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器樂教學策略
時間:2022-08-21 08:22:20
導語:小學音樂器樂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新課改的指導下,加強了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因此,學校和家長逐漸重視對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器樂教學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本文闡述了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器樂教學的重要性,并分析了開展器樂教學的具體方法,為小學音樂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音樂;器樂教學;方法途徑
當前,器樂教學已經正式的被列入《小學音樂教學大綱》中,經過在音樂教學中的不斷實踐,器樂教學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節奏感,并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而充分發揮器樂教學的應用價值。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器樂教學的意義
對于小學生來說尚未形成較好的音樂素養,因此,為了有效的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教師可以選擇器樂進行輔助教學。學生在接觸與了解不同器樂的過程中可以產生較強的好奇心,有利于提高聽課注意力。同時,學生在接受器樂教學后可以明確自己的興趣方向,了解自己的音樂愛好,進而提升自身的音樂綜合素養,為今后學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此外,教師利用器樂可以將相關的樂理知識生動直觀的表現出來,便于學生理解,還能夠豐富音樂課堂的教學模式,加強對學生音樂節奏感與情感的培養,使小學音樂教學朝著更加全面化的方向發展。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器樂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利用器樂激發學生興趣。為了有效的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需要教師意識到器樂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其教學價值。在小學音樂三至六年級的音樂教學目標中明確指出學生應掌握一種簡單吹奏類樂器的演奏技巧。因此,教師應選擇有關此種樂器的兩首代表作品進行教學,并結合演唱、鑒賞等教學內容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例如,教師可以在音樂課中指導學生演奏豎笛這一簡單的樂器,從指法上認真教會學生正確演奏豎笛的方法,通過學生親自的實踐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音樂課堂的參與感[1]。(二)提高學生的器樂演奏水平。教師進行器樂教學可以鍛煉學生的識譜能力,同時有效的幫助學生找到音準,為學生今后的音樂學習奠定基礎,教師利用器樂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樂理知識,同時選用樂器合奏等形式來開展多聲部的試唱練習。例如,教師在講解《紅蜻蜓》這一課時,由于本首作品屬于雙聲部的歌曲,因此某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感到有些吃力,這時老師可以借助吹奏樂器讓學生從do吹到si,在學生熟練地掌握吹奏指法后老師可以開展分聲部的練習。此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還能夠使學生對合奏效果產生期待感,進而更認真的學習課堂知識,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三)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1.選擇合適的樂曲與樂器。在器樂教學中需要選擇合適的樂曲進行配合,因此教師應該為小學生選擇趣味性強、難易程度適中的樂曲。選擇學生普遍喜歡且熟悉的樂曲進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進行熟練的演奏。并且形式多樣的樂曲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在器樂教學中需要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演奏和演唱應該和諧統一的結合起來。在此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樂曲作品的思想內涵,同時提高學生應用器樂的興趣。器樂教學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因此教師在選擇樂器方面需要注意選擇普及性高、簡易型的樂器。簡易型預期可以比較容易的讓學生學會演奏,不僅可以滿足學生對器樂的個性化需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由于樂器本身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因此為了保證音樂教學質量需要教師為學生選擇最合適的樂器進行教學,在選擇時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認知規律,以便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與目標。例如,教師可以選擇豎笛或葫蘆絲這類方便攜帶且價格實惠的樂器。2.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器樂教學方法主要分為以下四種類型:一是,示范法,此種方法是現階段教師在音樂課堂上最常使用的教學方法,由于學生在剛接觸器樂的初期階段對器樂的演奏方法掌握的并不熟練,這時需要老師選擇難易程度適中的樂曲進行示范演奏,讓學生了解正確的演奏技巧與手法,學生通過直觀的觀察老師的示范表演來快速掌握演奏該種器樂的方法,及時的糾正自己存在的錯誤。二是,綜合訓練法,教師在選擇不同的器樂進行教學時,就必須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不斷的完善音樂知識體系,結合多種教學手段與練習方式,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演奏器樂的基本技巧與知識。三是,合奏指導法,此種教學方法主要包含的內容是齊奏與合奏。學生在接受合奏指導的過程中可以培養自身的合作意識與團隊協作意識。四是,演示法,由于小學生普遍具有活潑好動、愿意展示自我的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搭建一個展示才藝的平臺,學生以獨奏、合奏等形式來向其他同學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不僅可以滿足自身的表現欲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由于音樂是人們表達情感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教師在開展器樂教學時需要將情感置于首要位置。在教會學生正確演奏樂器的基礎上要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并學會用樂器來進行情感表達,這一過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音樂本身也具有復雜性的特點,其高音與低音的組合可以呈現不同的情感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器樂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樂曲創作者的思想情感,進而更好的理解相關樂理知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器樂教學的方法,可以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氣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幫助學生掌握樂器的演奏方法之外,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識譜能力、創造能力等,同時更好的理解相關樂理知識,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李春峰.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器樂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8,47:197.
[2]胡志偉.用器樂奏響小學音樂教學的旋律[J].學周刊,2018,17:160-161.
作者:徐弛 單位:江蘇省蘇州香雪海小學
- 上一篇:垃圾分類的論文可發哪些期刊
- 下一篇:小學音樂課堂樂器教學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