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教學能力提高的關鍵
時間:2022-03-06 04:07:04
導語:學生教學能力提高的關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能力對中小學教師來說,更重要是在美術欣賞和評論能力上。而這種理論層面的能力拓展需要在高師階段對美術理論進行系統的掌握和研究,使學生綜合人文素養和審美素養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提升,并轉化為可啟發和引導學生審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單一而呆板的技能掌握,將無法勝任新時期中小學美術教師一職。在隨信息技術的來到的網絡時代、讀圖時代,如果美術教師掌握的教學理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那么勢必會不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鑒于目前高師美術教育的現狀,有學者提出高師美術教育以師范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觀點。注重提高學術性的同時,應突出師范性,充分重視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的研究,探究師范職業能力培養新模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為實現美術教師教育專業化奠定基礎。[3]這樣的培養模式將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學生教學能力的提升。然而,有了科學合理的培養目標、培養模式、培養方法,真正發揮作用還是離不了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學生自身的不斷努力和挖掘。教學能力在某種程度上說具有很強的個性化特色,學生個人的性格、情感、審美趣味對教學能力的養成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比如,一個想做老師的學生,在其讀書期間勢必會非常主動積極地去學習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去探索本專業以外的更廣闊知識空間,去夯實自身的人文和科學素養,去不斷發現創作的源泉和生活中的樂趣,在不斷探索人生的意義旅途中實現自身的價值。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激發將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那么不管時代和社會如何發展,其自身的教學能力養成和提高就不成為問題。
教學能力是衡量一位美術教育工作者職業能力的最重要標準。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學生要成為適合現實中小學美術教育需要的教師,除了要掌握扎實的美術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要擁有美術教學能力。羅曉飛、母春生在《高師美術教育中教學能力的培養》指出:“課程的安排對教學能力培養有直接的影響,應對當前的課程結構進行改革”;“美術專業課程教學和教育專業課程教學并重,整合學科專業性教育與師范職業性教育”。[4]事實上改革課程結構,加強教學實踐鍛煉,專業教育與師范教育并重,僅是從教育者的角度出發。筆者認為從學生角度來說,提高其教學能力的源泉在于內向完善,提高其教學能力的動力依靠外向擴張。
2.1內向完善是提高的源泉
所謂源泉,是指提高美術教育專業學生教學能力的根本。目前學界公認的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學生應具有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想象能力、造型表現能力以及美術欣賞和評論能力。這些能力綜合起來都是奠定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學生教學能力的基礎。高師美術教育主要目標是以美術活動作為手段培養面向基礎教育師資的美術教育工作者。作為美術教師,教書與育人是統一的。美術教師給予中小學生的不單是美術知識和技能傳授,還應有人文素養、藝術素養、審美素養、等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能給學生以文化的熏陶、智慧的啟迪和精神的塑造,樹立學生心中對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這些現實教學要求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對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學生提出了相應的自我完善的目標和境界。教學能力的培養,非朝夕能成,它離不了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學生對自我的持續內在要求,并在這種內在驅動中不斷強化自己的美術專業水準和教學技能。
2.2外向擴張是提高的動力
所謂動力,指使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學生教學能力得到提高的推動力量。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再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畫畫”,它實際是兼具多種知識和技能的復合型人才的統一體。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學生不單要學習美術專業課程知識和技能,還要學習教育教學相關課程知識;不單要學習教會學生畫,還要學習引導和啟發學生賞析和評論作品;不單要學習藝術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學習人文學科、自然學科等相關知識。這種無限的外向擴張學習,可成為不斷提高學生教學能力的動力。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學生在求學過程中,需要通過教學實習、見習等教育實踐活動不斷向外拓展學習,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學習新的教學理論,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研究課堂教學過程,在實踐中提高教學能力,在實踐中提高教學素質,在實踐中提高美術專業教育質量。教學能力的提高,是需要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學生長期堅持積累,立足于教學實踐,大膽實驗,反復探索,在深入中小學美術教學實踐過程中,對自身的教師素質進行自我完善和提高。
3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內向完善和外向擴張是提高我國高師美術教育專業學生教學能力的關鍵。
作者:羅紅單位:南昌市華安學校
- 上一篇:建筑施工論文(共10篇)
- 下一篇:學生教學能力培養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