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學校美術康復課堂教學探索

時間:2022-09-22 02:50:27

導語:培智學校美術康復課堂教學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培智學校美術康復課堂教學探索

【摘要】近年來,培智學校中自閉癥類、中重度腦癱類以及多重障礙類的智力障礙學生所占比例逐年提升,學生之間能力差距大、障礙類別不同、情緒行為問題嚴重等都成為教學中面臨的難題。在“醫教結合”背景下,培智學校可將美術治療理念和繪畫與手工課程相結合,開設美術康復課堂,從而較好地滿足各類障礙學生教育康復需求,既達成美術活動目標,又促進學生康復。

【關鍵詞】美術治療;美術康復課堂;個別化教育

近年來,培智學校中自閉癥類、中重度腦癱類以及多重障礙類的智力障礙學生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學生之間能力差距大、障礙類別不同、情緒行為問題嚴重等都成為教學中面臨的難題。在“醫教結合”背景下,筆者所在學校將美術治療理念和繪畫與手工教學相結合,開設了美術康復課堂,較好地滿足了各類障礙學生的教育康復需求。

一、注重空間安排,打造安全舒適的美育空間

為學生創設安全、舒適、美觀、實用的美術環境,是保證學生參與美術康復活動的先決條件。學校為學生提供了專門的美術活動空間。首先,大面積的結構化置物柜和可移動置物柜解決了大量媒材的收納問題,同時將媒材分門別類擺放,便于教師、學生隨時拿取使用??梢苿又梦锕褚部梢耘浜喜煌慕虒W形式作為空間隔斷使用。其次,場室里擺放兩種規格的桌子,便于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團體和分組活動。再次,在場室里展示歷屆學生獲獎作品和課堂上完成的繪畫與手工作品,營造藝術氛圍,為學生提供創作靈感。

二、實施繪畫發展階段評估,制訂個別化學習方案

《培智學校義務教育繪畫與手工課程標準(2016年版)》指出,要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的潛能,通過實施差異教學和個別化教育,幫助他們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在美術康復課堂里,學校教師開展康復教學活動前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繪畫發展階段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為學生制訂個別化美術康復學習方案。具體而言,教師首先通過咨詢學生家長、班主任和查閱學生個人研判書,了解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學生家庭的基本情況、發展史、家庭或學校的一般生活情況等。其次,教師研讀學生數張同時期的畫作,判斷學生所處的繪畫發展階段。兒童藝術表現具有可預期的發展階段性。兒童所畫的線條、結構、人物造型、物體、空間等,所表現的不只是天賦才能,也反映了心智年齡、人格成長、自我整合功能和與周遭客體關系。再次,觀察學生的作畫過程,以獲得更多的信息。在學生繪畫過程中觀察其所選座位、媒材選擇、用筆力度、常用色、握筆動作、完成時間、作品完整度、與同伴老師之間的關系等,從而分析其心理。最后,制訂個別化學習方案。根據學生的評估結果,圍繞主題教學活動制訂個別化學習方案,其中應包含知識技能目標、康復訓練目標、媒材選擇和支持策略等內容。

三、設計生活化主題活動,開展結構化美術康復教學

在美術康復課堂中,教師圍繞學校以學習適應為核心的課程設置,引導學生在設計好的生活化主題活動中進行“同時同事”“同時不同事”兩種形態的學習?!巴瑫r同事”的學習形態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團體意識,而“同時不同事”的學習形態可以使教師更好地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促進個別化學習目標的達成。學校教師在美術康復課堂中主要使用結構化教學模式組織教學活動。即在一個專門為學生營造的充滿創意、富有藝術氛圍的美術學習環境中,以一種儀式化的教學流程,讓學生建立良好的課堂常規,并從中獲得安全感。其中,多樣、可選擇性的媒材體驗能夠使學生積累繪畫技巧及經驗,找到適合自己的、感興趣的媒材和操作形式,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度。

學生可以做自己學習的主人,以個人喜歡的方式,使用自己選擇的媒材,通過個體而多樣化的表達方式展示自己對美術活動的個性化表達,從而最大限度地發展潛能。在學生創作體驗過程中,教師多以引導者、觀察者的身份出現,不對學生的創作有太多的干預,盡可能引導學生的興趣和自主性創作,并以同理心接受他們的作品,從而幫助學生感覺自己和認識自己,解除心理防衛,獲得認同感。學校美術康復課堂強調個性化的學習和探索,注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從而既達成了美術活動目標,又促進了學生的康復。

作者:閆冬媚 單位: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培智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