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分析

時間:2022-02-01 09:55:03

導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分析

【摘要】閱讀是幫助學生對外界的信息進行處理,全面認識世界,開拓個人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扮演著一個引領者、指導者和觀察者的角色,幫助學生對閱讀文本進行理解分析,同時也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少教多學

隨著初中階段語文課程中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要求逐步提高,語文課堂中的教育理念不斷改善,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與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也有很大不同,教師開始從各個模塊的學習中著重培養學生的能力。閱讀部分的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豐富知識,開拓視野,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及寫作能力,并使得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加深對語文學科的理解和認識。教師也意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在近年來逐漸糾正了傳統閱讀教學課程中教師“滿堂灌”的方式,開始在全新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逐步實行起“少教多學”的模式。

一、教師及時更新閱讀觀念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不足,學生只需要掌握教師傳授的閱讀篇目的答題模式,而非對閱讀文本進行深入學習分析,缺乏必要的交流分享。隨著新課改理念的深入發展,教師在閱讀課程中踐行“少教多學”的模式,就需要及時更新其閱讀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使教學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課堂,讓學生成為閱讀課堂的中心、主角,教師要幫助學生改變死記硬背的模式和習慣,并對學生在閱讀思考的過程中進行指導,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比如,在進行《濟南的冬天》的文本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行對文本段落進行劃分,再由學生思考按對冬天的描述分為幾個部分,同時教師也應予以學生必要的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記敘的冬天美景上的層次感。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再是一味地傳遞知識,而是一步步引導學生自己挖掘、探索,也就實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鼓勵學生多閱讀多思考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多閱讀、多思考,形成積極的思維模式,并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出的疑問進行指導、釋義,也要對學生提出的想法和觀點多加肯定、鼓勵,而非教師直接將自己的閱讀習慣和解題思路強制教學,削弱學生的閱讀思考能力。在“少教多學”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師不僅要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要由加多學生閱讀知識向增強閱讀分析能力深化。比如,在學習閱讀《紀念白求恩》這一內容時,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對白求恩的生平了解和寫作的時代背景,來學習白求恩的共產主義精神。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開拓和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進行閱讀訓練時能夠對文本自主分析,而不過分依賴教師的講解,從而具有獨立閱讀思考能力。

三、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初中語文教師還應注意到,僅僅利用課堂幾十分鐘的閱讀時間是不夠的,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閱讀并了解清楚文本內容,還要引導學生對閱讀訓練的問題進行思考,這不僅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考察,而且還鍛煉了學生的思考探究能力。故此,教師應拓展學生的閱讀渠道,使學生的閱讀時間不再限制于課堂,而要將閱讀的內容和時間進行拓展,從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及視野。也就是說,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一定量的課外閱讀,并妥善為學生安排好拓展閱讀的內容和時間,既不給學生造成壓力,也能對學生的語文知識的積累,閱讀習慣及思考習慣的養成起到積極作用。比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閱讀安徒生的其他童話故事,了解安徒生的成長經歷,使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安徒生童話所要表達的內涵。

四、幫助歸納總結閱讀知識

初中語文教師還需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善于歸納總結閱讀知識,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時間,來幫助學生去對教師引導教育的閱讀方法和技巧進行消化和吸收。只有經歷這樣的一個歸納總結的階段,學生才可以實現對不同見解的重新認識,也能找到自己閱讀、思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進一步完善自己的閱讀及思考能力,把握文本的中心內容和核心思想。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應為學生提供一些方法來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參考學習,并鼓勵學生找出適合自己的歸納總結的方法,對學生的閱讀過程和學習過程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比如,在學習完《<論語>十二章》的內容后,學生可以了解如何更好地閱讀和學習《論語》的內容,并對閱讀中解析文本和思考問題的過程進行歸納和總結,以便學生日后對《論語》內容的深入學習。

五、舉行閱讀總結交流活動

除上述內容之外,教師還可以盡量多舉辦閱讀總結交流的相關活動,讓學生對自己閱讀的內容進行自主概括,自主思考,并在與其他同學的交流活動中進行思維碰撞,以實現發散學生思維的目的。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以自由交流的平臺,同以往的教學模式不同,這一平臺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也就加強了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少教多學”模式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再加上教師舉行的閱讀交流活動,就使得初中學生的閱讀學習“活泛”起來,學生可以針對閱讀的內容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而且教師也可以在此過程中抓住機會,為學生的閱讀方法、思考方式進行有效指揮和教學。

六、結語

本文就在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課堂中如何更好地踐行“少教多學”模式展開討論,為其他語文教師幫助學生更好地增強閱讀能力、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提供借鑒。除此之外,初中語文教師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發散思維,開拓教學渠道,從而真正實現學生在閱讀課程中有所獲得。

參考文獻

[1]楊殿清.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少教多學”模式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76.

[2]蘇亞平.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少教多學”模式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32):23+18.

[3]胡立輝.運用視聽課探尋語文“少教多學”新途徑[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4,(06):39-40.

[4]于麗娟.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的探討[J/OL].學周刊,2014,(05):32.

作者:譚鑫 單位:延吉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