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優化小學音樂論文
時間:2022-11-15 03:47:45
導語:信息技術優化小學音樂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與信息技術整合,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一種高級、復雜的認識活動,在人們的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愛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痹趥鹘y的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對單一的聽老師演奏(唱)或放磁帶錄音感到枯燥、單調,這往往使學生在欣賞音樂時顯得很被動,學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老師的教學也達不到很好的效果。而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將抽象的音樂語言轉化成形象生動的聲像音畫,充滿美感的MIDI音樂、文字、圖片、動畫、影像等多媒體綜合信息,能自然地調動起學生欣賞音樂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會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去感受音樂的力度、速度、情緒,學生在欣賞優美畫面和音樂的同時,腦海里產生種種生動的想象,好像身臨其境一般,并激發起了強烈的音樂表現欲、創造欲。在欣賞并教唱《天堂》這首歌時,首先,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欣賞綠毯如茵的草地,幽靜深邃美麗如畫的草原風光,并通過背景圖片讓學生充分了解了草原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欣賞那草原駿馬的優美姿態,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視聽意境。那空曠悠揚的草原音樂,那詩情畫意的草原風景映入學生的眼簾。學生的心情也隨之活躍起來,產生了豐富的想象力。學生邊欣賞、邊體驗,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形象,接受潛移默化的藝術感染,培養了學生鑒賞音樂的素質。學生只有理解音樂,用音樂要素去掌握作品的內涵,才能激發學生的真實情感。學生的想象力是無窮無盡的,教師應在平時的音樂教學活動中因地制宜、恰如其分地為學生創設情景,引導他們多角度看問題、思考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創作和創新的能力。
二、與信息技術整合,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音樂欣賞課上,經過多媒體視聽技術處理的音像資料,而且能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求知的欲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主動參與。如:在欣賞器樂合奏曲《森林的歌聲》時,通過多媒體功能,屏幕中動人的畫面與美妙的音樂交織在一起,把那些可愛的小精靈們,如:秧雞、梟、山羌、飛鼠等與笛子、提琴、吉他等樂器一起奏響了奇妙的森林之歌,五彩繽紛的森林奇景,大自然中的真實音響和各種動物的鳴叫聲,全部都展現在學生眼前,把學生帶進了神奇美妙的森林中,使學生享受到大自然給予我們的無窮樂趣,在愉悅中增強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保護意識,也激發了學生的欣賞興趣。
三、與信息技術整合,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
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充分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源、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音樂創作,在完成作業并體驗到成功樂趣時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這不僅使學生的才能和個性得以充分展示,而且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養,更加激發了他們的創造精神。如,在教學生唱《愛我中華》這首歌曲的過程中,從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及創新入手,讓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歌唱、朗誦、游戲、創造活動中激發興趣和表現欲望。在學唱前用多媒體直觀呈現手段,播放了由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愛我中華》,這首歌曲讓學生看到我們祖國日新月異的騰飛變化及五十六個民族大團結的民族精神,和各族人民載歌載舞、喜慶熱烈的場面。同學們被這歡歌笑語所吸引著,引起了感情上的共鳴,撥動了學生的心弦,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學們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不但學會了唱這首歌,而且強化了熱愛祖國的情感。利用信息技術輔助音樂教學,不僅提高了教學效果,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音樂教學得以普及,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中發展創新。
總之,在素質教育不斷發展的今天,實踐使我深刻地認識到,信息技術與音樂課教學的有機整合能夠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它可以創設音樂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思維發散,培養學生想象美;引導藝術創新,開發學生的創造力。
本文作者:石彬工作單位:遼寧省阜新市細河區東苑小學
- 上一篇:淺談小學音樂多元化教學
- 下一篇:部隊基層思想工作與心理學的融合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