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1-17 08:35:53
導語:合作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問題,并不斷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大力提倡素質教育,推進人才全方位的發展。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已經成為極為重要的一門學科,引入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受到學生的青睞。本文首先簡單概述合作學習的定義及作用,其次是深入探討了合作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最后是自己的幾點反思。
關鍵詞:合作學習;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應用
高中階段是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經過三年知識的積累,為更廣闊的大學生活而夯實基礎。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較為重要的學科,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主要以“填鴨式”為主,教師課堂上滔滔不絕的“滿堂灌”為主,學生則是死記硬背的做筆記,極易造成厭倦心理,教學效果不佳【1】。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逐步的被推廣到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合作學習的定義及作用
1、合作學習的定義
合作學習通常是指,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對教學對象進行相應的分組,依據一定的合作程序及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在不同的小組中共同溝通、相互配合一起完整教學任務【2】。
2、合作學習的作用
1)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學習方式可以使得課堂氣氛更加的活躍,加強了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使得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滿足其好奇心理,在探討中加深知識的理解。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對于知識的理解也是不盡相同,在分組后可以通過共同討論,暢所欲言,在組內合作、組間競爭中不斷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學習好的幫助學習差的,取長補短,使得每個學生得到很好的發展,也增強團隊意識。2)分享思想中創新新思想俗語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而通過分組學習,學生們在互動學習中,能過更多通過探討、應答、反思等了解到學習伙伴的想法,不同方法的爭辯中實現思想的交流與共享,思路會越來越寬,需求問題答案的方式也更多,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二、合作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1、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發展情況
21世紀是信息時代,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信息技術也在各行各業中得以推廣。計算機網絡在高中課堂中也成為重要的教學輔助工具,尤其多媒體教室如雨后春筍般陸續建成,各個學科之間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也隨處可見。但是,當前各個學科教學中信息化技術操作性不盡理想,很多學生由于繁重的學業,面臨高考的壓力,基本上是被“書山”包圍,而接觸電腦的時間有所減少,使得信息技術在課堂上實際應用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差強人意。
2、合作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階段屬于最后的沖刺階段,學生之間的差異基本上定型:有的學生自學能力好,心態好的,能夠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在課堂上也是比較積極參與老師的互動,學習成績十分優異;有的學生抱著“破罐子破摔”的心態,對學習感到厭倦,乏味,上課時間昏昏欲睡,學習成績不理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依據學生的不同心理特點進行分組,盡可能的實現各小組的人員整體水平、數量差不多,學生成績好的,學生成績差的都在一個組中,互幫互助,實現能力互補。在分組的過程中,依據本班的學生實際數量而合理的分組,一般一個小組大約3-5個人左右【3】,各小組成員在綜合組員的實際情況,推選出組長,擔當橋梁,負責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老師會依據每個小組的實際情況而去分配難以程度不盡相同的任務,在各個小組之中進行交流、分工,最終合作完成任務。在進行交流中,對各小組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掌握的更清晰,也能增強小組的團隊責任感,齊頭并進,共同進步。例如,教師布置的一個課后任務以“家鄉旅游資源與特產”為主題,進行網站設計,任務傳達到每一個小組后,教師可以引導,將之前自己整理好的對旅游資源及特產專題網站,展示給學生看,小組學生各抒己見,確定主題,組織內容,并通過網絡、報刊、書籍等途徑搜尋資料,然后通過電腦整理起來。在這個合作的過程中多鼓勵學生,發揮小組的創新能力,制作出題材新穎的作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未掌握好信息技術而夯實基礎。
三、合作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應用的幾點反思
1、學生分組時候人員合理
“無規矩不成方圓”。在進行分組的時候,人數不用太多,4個人以內為宜,人少便于管理,每個小組內推選一個管理能力強的組長,有紀律性,為師生之間溝通而打好基礎。
2、小組間的任務有所差異
如果任務量比較大,教師就可以將任務分給成幾個小任務而交給不同的小組共同完成,各小組在進行激烈的討論過后,總結出意見,分工完成任務,最后將各個小組的完成情況加以總結,在課堂中全班可以集中交流。
3、教師的問題難易適中
在進行新課時的講解之前,教師應該精心設計好教案,依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而依據難易程度進行合理安排。設計的問題比較簡單,會使得小組學生之間容易產生自滿心理,創新意識減弱;設計的問題難度過大,小組學生之間會束手無策,無從下手,甚至產生厭倦心理,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對于老師而言,簡單的問題在課堂上可以集中教學,難度大的問題,可以先給學生一些提示,引導學生先思考,培養多動腦、多思考的好習慣,最終一起解答,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4、小組成員一視同仁
合作學習進行的分組,一個小組中,有優等生,也有差生,就需要教師采用一視同仁的教學方式。差生不歧視多鼓勵,多動手,大膽發言,也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優等生確定其組內的領導地位,培養他們管理、協調能力,完成現有任務之外,引導他們多拓展視野【4】,同時幫助差生慢慢的對學習感興趣,實現團隊成員可以互補,學會與人分享,有團隊意識,為日后的性格培養也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陳云梅 單位: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學東校區
參考文獻:
[1]龔春林.淺析合作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應用與思考[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11):17-18.
[2]王榮.合作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C版,2014,(4):69-69.
[3]陳丹.合作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時代,2015,(5):210-210.
[4]張亞.合作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新通信,2016,18(5):64-64.
- 上一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效性探討
- 下一篇: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