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的轉變

時間:2022-05-21 03:59:50

導語:淺析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的轉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的轉變

摘要: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需要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對學生的操作能力進行培養,這就需要教師對信息技術加強利用,以此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分析如何在網絡環境下開展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希望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式;轉變

“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讓我國的各個領域都實現了巨大的發展,同樣也對教育教學領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互聯網+教育”是時展的必然趨勢。隨著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對網絡技術的利用,教學模式開始出現巨大的轉變,主要體現在教學方式、教學內容、評價模式等出現了變化,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網絡思維,還讓課堂教學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因此,新時代下教師的教學思維需要進行轉變,讓學生通過對信息技術的學習為今后的發展提供支持。

一、轉變教師的教學模式

對于信息技術這門學科來說,主要的教學內容是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利用微信、QQ或者教育平臺將教學內容和課件對學生進行發放,其中涵蓋了任務的測試題以及諸多教學資源,進而便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數據管理》這個板塊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借助翻轉教學模式,通過對翻轉課堂的利用,把信息技術課堂劃分成了兩個部分,其中一個部分是學生在課前對教師布置的任務進行預習,主要是學生對微課的內容進行觀看,之后讓學生在課堂的學習階段進行小組討論,并且跟隨教師的思路依次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在觀看微課之后,需要對任務單進行填寫然后提交,進而便于教師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學生對知識重點和難點掌握中的不足,所以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對學生進行更多的針對性指導,在該教學方法下,教師主動起到引導的作用,而學生在課前預習中可以逐漸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1]。

二、創新教師的教學方法

(一)對全新的、有難度的操作性內容做到講練結合。當學生接觸新的知識點后,如果教師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學習往往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同時也會浪費很多時間,甚至會影響到學生學習動力,比如在教學中對PhotoShop這個軟件的使用來說,這個軟件的功能非常強大,但同時操作界面以及操作方法對學生來說是全新的挑戰,所以需要教師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演示這個軟件的操作,然后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去思考還需要哪些相關的工具,通過這種方法就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對知識進行掌握,逐漸熟悉這個軟件的操作流程[2]。(二)對難度適中的內容采取自主、合作靈活搭配的方式。這個難度層面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挑戰性不大,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就可以完成學習任務。當然,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利用好網頁、視頻等內容,比如對《多媒體音頻處理》教學時,教師可以創設為班級合唱曲目制作伴奏音樂的任務,這樣就可以在任務的驅動下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師需要對學生提供學習資源,然后讓學生借助小組合作的方法對串燒伴奏音樂制作學習,學生在操作中會利用到GoldWave界面,在大家的集思廣益下就會順利地對本節課知識進行掌握。

三、為學生創建學習資源庫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開展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意識、合作學習能力,要想達到以上教學目標就需要教師提供相關的教學資源和學習資料。在學校的信息技術網絡教材資料庫中,教師可以定期上傳高質量的課件,這些課件都是教研組教師精心挑選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具體包括了導學學案、背景知識、操作技術、拓展知識等,在文字、圖片、視頻、動畫等形式中展示出來,進而便于學生在系統的學習后對相關具有難度的課件內容進行學習,以此實現學生對知識更好的掌握。

四、改變教學評價方式

在互聯網技術下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課前、課中和課后的把控,便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適時反饋,同時對學生的評價也會更加系統和客觀,此外,教師通過學生的反饋情況也可以及時發現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而逐漸完善教學方法。比如在每學期,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電腦制作比賽,以往對于活動的評價都是教師直接審核,而在網絡環境下,教師可以把學生的作品在學校微信公眾號以及官方微博中呈現,這樣作品就會面對全校的師生以及家長,使得學生感覺自己被更加關注,而評價范圍的擴大,也會讓評價過程公開化、多元化。此外,學校的教育云平臺中,可以增設“學、練、測、評”等功能,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可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測評,成為教師評價學生的重要依據。教師通過這些評價數據,也可以為學生推送相關的教學資源,進而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要,有利于實現因材施教,很多具有較強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的學生可以得到教師更多的關注和指導[3]。

綜上所述,當前的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教師和學生在網絡技術的環境下可以開闊視野,讓師生的互動增多,顯著提升教學效率,今后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并且創建并不斷完善學習資源庫。此外,還要改變教學評價方式,這樣就會更好地把握學生學習情況,讓學生更有學習的動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克勝.淺析“互聯網+”時代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式轉變[J]中小學電教,2017(12)

[2]林建芬[1],劉月嬌[2],古春文[3].互聯網+視角下化學教師運用信息技術促進課堂教學方式轉變的應為—-以人教版“甲烷”的教學為例[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6(12)

[3]張新華.“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融合研究[J]新課程,2018(18):10-10

作者:何紅波 單位:衢州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