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研究

時間:2022-11-17 03:21:28

導語:閱讀教學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閱讀教學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研究

一、學生個性發展從和諧課堂氛圍開始

要想實現高效閱讀,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是不可或缺的,也只有在融洽的環境中學生們才能發揮自我的天性,學生時代正是想象力與思維能力最為活躍的時期,創設一種融洽課堂環境,才能夠讓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充分激發他們的創造力,拓寬思維廣度,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與主動性,讓原本枯燥的語文閱讀充滿活力與生機。和諧的課堂氛圍營造,取決于老師能否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能否與學生平等交流,能否傾聽他們的訴求與想法,能否給予學生們更多的自主權,能否釋放學生們的天性與個性。舉例:我們在教授“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這一知識時,就可以采用互動教學模式,來幫助學生發揚個性,愿意主動表達自我的想法,能夠通過自主交流思考,區別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內容上的共性五區別,能夠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人文內涵與文化氣息。

二、語文閱讀品質以多元化活動為載體

語文閱讀素養的培育是一個漫長持續的過程,情趣、能力、習慣、品質的訓練與培養都需要我們具備足夠的耐心?!耙陨鸀楸?、能力為重、多元發展”是我們的指導思想,通過不同形式、題材、內容、情感的多種綜合來開展閱讀活動,借助各種情境模式的創設,引導大家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上課外閱讀當中,讓大家既能豐富視野又可促進學用結合和知行統一。實踐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開展閱讀興趣小組活動,讓大家處于愛閱讀、樂閱讀、勤閱讀的氛圍當中,努力打造語文閱讀個性。

三、自主閱讀習慣的培養

學生個性的培養,離不開課堂主體學習地位的作用,只有讓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意識,他們才能夠自主融入到閱讀學習當中,通過深入的理解與研究,來拓展自我的個性空間,在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同時,讓課堂閱讀也具備獨一無二的獨特魅力。主體地位得到體現,才可有效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盡可能多的給予學生鼓勵與支持,讓大家自行選擇適合自我的閱讀方式,從老師擬訂的一些文本中挑選自己喜好的閱讀類別,直到形成長期閱讀的習慣,同時保證閱讀的質量,適時的給我點撥與指點,通過探討與交流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舉例1:我們在學習“景泰藍的制作”這一文本時,可以先讓大家自行閱讀文章,并且按照老師給出的探究問題來自行尋找答案,如:景泰藍是什么?制作它的工藝流程復雜嗎?我們讓大家帶著探究欲望,自主閱讀通過自我的理解,來調動個性化思維的拓展。例如2:我們在教授“最后一課”時,依舊需要進行文本閱讀,老師給出本文核心問題,引導學生:首先抓住最后“牛尾”,設疑提問。以主人公的心路歷程為線索,組織大家展開討論,“他對普魯士士兵、老師和母語等方面發生了什么樣的情感變化?什么原因造成了其心理的變化?最后我們在大家掌握文本的基礎上結合文本尾聲的那句話和韓麥爾手勢,讓大家自行想象故事會怎樣繼續下去,并且布置續寫故事的任務,沒有任何死命題,也不限制形式,百分百讓大家自由發揮,凸顯個性化發展,這不僅僅是對學生們閱讀理解的最好融匯貫通方式,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們的寫作能力。

四、學生個性發展需要自主評價與解讀

所謂的個性化發展,指的就是能夠讓每個學生通過自我獨特的思維方式來進行閱讀,并且能夠具備自我的理解與評價,打破傳統閱讀教學模式下,只有一個定性答案的局限,注重學生思維創新的延展性,給予學生個性化發展最大的空間與機會。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我們不僅要注重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與學習,更應該培養學生自我意識的培養,只有具備了自我意識,各方面能力素養才能得到釋放與發揮,最終達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進步的目標。個性化的閱讀教學,需要學生能夠具備自我評價的能力,主要體現在,對文本內容的評價、對作者的評價、對自我理解的評價,通過多個角度來進行思維轉化,激發創新能力與創造力,能夠通過閱讀文本收獲知識的同時,也收獲了某方面的感悟與做人處事的道理,評價出自我的不足與缺陷,為自我確定專屬自我的個性化發展方向。

五、個性化閱讀需要老師的激勵與區別對待

學生本就處于無限閱讀活力待開發的狀態,需要我們去激發去鼓勵,教學的本質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還需要激勵、喚醒、鼓舞。我們在語文閱讀過程中應該遵循“以生為本、個性發展、全面促進”的教學思路,以激勵為主的閱讀評價活動。同時我們應該考慮到學生本身就具備的獨特性,要因人而異標準因時而化,立志做到一個獨特個體,一把標尺。切莫一概而論一竿子掃平的傳統思想。對于閱讀能力較差,思想不到位的學生,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鼓勵與關注,盡量多的抽出時間給予區別強化對待,要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在自我能夠掌握的基礎上有提升、有挑戰、有信心、有個性。六、課外延伸強化個性發展傳統語文閱讀大多局限于課堂教學,就算不布置一些課外閱讀,也都是一帶而過,不僅老師不重視,學生更沒有課外閱讀的觀念。這嚴重制約了大家個性化的發展,制約了閱讀的積累與寬廣度,所以說我們不僅要重視課堂閱讀,更應該注重課外的閱讀延伸,當然我們的課外閱讀要有明確的目的,課上課外進行有機整合,借助課外閱讀的豐富全面來指導課堂教學的拓展與延伸,為學生創建一個積累知識開拓眼界的平臺,能夠讓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有十足的基礎,同時也是滿足學生的閱讀需要最大化。信息時代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課外閱讀已經不在局限于圖書館、報刊、雜志,我們可以借助移動終端網絡平臺實現隨時隨地的高效閱讀,當然我們的閱讀方向需要老師給予一個大致合理的規劃,要讓大家的閱讀既有個性化發展的潛質,又不脫離教學相關,逐漸培養大家自主愛閱讀的好習慣,為學生的綜合素質進步助力。

語文閱讀需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禁錮,豐富教學模式的同時,也應該注重理念上的傳新,以學生為主體學習地位,培養他們個性化的閱讀習慣,圍繞個性發展教學主旨來營造學習氛圍,課上課外同時發力,完善自我評價與教學評價,當然這不是朝夕之功,還需要我們一線從教者,能夠耐得住性子,能夠堅持給予學生最多的鼓勵,更好的教學策略,最終達到全體學生都能夠有全面性的個性化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苗一花.淺談自主性學習實踐[J].陜西教育.2014(07)

[2]陳廣勝.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名師在線.2017(11)

作者:魏宏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