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在幼兒教學的誤區與對策
時間:2022-04-29 02:58:01
導語:信息技術在幼兒教學的誤區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問題一:過分強調運用信息技術,忽略自然事物
1.將自然中、生活中隨處可見、唾手可得的東西做成課件的形式,讓幼兒通過電視和錄音的形式感受物體的特點。大自然是幼兒的老師,幼兒的很多經驗是要從大自然中慢慢發掘的。只有通過觀察、觸摸、聆聽等身體各個感官的直接感受,才更有助于幼兒經驗的提高,才能讓幼兒對于自然界有更深的了解。但是這種將隨處可見的物體進行掃描,做成課件,只是讓老師課件數增加,而幼兒對于事物的認識只能停留在表面,不能認識事物的內涵和立體。
2.課件中的內容或是很精美,或是很簡單的圖片,教師通過講述讓幼兒了解事物的特征、重難點,思路雖清晰,卻只是紙上談兵,幼兒失去了動手操作和探索的機會。對于一些平面的事物,只是運用信息技術把簡單的圖片掃描,不管幼兒是否看到過這些事物,不管幼兒是否能理解,老師只是通過口頭講述,讓幼兒觀察這些平面的東西,幼兒失去了自主的機會。數學活動時,老師制作了精美的課件,讓幼兒進行排序,幼兒的注意力全在好看的課件上,這樣的課件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對策:陳鶴琴先生說過:“只有動手做,才能獲取直接的經驗,認識事物的性質。”信息技術的發展確實為幼兒提供了聲形俱佳的畫面,讓幼兒能認識更多的東西,但是幼兒學習的方式和接受方式是直接、具體的,幼兒只有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開拓探索,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在一定的條件下,還是應該讓幼兒多接觸社會、多感受大自然,讓幼兒對大自然和社會有更深的認識。總之,只有把信息技術與幼兒生活、大自然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通過信息技術的展示,探索問題,共同去大自然中尋找答案,自我發現,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輔助作用。
問題二:濫用信息技術,使之失去了應有的作用
許多教師致力制作大量的課件,以此展現現自己的水平。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是輔助教學,而在很多教學中卻成了主導。過多的課件非但不能體現教師的教學水平,反讓幼兒失去了自主探索的機會。其次,幼兒被課件中小動物和風景所吸引,注意力集中在課件上,教師成了播放者,幼兒只是觀眾。幼兒興致雖高,但和教師設定的觀察排列有反差,無法進行動手操作。對策:首先,應了解幼兒興趣點,要根據幼兒的愛好確定教學內容,制作課件。幼兒年齡小,自控能力弱,只有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引導幼兒共同收集資料,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其次,在演示課件前,教師可先請幼兒介紹自己的經驗。這樣不但提供了幼兒表現的舞臺,而且激發了幼兒自主學習的熱情。再次,課件的使用無需過多,制作也無需過于精美,教師制作課件是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點到即止,這樣不僅能引發幼兒的興趣,也能激發幼兒自主探究的熱情,從而更有效地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
問題三:活動跟著課件走,活動過程等同課件演示
許多教師有這樣的誤解,認為制作課件太麻煩,自己不需懂得課件制作知識,只要會用就行。許多使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師,不懂Win98的基本操作,課件也只有請人制作,整個制作過程也不參與。由于別人不能充分理解上課者的意圖,所以一旦課件制作出來,上課者只能跟著課件走,不能按自己的思路教學。還有一些使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師,怕操作失誤,為圖方便,就讓計算機教師將課件設計成順序結構,上課時只需按一個鍵,課件便按順序播放下去。這樣的課便是“流水課”。教師總要想方設法將孩子的思路引到電腦的既定流程上,一旦按錯了鍵,就會打亂整個教學計劃,甚至把整個課件再演示一遍。此類現象實在是多媒體教學的悲哀。究其根源,實質上是“以教師為中心”演變成了“電腦+教師”為中心,更強化了教師的主動性和孩子的被動性。對策:教師在每個教學活動中都必須樹立“以幼兒為中心”的教學思想。一節活動中并不是只有多媒體才能抓住幼兒的眼球,只有動畫才能讓完成教學目標。一些在信息教學上薄弱的教師可以另尋出路,找到真正適合自己、適合幼兒的教學手段。另外,也可以利用空余時間學習一些簡單的動畫制作,但是要立足于自己完成,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掌握整個流程,做到心中有內容、眼中有孩子。
幼兒園信息技術的運用就像是在打太極,只有使用正確的方法,正確的呼吸,才能更有效地體會到他的奧妙,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太柔了,就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太鋼,又與原有的背道而馳,將會適得其反。信息技術不是萬能的,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幼兒園教學活動固然有它的優勢,但一定要考慮幼兒的個體差異性,不可忽視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個體特點,幼兒學習的良好態度、興趣、習慣等單靠信息技術是不可能形成的,只有與傳統的、好的學習方法相結合才可能有更為之有效的效果。
本文作者:徐莎莎工作單位:昆山市繡衣幼兒園
- 上一篇:初中英語特點與教學的改革
- 下一篇:益智類游戲在幼兒教學的運用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