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語言類課程自主學習探討

時間:2022-12-04 09:16:01

導語:計算機語言類課程自主學習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語言類課程自主學習探討

摘要:隨著新工科建設的大力推進,探索實施工程教育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的焦點。通過分析當前大學計算機語言課程的教學現狀,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馬蠅效應結合起來,提出并構建面向計算機語言類課程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教學模式;建構主義;馬蠅效應;自主學習

新工科建設是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和新經濟蓬勃發展對高校提出的新要求,指明了我國工程教育改革方向[1]。在2017年教育部主導達成的“復旦共識”[2]中,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一批新興工科專業,同時推動現有工科專業的改革創新。計算機語言課程是信息科學相關專業必不可缺的基礎課程,在新工科教育的發展過程中起到基石作用。隨著新工科建設的大力推進,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接受式”傳統計算機語言課程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形勢下高校培養工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人才的要求,亟待探索新的、符合創新人才培養規律的教學模式。

一計算機語言類課程教學現狀及其改進策略

(一)教學現狀。計算機語言類課程是大學計算機科學及其相關專業實踐性極強的一類課程,是引領大學生進入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先導。它們不但是許多其他計算機類課程的先期課程,而且是衡量學生系統性掌握計算機科學知識的重要標準。然而,目前大學計算機語言類課程課堂教學通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接受式”,教學方法主要采用講解法和提問法,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課后習題的實際完成質量和學習效果也通常不在教師的可控范圍之內;實驗教學環節通常是“練習+指導”,先由教師根據課程知識點設計實驗內容,然后由學生上機實踐,教師隨堂指導;在教學評價中,評價形式以終結性評價為主,期末考試所占比例過重,評價過程則主要關注學生到課率和課后作業完成情況,而較少考慮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作業完成的實際質量。這種以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極大的抑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發揮,與人才培養目標、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和當今社會經濟發展趨勢越來越不相適應。(二)改進策略。筆者針對傳統“講解—接受式”教學模式的弊端和大學計算機語言類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馬蠅效應結合起來,提出面向計算機語言類課程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自主學習教學模式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創造等來完成教學目標,從而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3]。這種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實現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轉變,是以學生自主學習和師生互動為主要特征的教學模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極大地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發展。自主學習的提出絕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認知理論的新發展,它們共同為“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模式提供了理論基礎[4]。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認識是作為主體的學生對知識意義進行主動構建的過程,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者,教師則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習情境和協作學習對知識構建的重要作用,強調學習過程的最終目的是完成知識的意義構建[5]。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來指導計算機語言類課程的教學改革,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有助于實現教學觀念由原來的“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教學過程由原來的“坐中學”(LearningbySitting)向“做中學”(LearningbyDoing)轉變。另一方面,建構主義教學思想也有其局限性。該思想否定知識傳遞的作用,否認教師在知識傳遞中的作用。此外,我國學生在建構主義教學所要求的建構心向、建構能力、建構個性和合作精神等方面存在不足。為此,針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下的自主學習模式,筆者依據馬蠅效應引入鞭策機制,重視教師的引導和監督作用,以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控制學習過程和結果、逐步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二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構建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式學習,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诖耍瑯嫿ɑ诮嬛髁x學習理論的自主學習模式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一)合理建構學習情境。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在學生水平分析、教學策略制定、教學課件制作和實驗內容選取等方面合理設置各種情境。1.在課堂教學中,采取課程單元任務驅動針對計算機語言類課程內容多、學時少、實踐性強等特點,將符合教學目標且具有現實意義的項目分解成多個與課程知識點相聯系的單元任務,課程單元內容與項目單元任務相結合,使單元理論知識的傳授過程轉變為在具體任務驅動激勵下,由學生自主學習、自己動手完成某個特定任務的過程。2.在實踐教學中,建立“軟件項目實訓與課堂報告”制度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組織能力、性格等方面因素,教師和學生相互商討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實訓小組,每組根據自身的特點從多個可選的實訓項目中選定本組項目和分配組員任務,在教師的指導和監督下完成實訓項目,并在課程結束前以小組為單位報告本組完成項目的情況。(二)重視協作與互助。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習者身處一定情境,通過人際間的相互協作而實現的主動構建知識意義的過程。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通過小組討論和交流,完善和深化對主題的意義構建。針對計算機語言類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教師依據最近發展區原則和研究性學習原則[6]將課程知識分解成由易到難、前后連貫的單元任務。這就要求學生不但要理解課堂教學內容,而且需要自行收集相關資料、自學消化相關內容,并上機實踐。此外,“軟件項目實訓與課堂報告”制度的引入,對學生自主學習提出更高的要求。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和增進理解,可把學生劃分為若干學習小組,實現分組學習和互幫互助。小組成員的構成以學生自愿組合為主,教師協調安排為輔,也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聯系方便、學習能力強弱搭配、男女學生比例等因素,每個學習小組4~6人。學習小組討論內容包括階段性自學體會、理論知識上的疑惑、實驗實訓中的問題及其經驗總結等,并以書面報告形式提交給指導老師。(三)精心設計互動環節。課程教學過程離不開師生之間的交往與互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改革大學教學模式的核心內容之一。首先,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要放棄傳統上處于權威地位的角色,要從單一的講授者向導師、幫助者、促進者、學習者等角色轉變。再次,教師引導學生成為主動的、建構的、協作的、反思性的學習者。教師在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要強調學生的學習責任與意志,加強對大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與督促。無論是課堂討論環節,還是實踐教學中的實驗和實訓項目過程,均依據馬蠅效應引入鞭策機制,強調教師的引導和監督作用。首先,在理論教學過程中的“課堂討論”環節,讓學生針對已布置的具體問題在課堂上進行討論,由教師進行答疑和點評,幫助和促進學生自主建構學習環境、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其次,在實踐教學環節,教師跟蹤實驗實訓全過程,穿插參與小組討論、小組答疑和個別答疑。最后,充分利用電子郵件、微信、QQ、短信等現代通訊工具,實現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互動。(四)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改革考核方式,實現評價主體、評價內容、評價方法的多元化,力求體現自主學習的實際結果。首先,采用教師評學、學生互評、學生自評,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其中要特別重視學生針對自身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其次,評價內容多元化體現在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學習能力、學習效果的評價。不但關注學生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的情況,也考查學生在課堂討論和學習小組中的表現;不但考查學生對課堂理論知識的掌握,也考查學生在單元任務、上機實踐、特別是項目實訓中的能力。最后,評價方法多元化體現在采用課堂提問、課堂討論、課后作業、學習報告、項目實訓、單元任務實踐、期末測試等多種考查形式,既關注學生對課本內容的掌握程度,又關注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由于計算機語言類課程是一類實踐性極強的課程,要大幅提高單元任務實踐和項目實訓在總成績中的比重;為了督促學生發展自主學習能力,還應將學生在課堂討論、學習小組中的表現及其提交的學習報告所占的總成績比重提高?;谏鲜隹紤],表1給出各個考核方面所占總成績的比例,在實際教學中也可根據情況進行調整。

三結束語

針對大學計算機語言類課程的特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在當前國家大力建設新工科的背景下,這種教學模式也為探索適應創新人才培養需求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成洪波.地方理工類高校新工科建設:價值審視與實施路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4):26-32.

[2]“新工科”建設復旦共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10-11.

[3]劉承焜.促進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高等教育,2011(17):58-59.

[4]褚曉欣,史穎.建構主義框架下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J].中國成人教育,2009(14):132-133.

[5]王進戈,何建平,殷國強.基于建構主義環境的實驗教學結構改革初探[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3,19(4):59-60.

[6]劉暢.學生自主學習探析[J].教育研究,2014(07):131-135+159.

作者:劉東波 劉青萍 肖曉霞 單位:湖南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