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探析
時間:2022-03-22 10:59:11
導語:初中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微寫作就是用簡短的文字表達一定的主題內容,是語文閱讀教學中比較有效的教學模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微寫作在初中閱讀教學中的作用,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并激發對作品的興趣等,接著從評說作者、談論背景等四個方面提出了微寫作在初中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微寫作
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語文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會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運用合適的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微寫作運用到閱讀教學中來就是迎合新課標要求,提高教學效果。所謂微寫作,主要是起源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文字,根據具體的要求或者情景寫出150字左右的微型作文。在初中閱讀教學中應用微寫作,用具體的文本范例作為模仿對象,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消化課文內容,還能培養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方向性與可操作性比較強,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一、微寫作在初中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一)借助微寫作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針對初中語文教材中那些抒情、記敘或者修辭運用的比較好的段落和語句,讓學生進行擴充或者續寫、仿寫等,微寫作不是簡單的佳句的模仿,那些關鍵情節、人物言行的精彩部分都可以是微寫作的話題。以《大雁歸來》為例,作者全文運用第三人稱,描寫了大雁歸來的生活狀態。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第一人稱進行微寫作活動,結合課文中的信息點,發揮自己的想像,就能更加細致、具體的展示出大雁的生活習性,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內容。
(二)借助微寫作激發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有效的語文課堂不能只局限在四十五分鐘之內,要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結束才是學習的開始,讓學生能夠在課下對課文知識念念不忘,激發他們再去學習探究的想法。比如,在學習《喂—出來》這個文章的時候,課文表達的是作者對于人性的呼喚。教師可以在課堂結束的時候給學生布置微寫作:設想那塊石頭出來之后……讓學生擴展與思考,學生為了完成寫作就會反復的閱讀課文,思考課文表達的內容,這比填鴨式教學更能激發學生對于文學作品的興趣。
(三)借助微寫作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語言運用。在語文實踐中,讀與寫是永恒不變的話題。利用微寫作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讓其寫作能力得到鍛煉。比如,在學習《列夫托爾斯泰》的時候,可以讓大家對課文目錄前的頭像進行認真的觀察,并針對這幅肖像寫出一篇微作文,之后讓學生交換彼此的作品,進而完善自己的寫作內容。
二、微寫作在初中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評說作者,談論背景
在傳統的初衷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講述課文背景以及作者的具體情況的時候,要么是查找資料之后直接給學生講,學生低頭記筆記,要么是在布置預習作業的時候讓學生查找資料,了解具體的背景知識進行交流。這樣的教學模式比較平淡,教師可以運用微作文的方式來進行課文作者與背景知識的展開。比如,在學習《香菱學詩》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用解讀“關鍵詞”的方式來介紹作者或者背景知識。有的學生就以“艱辛”為關鍵詞進行微寫作:“批閱十載,增刪五次,一把辛酸淚,終于成就不休的華章……”等等,這樣的說明性文字有內容、主題明確,有作者的介紹,加入自己的感悟,用提取關鍵詞的形式讓學生字斟句酌,介紹出文章的作者以及背景,這種方式要比簡單、機械的讀記操作效果明顯。
(二)講述初感,推薦文本
在閱讀教學中,讀者跟課文作品初次接觸的印象與感受就是閱讀初感,初讀的敏銳感覺能夠找出課文中最精彩的部分。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初感,運用微寫作讓學生表述出自己的感受,并利用課下時間對微寫作進行批閱。此外,在學習了一篇佳作之后,也可以讓學生用微寫作的方式進行文本推薦,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比如,在學習了《蘆花蕩》的內容之后,為了讓學生對孫犁的作品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就可以讓學生運用微寫作的方式推薦另一個作品《荷花淀》,通過簡短精悍的文字概括推薦《荷花淀》的理由,提高了教學成效。
(三)模仿佳句,錘煉語言
模仿寫作是初中閱讀教學比較容易操作的環節,其中,“微寫作”模式要求學生模仿的神似和形似,通過“微寫作”來提高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比如,在學習《鄉愁》這篇文章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進行仿寫,鄉愁是作者有切身感受才寫出的作品,如果學生沒有切身感受而進行微寫作必然是無病呻吟,可以讓學生自主選題,模仿《鄉愁》的格式或者句式來寫作。像:小時候,煩惱是一顆遙遠的星辰,我在地上,它在天上……等等,這樣的真情流露能夠引發學生的共鳴,也有其“動人”之處。
(四)評述人物,贊美品格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會要求分析文章的人物品格,多數就是程序化的概括總結,難以表現感性之美。運用“微寫作”來評述人物,把敘述與議論結合在一起,力度與氣勢都能表現出來,有話表達可以長一些,無話可說也可以短一些。不管長話短話都能讓學生做到“筆下生花”,自有一番興致。比如,在學習唐朝詩人李白的《行路難》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用微寫作的方式對李白這個人物進行評述,有的學生寫到:“終究沒有人襯的上你的白,也沒有人能理解你的雙袖飛揚……”還有的寫:“多少悲傷,多少惆悵,無人與你分享……”等等,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作者和文章,提高了教學有效性。
三、結論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微寫作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寫文章的高明之處,培養學生對文學藝術的欣賞能力,讓他們對語文知識的學生產生興趣,為提高初中閱讀教學的成效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巫海娜 單位: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
參考文獻:
[1]郭素青.新時期“微寫作”教學實踐的探索[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3(2).
[2]吳雪,汪莉.“微寫作”對中學作文教學的影響[J].中文教育,2014(4).
[3]錢衛秋.運用微作文,讓學生愛上寫作[J].教育觀察,2014(8).
- 上一篇:促進農民增收工作總結
- 下一篇:文化廣電工作計劃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