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攝像實驗教學初探
時間:2022-02-06 08:47:27
導語:電視攝像實驗教學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組建不同學歷、不同崗位、來自不同行業合理的師資隊伍
最近幾年來,筆者所在的縣廣播電視臺加大了在基層培訓師資方面的投入力度,師資力量不斷壯大,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也有了顯著的提高,為電視攝像實驗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一些聘請的高學歷的教師由于長時間處在大學之中,缺乏相關的工作經驗,而電視攝像實驗這門課程具有明顯的實用性特點,要求教師對于技術和技巧有細膩的掌握,并能夠熟練運用,單靠理論知識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在安排實驗教師的時候,特意對人員的構成進行了合理搭配,高學歷教師、一線攝像師以及經驗較為豐富的實驗設計人員各自占據一定的比例。如此一來,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教師各自的所長,讓他們各自負責不同的實驗或同一實驗的不同部分,實現分工合作。
2刪除、增補、編寫有特色的實驗指導書
電視攝像實驗課對于技術的要求很高,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特點,涉及到的知識點也數量較多,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藝術思維。在編訂指導書的時候,固然應該以有關標準和要求為準,然而近幾年來,基層新記者的數量不斷增加,而攝像器材也在迅猛發展的科學技術影響下加快了更新速度,這就導致培訓過程中使用的攝像器材很難達到一致,從而使得“一刀齊”的實驗指導書難以適應紛繁復雜的現實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綜合了多套實驗教材的基礎上,結合新記者培訓的實際情況,通過刪改和增補,編訂出一套實用性較強、特點鮮明的實驗指導書。例如,在更新攝像機的同時,對于指導書中“攝像機的調整與使用”部分內容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再比如,實驗室和其他培訓基地場景在實驗指導書中都有所體現,在上課過程中指導新記者對這些熟悉的場景進行拍攝練習,有助于加快新記者的上手速度,培養藝術意識。
3電視攝像實驗教學方法改革
3.1教師言傳身教,規范新記者的各種持機姿勢。攝像動作是電視攝像最基本的訓練內容,動作不規范,攝像效果也很難得到保證。在以往的培訓過程中存在著急功近利的現象,對于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過于看重,反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動作和技能訓練,對于電視攝像課程的教學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響。例如,形體訓練的缺失,使得新記者沒有學會正確的攝像動作,從而難以養成正確的攝像習慣,一旦進入正式的拍攝工作中,攝像動作極為不規范,站立姿勢五花八門,不但有失攝像師的儀表風范,而且容易引起人們的不滿。因此,對于攝像動作和技能的訓練由經驗豐富的實驗技術人員負責,從最簡單的動作教起,讓新記者進行分組訓練,務求達標,為以后的攝像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3.2因地制宜搭建各種場景,實行模仿式教學。模仿是所有藝術學習的開始,無論學習任何藝術,模仿都是必不可少的階段,電視攝像藝術也不例外。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實驗課的趣味性,激發新記者的參與熱情,為新記者提供更多的實拍場景和實拍機會。這對于新記者提高實際拍攝水平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4結論
電視攝像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較強、技術要求較高的課程,除了掌握攝像技術外,還要學習畫面編輯、節目制作等后續課程,甚至需要涉獵藝術、美學、文學、光學等各個學科的理論,然后通過實踐的磨合,將理論轉化為理念,體會到電視攝像的真正內涵,這樣才能成為合格的攝像記者。因此,在電視攝像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轉變教學思路、改進教學方式、更新教學內容,從而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培養出更多的優秀電視攝像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臨生.電視攝像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實驗室科學,2016,(2).
[2]趙曉清,鄒霞.電視攝像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2).
作者:周序蒙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廣播電視臺
- 上一篇:淺談新課程下初中音樂教學
- 下一篇:談環衛管理處信息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