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教學提高學生音樂素養措施

時間:2022-03-29 08:45:50

導語:鋼琴教學提高學生音樂素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鋼琴教學提高學生音樂素養措施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藝術的追求越來越高。當前鋼琴教學的層次,也在逐漸從單純教授技巧,提升到對學生鋼琴音樂素養的培養。本文主要分析音樂素養的內涵,同時將音樂素養培養和學生學習鋼琴的關系進行闡述,并提出培養措施。

關鍵詞:學生;鋼琴教學;音樂素養

一、音樂素養的內涵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有時會看到,有的人能夠彈奏出準確的鋼琴曲,但是彈奏出的旋律總是不夠悠揚,而且彈奏一首鋼琴曲需要練習很久;有的人剛學習沒幾天,就能很好的演奏出一首鋼琴曲。這兩者的區別,就在于有沒有音樂素養。音樂素養主要有兩部分,一是大多數人都可見的,比如音準、節奏感,對樂譜的分析能力,對音樂風格的辨識力等;二是不可見的,比如對聲音的敏感度,對音樂的想象,音樂的創造力和詮釋能力等等。這是音樂人自身內在的感受,也可以將其稱之為“樂感”。樂感強的人,能夠很快學會一首音樂,并且對音樂有深層次的理解,而樂感不強的,不僅學習難,而且很難和音樂產生共鳴。

二、音樂素養和學生學習鋼琴之間的關系

上文說到,缺乏樂感的人很難和音樂產生共鳴。因此這個學生可能能夠學會一首鋼琴曲,但是他在彈奏的時候,手是機械的,沒有感情的,腦子里沒有對這首鋼琴曲的理解,沒有自身內在感情的表達,甚至是缺乏方向性的彈奏。這樣的鋼琴曲聽起來也許找不到技巧和音符上的錯誤,但卻很難讓聽的人感受到享受。甚至有時候,他們可能難以理解音節之間的關系,節奏也常常出錯,卻還難以發現自己的錯誤。如果一個學生具備較高的音樂素養,在彈奏一首鋼琴曲的時候,他會將自己和這首曲子融合起來,去感受,去思考,去領悟。他們聽一首曲子,就能感受到彈奏之人內心的情感。他們演奏鋼琴曲的時候,會將自己的感情隨著彈奏釋放出來,在讓自己和鋼琴曲人曲合一的同時,讓觀眾為之動容。當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手,他對在鋼琴的彈奏上會有更敏銳的反應能力,直覺也會更加準確。由此可見,其對學生學習鋼琴的重要性。言重來說,一個不具備音樂素養的人,很難在鋼琴上有較高的造詣,這也決定著其未來是否能走上鋼琴專業道路。

三、鋼琴教學中提高學生音樂素養措施

(一)通過聽來練習。音樂素養的培養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這就像是一個人性格養成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做到從每一個環節、細節去熏陶和影響。在這個過程中,最為簡單的辦法就是讓學生多聽。第一,做多讓學生多聽經典的鋼琴曲。從古典鋼琴曲開始,到現代鋼琴曲,先讓學生在聽上分辨不同鋼琴曲的區別,做到能聽覺審美的提升。在安排鋼琴曲的時候,教師可以對鋼琴曲進行分類。比如講輕柔、活潑地分到一類,將優雅、低沉的分到一類,將悲傷、憂郁的分到一類。這樣學生就能很好的區別不同種類的鋼琴曲,而且能注意到其中的區別。第二,教導學生有目的的去聽。教師要讓學生在聽的時候帶著目的,比如一邊聽一邊去想這些音樂讓自己有什么感受,自己聽到了什么,是愛情、友情、悲傷還是快樂等等,讓學生盡可能的將自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藝術的追求越來越高。當前鋼琴教學的層次,也在逐漸從單純教授技巧,提升到對學生鋼琴音樂素養的培養。本文主要分析音樂素養的內涵,同時將音樂素養培養和學生學習鋼琴的關系進行闡述,并提出培養措施。關鍵詞:學生;鋼琴教學;音樂素養鋼琴教學中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措施◎倪劍(蘭州文理學院)己的感受具體的描述出來。還要去抓住鋼琴曲中的小細節,比如音色,或曲調中開始到結尾的變化等。第三,要讓學生用身體去聽。即跟著節奏讓身體也動起來,可以拍手、跳舞等等,跟著音樂旋律速度的變化,讓自己的身體變化著快慢;跟著高低音,讓自己動作的強度變化著等。這樣音樂就像是一條河,流進了學生的身體里,成為了學生身體的一部分。(二)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當學生在聽上有一定能力后,教師就可以開始讓學生去評價自己“聽”到的東西,也就是讓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得到提升。比如教師可以選擇選擇幾首貝多芬的鋼琴曲,再選擇幾首巴赫的鋼琴曲,讓學生去聽兩首歌的區別。比如在指法上,音樂風格上,感受上等等,描繪出自己的感受之后,教師讓學生對自己的感受進行評價。比如學生會覺得貝多芬最開始創造的鋼琴曲,有點莫扎特的味道,而到其創造中期的時候,自己鮮明的風格特征就顯露了出來。巴特的鋼琴曲有時候很嚴格,必須彈奏出統一的旋律,而有些則為炫技而創作,更注重彈奏的自由性。當學生逐漸能從聽和演奏中感受到更多東西的時候,音樂素養已經在他的內心深處慢慢形成,教師只需要再進行引導和點撥,音樂素養就會在學生身上充分展現出來。(三)將學習和實踐與創作結合起來。通過聽和鑒賞,學生對鋼琴曲一般都有了自己的理解。之后教師就需要讓學生將這種理解運用到學習和實踐中來,比如在學習《G大調浪漫曲》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著將自己的感受和學習融化起來,在每一部分的學習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并進行獨特的理解。之后嘗試在練習中將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釋放自己的情感。讓學生的感情自由地和鋼琴曲融化起來,并嘗試將自己的感受寫下來,轉化為音符,自己嘗試去寫一些曲子。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從聽鋼琴曲轉變為感受鋼琴曲,再轉變為欣賞和創作,在此過程中學生的音樂素養會隨著其不斷感受、學習得到提升。

對于音樂來說音樂素養就是靈魂,缺乏隱約素養的教學就像是機械的彈棉花,幾乎是沒有意義的學習。在教學音樂教師可以慢慢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從大量聽鋼琴曲開始,讓學生在聽中學會分辨和對感受的評價,最終讓學生的音樂素養轉化為能力,使學生最終具備專業鋼琴師的水平與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月同.烏魯木齊市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現狀調查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6.

[2]宋京蕓.長沙市幼兒教師音樂素養期待的調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作者:倪劍 單位:蘭州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