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創建思考

時間:2022-04-08 03:09:24

導語:網絡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創建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創建思考

1加大投入,集約利用

網絡教育院校的經費保證是網絡教育質量保證的財力支持。首先是教育部門要出臺相關政策,并明確與各級政府各自應當的投入。中央和各級地方財政應該每年撥出一定的專項資金。在認真執行的同時,地方政府也要適當運用一些財政上的自主權,加大對網絡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要建立多渠道籌措網絡教育經費機制,積極應對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絡教育成本的變化,適時增加資金投入,幫助網絡教育建立起以政府財政撥款為主,稅收、學費、服務收入、社會捐贈等為輔的多元化經費來源格局。其次,在財政經費投入方向上,政府應大力支持網絡教育質量保證體系中的平臺建設和軟件開發,減少那些盲目擴大硬件建設的項目,做到有的放矢。同時加強財政傾斜,特別是對西部和東北部的支持,可以在兩地優先建立規模適當的網絡教育院校,或推動優秀學習中心的成立。通過政府財政的杠桿作用,也可推動民間資金進入網絡教育投資領域,加大網絡教育財政來源。如在人才培養模式上采用“校企聯合”機制,企業與學校簽署共同培養協議。高校可按照企業的需求來進行“訂單式”的人才培養,這種方式有利于做到專業設置與企業需求相協調,企業可對這類人才提供相應的人力和財力的資助,如提供實習資金、建立實習基地、企業技術人員對實習生進行專門的指導等等。

2規范立法,完善制度

近年來,國家在教育領域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來促進其發展,尤其是在非傳統高等教育領域采取了積極的扶持措施,以快速提高全民教育水平。但總體來說,目前,我國的網絡教育還不夠完善,缺乏一套專門的、完整的、公開而明確的網絡教育基本政策。政府相關部門必須深刻認識到我國發展網絡教育和質量保證體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制定有關高校網絡教育的規范性文件,運作和推動必備的法律規范。在此指導下,有關教育行政部門制定實施細則,建立健全網絡教育的獎懲制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就以后的發展來看,政府更應當在落實現有政策的同時,對網絡教育法律規制的方法和手段應當運用行政法律、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的規定,結合網絡教育的現實特點,提出針對性的具體規制和保護措施,從而發揮出政策法律的規范社會行為的功能。針對目前我國各地網絡教育發展水平不均的現狀,建立全國性的網絡教育法也可以從地方網絡教育政策和法規入手,如在東部等網絡教育發展較快的地區允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建立地方性法規政策,加強立法的針對性和適用性,力求從上而下形成一個結構嚴密、內容完善、層次分明的網絡教育法制體系。

3引入企業質量管理理念和技術

20世紀80年代以來,對教育質量管理的研究逐漸成為國內外教育技術理論和實踐工作者積極探索的一個重要方向,企業質量管理理論和技術對于教育領域的質量保障提供了積極的借鑒,項目管理理論、全面質量管理理論、ISO9000族等已經開始應用在網絡教育中。以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為例。東北財經大學網絡教育(東財在線)引入現代企業管理運營機制,以精細的標準化管理造就精致的個性化服務,于2005年12月,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獲得了其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是國內三個通過ISO認證的網絡教育機構之一。ISO9000質量管理標準的八項原則:以顧客為關注的焦點、領導作用、全員參與、過程方法、系統方法、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持續改進的方法、與供方互利的關系,也成為了管理網絡教育時必須遵循的原則。重新審視現代企業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其組織模式,使教育在實現類似于工業化規模生產的同時,提供個性化服務,成為了當前網絡教育界的一種趨勢。

4加強監督

建立對教學過程的監控機制,目的是為了保證學校的培養目標符合社會的需求和學校定位,考察學校的教學過程與所制定的目標是否符合,考察畢業生的質量是否達到所制定的目標等。首先是要建立一個全國范圍的統一數據的上報系統。在網上年報年檢系統和“高校網絡教育陽光招生服務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開發新的管理平臺,對于網絡教育院校的專業設置、學習中心設立、辦學模式等宏觀方面,以及教學過程、學習過程以及管理服務等微觀方面進行過程監控,以便使教育行政部門及時全面地掌握各網絡教育院校的基本數據和各個教學環節的情況。其次是要采取多種措施保證數據的透明和準確,比如委派專人實地調查、面向社會公開等方式,引入第三方對于教學過程開展監督,對于瞞報、故意錯報的網絡教育院校予以嚴懲。

5加強質量鑒定和評估

在我國絕大多數高校都是由國家舉辦的,高等學校的教學質量必須要對政府負責,按照官方給出的標準規格來運作高等學校辦學水平以及教學質量。高等院校應致力于不斷向這個目標靠攏,而國家通過行政評估即可評判、衡量其教學質量,以達到掌握和調控高等學校教育質量的目的。因此,教育行政部門在對網絡教育的質量鑒定和評估上起著主要作用。教育行政部門應建立一個權威的專門部門或機構對網絡教育進行認證,比如通過統一考試的方式認證學員學習是否合格從而決定是否頒發學歷證書,迅速樹立網絡教育的社會認可度。國外在網絡遠程教育的質量鑒定體系上的做法值得借鑒,在法國,政府部門就是認證機構;在英國,聯邦政府監管認證工作;在加拿大,由各省負責認證。美國的6個地區聯合教育鑒定認證機構的認證可以在網絡大學作為監督憑證,符合標準的將可以獲得資格認證。獲得這些機構認證的網絡大學會獲得廣泛的社會性學歷和學分的承認,而這些認證也正是學生們確認他們上的學校是否具有一定水準的依據。同時,我們也可以積極建立并引入具有權威性的第三方的中介認證機構。在這方面,英國的外部質量保證體系可以提供積極的借鑒。從表面上看,英國的大學是自治的,不接受任何外界勢力的管轄,質量控制是大學自己的事,政府不加干預。但由于大學的經費是由政府劃撥的,那么它就要關心、過問經費的使用效益,關心高等教育的質量。于是,英國政府通過中介機構間接宏觀調控,其手段是:依照非官方的中介機構(如高等教育質量保證署等)對高校的認證結果與教育財政撥款相掛鉤,來間接調控大學的教育質量;建立一整套統一的全國學歷、學位標準來保證高等教育質量;強調有關質量保證文件的公開性,以及將審查、鑒定認證的結果向公眾公開,讓公眾了解各高校的水準和質量。這對于高等網絡教育的教學質量保證起到很大的作用。

6推進行業自律

目前,教育部已立項實施“繼續教育展戰略與政策研究”重大課題,加強遠程教育和成育改革與發展戰略和政策性研究。但是,政策措施的保障,還必須內部自律和外部監管結合,充分發觀調控和引導及市場調節作用,建立和完善由教育、高校、網院、學習中心、公共服務體系、學生、教師、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全方位、立體化和網絡化的全面體系和社會監督機制,特別還有必要出臺行業自律公約,推行質量文化。網絡教育質量文化是一種理念和價值觀,是指導網絡教育學院、校外學習中心和公共服務體系質量行為的準則,包括質量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不同層次。在網絡教育行業的組織體制、管理制度、財務監督等已經走向規范化的同時,各網絡教育學院應自覺遵循公平、合法、誠實信用的原則,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產品及服務,建立健全教學質量保證機制,不進行不正當競爭,自覺維護行業的健康發展。

作者:羅媚馬羽安工作單位:浙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