間的身體素質、體育興趣、體育鍛煉習慣等差異。

二、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促進體育教學質量提升的策略

(一)充分利用資源共享平臺,完善體育教學資源。隨著科技的發展,5G時代的到來,信息溝通越來越迅速、方便,QQ群、微信群功能越來越強大、擴展了和學生交流的渠道,為高職體育課程的在線教學提供了可能。另外,精美課件的制作軟件、微課錄制和剪輯工具、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等,讓體育教師的教學資料越來越全面,知識呈現越來越生動有趣,教學形式越來越多樣化,評價考核越來越科學完善。比如在高職院校普遍使用的“職教云”網絡資源共享平臺,可以將同行教師上傳的教學資源、體育名師的示范課程、體育明星的親身示范等教學資源引入課堂,教師在這些專業、權威的教學資源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和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構建更為科學合理、易學易懂的知識,讓高職體育教學變得更有吸引力和針對性,形式更為多樣。另外“職教云”平臺還可以設置頭腦風暴、討論、簽到、問答、統計、上傳作業等,真正實現了課前、課中、課后隨時隨地的師生互動,大大提高了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和興趣。(二)構建信息化課堂,真正實現因材施教。首先,課前進行教學任務的與預習。教師可以通過職教云教學平臺或者信息技術軟件“問卷星”“雨課堂”等事先有關教學內容的問卷調查,引導學生自主搜集參考資料,結合學習任務單,完成課程內容的預習。其次,課中通過信息化“因材施教”。現代化信息技術在體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將單一的理論和圖像教學,拓展到更為形象、立體化的二維、三維等空間,讓抽象的體育健康知識、體育技能展示更為直觀、生動、形象,進而幫助學生實現重點、難點的突破,提高教學質量。另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性別、性格差異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并展開練習,比如籃球教學中,可以通過軟件讓視頻慢放,反復學習里面的規范動作,教師作為輔助進行講解分析。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隨時播放明星運動員的示范視頻,做一個形象化的動作分析對比和重難點示范,與自己的練習動作視頻做對比,明確問題所在。再次,加強師生互動交流與指導。信息化教學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來講,最大的優勢就是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一方面借助“職教云”等網絡教學平臺,通過頭腦風暴、討論、教學評價、作業批改和點評等各中各種教學活動的設置,另一方面借助學生日常生活當中常用且較為喜愛的QQ、微信、微博、抖音等交流軟件,隨時隨地開展微課教學、交流溝通,可以為每一位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和體育技能學習時配備一位“私人教練”,有利于學生體育鍛煉意識和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在達到最好運動效果的同時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安全感,進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三)激發學生鍛煉興趣,培養學生鍛煉習慣。從中專到大學的五年制高職院校的學生年齡跨度大,正是學生身體發育、心理成長、價值觀念和體育運動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但是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興趣以及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信息化教學手段在體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豐富的信息化教學內容、多樣化的體育知識呈現方式、趣味化的教學方法、科學全面的考核方式等,可以大大激發的鍛煉興起,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比如在體育課程教學中,可以借助高端的錄播教室和未來教室,把原本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以生動形象的聲畫內容來傳遞給學生,刺激學生的思維感官,進而點燃學生的運動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對體育知識的記憶、理解和實踐運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體育課程的信息化教學并非是簡單地對于體育課堂的教學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而是轉變傳統體育課程的教學思維、創新教學模式,促進了體育教學走向信息化、網絡化,開啟高職體育教學的新時代,并且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各類體育訓練、體育賽事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體育課程的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當然在高職體育課程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完善自身信息化技能和知識結構,從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參考文獻:

[1]李金旺.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高高中體育教學質量[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3(7):153-153.

[2]唐皓,石元斌,張建桂.初談如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高高中體育教育教學質量[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30):114.

[3]黃晶晶.解析如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高高中體育教育教學質量[J].體育時空,2018(12):91.

[4]董元朝.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助力高中體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J].才智,2017(11):111.

作者:張彩 單位: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