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藥劑專業解剖生理學教學研究
時間:2022-05-26 08:30:48
導語:中職藥劑專業解剖生理學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解剖生理學是藥劑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其課程學習是學生獲取人體形態結構和器官系統重要功能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途徑。只有了解正常條件下機體各種功能活動規律,才能掌握在疾病條件下機體功能發展方向及可能發生的變化,掌握防治與護理方法,為臨床學科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人體解剖生理學是根據人體器官功能系統,研究正常人體形態結構、生命活動現象及其發生發展規律的學科,包括人體解剖學和生理學兩部分內容,前者注重研究人體的形態結構及其發生發展規律,后者注重研究人體內部正常生命活動過程及其功能機制的規律[1]。解剖生理學是藥劑專業一門重要的基礎醫學課程,其課程學習是學生獲取人體形態結構和器官系統重要功能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途徑。
1學情分析
截至目前,我校已招收6屆藥劑專業學生,從剛開始的每屆一個中專班發展到鼎盛時期每屆兩個“3+2”大專班和一個中專班,無論生源數量還是質量都在提高,有望繼護理專業之后第二個成為“重慶市重點特色專業”。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初中畢業生人數不斷減少以及高校擴招帶來的普高熱,中考成績稍好點的學生都選擇了普通高中,剩下的學生無奈地選擇了中職學校。因此,中職學校生源比較復雜,學生素質整體偏低[2]。
2自我剖析
2.1目前解剖生理學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2.1.1理論多,實踐少我校解剖生理學教學現狀:教學內容相對滯后于臨床需求,缺少適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的教材;教師教學觀念保守,缺乏創新思維,只按照教材課后大綱要求講授,教學中重視理論而忽視實訓,部分教師甚至覺得實訓教學可有可無,特別是本學年使用新教材之后,醫學基礎課程學時數被壓縮,學生學習重心都放在理論課上,導致學生動手能力不強,不能應用解剖生理學知識分析、解決臨床問題。2.1.2被動多,主動少解剖生理學包括但不局限于解剖學和生理學,某些內容還涉及電學、化學、生物、藥物等知識,概念多,較抽象,難記憶,難理解。作為藥劑專業的第一門醫學基礎課,學生對解剖生理學興趣濃,學習主動性強,但由于仍采用以教師示教為主、學生操作練習為輔的方式,學生按操作流程訓練,影響了發現問題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易導致其進入臨床后遇到突發情況時不知所措,更不用說學以致用。2.1.3教學多,溝通少醫學課程多,教學內容涉及面廣,且學時數不斷被壓縮,為了趕時間完成教學任務,教師課上容易忽視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大多是臨時抱佛腳地死記硬背應付考試,缺乏學習原動力,達不到預期教學效果。
3對策
3.1因材施教,采用符合學生實際能力的教學方法
3.1.1聯想法如講解運動系統中的三角肌和臀大肌時,聯系肌肉注射、循環系統中的血管,理清思路,畫表格對比靜脈和動脈,再聯系臨床輸液時為何大多選擇靜脈而不是動脈,使學生“知其所以然”。又如左心的房室瓣又稱二尖瓣,右心的房室瓣又稱三尖瓣,簡稱“左二右三”,聯想到左肺有兩葉、右肺有三葉,由此也可簡稱“左二右三”。3.1.2巧用歌訣解剖生理學是一門形態學科,也是醫學啟蒙課程,其知識繁雜、內容龐大、記憶難度大是學生的共同感受。許多器官或結構的名稱、特點具有趣味性,利用歌訣記憶是個好途徑。因此,在教學中多聯系生活現象和臨床實例,多用比喻、夸張的方法創作一些切合實際,又便于記憶的順口溜等,使之趣味化,加深學生記憶[3]。如可將腕骨的構成概括為“舟月三角豆,大小頭狀鉤”,腦神經名稱概括為“一嗅二視三動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聽九舌咽,迷副舌下神經全”,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解剖生理學知識,完成對人體結構的思考和記憶。3.1.3區別總結,化難為易血漿晶、膠體滲透壓,第一、二心音,條件反射與非條件反射,遞質、受體及相應阻斷劑的類型等的對比,均可以表格形式概括歸納,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職生中也有部分高中生,他們動手能力強,理論課上偶爾也會提出一些具有前沿性的問題。在講授相應章節時,教師可以適當跨學科引導,鼓勵學生多提問并就典型問題分組討論,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3.2重視實訓課程
我校形態學實驗室器材以掛圖、實物模型為主,不具備開展機能學實驗的條件。形態學是表象的,眼見為實,“以人為本”即以人本身為“標本”。教學中,通過讓學生直觀地看—摸—想—記—用,構建其解剖知識體系;同時緊密聯系本專業知識與臨床,保證理論和臨床相結合。實訓教學以“夠用、實用”為原則,注重實效性,利用現有實驗設施,讓師生了解先進的理念及學術動態。在教學中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我講你聽”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問—學—導—練—評”模式,如可利用血壓測量、視力檢測臨床實境,為學生接觸臨床打下基礎,實現教、學、做一體化。
3.3貫穿職業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中職醫學教學目標不是使學生單純地掌握理論知識,而是使學生具備實踐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將掌握的理論知識轉變為自身技術,并能獨立完成指定的工作項目。因此,要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職業能力、專業能力、社會能力,使其掌握技能、掌握知識,學會學習、學會工作,學會交際、學會做人,具備就業競爭力。
3.4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強化教學質量監控,每章節理論學習結束后及時小考,題型與期末考試真題接軌,適量加入病案分析題型,測試后對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加以評價。此外,可利用知識框架總結歸納,突出重難點,便于學生記憶。每月讓學生對教師的授課進行質量評價。
4小結
綜上所述,通過解剖生理學教學改革,保證了教學質量,提高了我校藥劑專業學生整體素質,增強了學生就業競爭力,使學生具備基本的職業能力和發展能力,為其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作者:江凱 單位:重慶市醫藥學校
參考文獻:
[1]王維洛.人體解剖生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2]張念祖.淺談中職學校班級管理策略[J].新課程,2012(12):174.
[3]李雷,牛松青,王偉,等.談人體解剖學的趣味性教學法[J].解剖學研究,2008,30(6):478-479.
- 上一篇:體育課堂熱身活動生理學分析
- 下一篇:《遙遠的婚約》高收視背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