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器樂教學研究

時間:2022-05-22 03:59:53

導語:小學音樂器樂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音樂器樂教學研究

摘要:青島市黃島區實驗小學開展的管樂課程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達到學生盡快掌握一門樂器的目標,從而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養,通過音樂豐富學生的生活,讓優美的音樂回蕩在校園內。

關鍵詞:器樂教學;多媒體;藝術素養;音樂

1前言

筆者在音樂課中引入樂器后,感覺教學面一下子寬了很多。這個“寬”也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享受到的一種幸福成就感。在眾多樂器中,青島市黃島區實驗小學選擇了口琴,在全校普及口琴后,讓學生通過口琴這個“小”樂器慢慢過渡到管樂的學習,而西洋管樂器不僅音色優美,而且可以自娛自樂,可以登臺演出,可以獨奏,也可以合奏。但是管樂課程的學習專業性較強,專業師資嚴重缺乏,為了盡快解決這一問題,音樂教師就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效果十分明顯。

2運用多媒體學習口琴演奏

首先,讓學生走進口琴的小世界,了解口琴的音色和風格魅力,喜歡上這個小家伙。小學生對有色彩的、有聲音的、會變化的刺激物最感興趣,也最能集中注意力。多媒體教學具有多彩的變靜為動的特點,正符合兒童注意的活動性特點。音樂課堂樂器教學中使用歡快的音樂、豐富多彩的圖片、生動形象的動畫來傳遞演奏方法及知識素材,給樂器學習注入充分的活力,使抽象的音樂理論形象化、虛幻的音樂形象具體化、復雜的音樂知識簡單化、枯燥的音樂知識趣味化,從而激活教學內容,有效地激發學生愉快主動地學習,大大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音樂組全體教師通過生動的教學方式,如微課、名師講座視頻、優秀樂曲欣賞等,讓全校每一位學生都知道口琴是一種通過吹和吸來演奏的樂器,并慢慢地通過口琴普及樂理知識,并掌握這件課堂樂器的演奏技巧,為以后的管樂課程學習奠定基礎,讓口琴演奏成為校園一到靚麗的風景。其次,會唱的歌也是會演奏的歌。在音樂課上,除了讓學生唱會歌、唱好歌、會唱歌,再會演奏歌,同時讓學生的課間活動也奏響“快樂樂章”。口琴音色優美,而最鐘情它的原因是攜帶方便,學生可以將其放在口袋里隨身攜帶,想唱歌的時候隨手拿起來,幾個人就可以舉行音樂會。大課間里,除了學生的笑聲、歡呼聲,還多了許多的小音樂家一起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世界里。在課間十分鐘的時間里,充分利用校園廣播播放口琴名曲,讓音樂時刻圍繞在學生的耳邊,讓他們迷戀上這個小小的樂器,既讓校園琴聲悠揚,又激發了學生學習樂器的積極性。再次,經過一段時間的口琴普及,學生的音樂技能有了大幅度提高。此時,為了提升全校學生的器樂技能,趁熱打鐵,以小口琴促技能,及時推行管樂課程進校園,長笛、單簧管、薩克斯、小號、圓號等這些在學生看來特別“高大上”的樂器,來到了音樂課堂。為了讓學生有更大的學習興趣,更快地愛上這些西洋樂器,并解決專業師資缺乏的問題,將長笛、單簧管、薩克斯、小號、長號等樂器的演奏方法制成精美的音樂課件,給學生以視覺的沖擊,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音樂課堂上不知不覺地融入樂器的學習中[1]。

3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愛上樂器

1)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讓學生了解各種樂器的音色特點,發揮樂器演奏的特有魅力,使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豐富多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音樂課時間播放管樂的經典名曲,讓學生感受到管樂的音樂美;在音樂課堂上利用優秀視頻材料介紹管樂團的構建和演奏特色,讓學生充分認識樂器,引起學習興趣。如在長笛課堂上,首先播放長笛視頻教學資料,讓學生了解長笛有關知識;然后通過播放精致的投影片,讓學生了解長笛的樂器構造,以及音階基本演奏方法;再通過欣賞名家名曲,讓學生愛上這件優雅的樂器,對其演奏有了強烈的期待,教師及時鼓勵表揚。這樣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有了求學的欲望,就會認真學練并積極參加音樂的實踐活動。2)把各種樂器的專業知識、樂器特點和有效的練習方法以最佳的方式傳遞給學生,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提高了學習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神奇的西洋管樂器悄悄走進音樂課堂,真正實現課堂樂器的普及,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整體素質。

4利用多媒體技術,自制表演視頻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樂器的吹奏,首先要訓練學生的基本功,扎實基礎,如呼吸方法、指法、氣息的運用等;但又不能急于事功,必須循序漸進,逐步加深提高??紤]到專業教師的缺乏,通過積極討論、精心設計,將長笛、單簧管、薩克斯、小號、圓號、長號等管樂器的指法以及基本演奏方式制成精美的課件在課堂上播放,讓學生跟著練習、訓練,音樂教師跟蹤指導,讓學生盡快掌握演奏技巧,最后讓學生錄制自己的練習和表演視頻在學校大屏幕播放,評選優秀小樂手,來激發學生學習樂器的熱情。氣息是所有管樂演奏的內動力,學生最終演奏水平的高低取決于氣,而練氣是學生學習中最難的。將聯系方法在課堂中對學生講解太浪費時間,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制成微視頻,讓學生進行學習,這樣效率非常高。在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呼吸方法之后,再講解專業的橫膈膜的運動等原理,讓學生從感性到理性,自我感悟,不斷提高呼吸的技術水平,為更好地進行演奏打好基礎。

5在器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器樂教學要達到一定的目的,收到較好的效果,那就必須對學生嚴格要求。要想在短時間內讓學生掌握管樂的演奏技能,非容易之事。只把樂器單純地當作一種學具,僅憑學生的興趣去做,那是不會有好的效果的。這還需要學生有合作意識,因為樂器的最高演奏水平是參加合奏。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訓練的時候,結合多媒體手段,讓每個環節都有嚴格的規范,讓學生慢慢接觸到樂器合奏。從小組互助開始,選出優秀學員為小組長,每六人一個小組,分成高低兩個聲部,小組長擔任聲部長,以專業的高度來對各學習小組提出學習要求,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用專業的高度來規范學生的每一項學習任務。特別是在合奏時,“準備不拖拉,眼睛看指揮,耳朵聽聲音,口中無雜音”,以這樣的專業高度來要求學生,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2]。在欣賞課中,教師選擇專業的授課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了解樂器正確的演奏方法以及基本的樂器演奏的注意事項,為后面樂器的合奏打好基礎。通過觀看優秀的管弦樂隊的合奏視頻,讓學生明確樂器演奏是需要合作的,加上教師課堂上正確的示范與講解,讓學生明白樂器的專業性,必須按照正確的演奏方法和技巧來學習。只要在課堂上認真學習,課下積極練習,堅持不懈,就會掌握手中的小小樂器。而且在學習過程中也要取長補短,小組之間互相學習,培養學生團隊意識,注意在學習過程中養成合作意識和互幫互助的學習習慣。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發揚團結互助精神,增強學生的信心。在教學中采用了一個方法,就是讓學生自制演奏微視頻,發放到每個班級,在上課時讓他們做小老師,利用微視頻幫助教師教會每一位學生。學生利用自己的演奏教學視頻來為其他學生擔任小老師,采用小組互助的學習方式,發揚團結互助精神。學生教得非常認真,其他人學得也認真,還很高興,他們的信心大大增強,非常喜歡管樂課程。這樣就發揚了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精神,使班級班風越來越好。這些優秀小老師是學習最棒的小樂手,讓他們入選學校國旗管樂班和學校管樂團,每學期舉行器樂比賽和演出,用活動和比賽來促進學生更進一步的發展。

6結語

通過實踐,在音樂課堂器樂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起到重要作用,已經成為在器樂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解決專業師資的缺乏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為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起到促進的作用。但是,教師也不能完全依靠多媒體技術,它的運用離不開教師的精心設計和用心制作,而且有效的教學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當今這個多媒體快速發展的時代,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不僅要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并彌補自己的專業不足,而且更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精心提煉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二者合二為一,才能有效地把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整合優化??傊谝魳菲鳂氛n堂上,合理使用所有的輔助教學手段,極大地豐富了音樂器樂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給學生足夠的空間,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進一步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教學效率,全面提升了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創新意識。

作者:趙蕾 單位:青島市黃島區實驗小學

參考文獻

[1]王燕.淺談小學音樂器樂教學的意義[J].新課程:小學,2016(9):156.

[2]陳旭基.優化小學音樂教學之器樂課堂的若干思考[J].音樂時空,2015(13):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