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在幼兒教學中的運用3篇
時間:2022-10-09 10:46:16
導語:多媒體在幼兒教學中的運用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1.通過多媒體讓教學情境更加形象生動
幼兒園時期的兒童思維尚未成熟,其主導思維仍然是形象思維,很難理解較為復雜的事物。因此,我們對幼兒進行教學時,就要盡可能的運用直觀的教學方法。在多媒體技術未引進之前,教師會立足教學需要對一些自制圖畫進行購買,或者借助語言和實物為幼兒傳遞相應知識信息,提升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和觀察能力。但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表現力較為有限,教師與幼兒的交流存在一定語言和理解障礙,導致幼兒注意力不夠集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則可以變抽象事物為形象事物,對事物的整體構成加以細化和分析,以形象動人的形式將教學知識展現在幼兒面前。例如,幼兒園常識課中出現的“電、雷、雨、風”,僅僅靠語言的描述不僅枯燥而且幼兒很難理解,但通過多媒體技術對“電、雷、雨、風”的形成過程進行模擬,再加上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解,在這樣的背景下幼兒多種感官積極參與,學習興趣被激發,幼兒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會大大增強。
2.合理融入flash動畫,激發幼兒想象力,發展其思維能力
幼兒的想象力是否豐富直接影響著幼兒的思維能力,同時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在思維的天地里,想象力就像奔騰的駿馬,可以自由地馳騁歡騰。flash動畫除了結構完整外,還集畫面、音效等于一身,對幼兒完整思維過程發展可以提供一定參考,對幼兒的學習興趣以及想象力會有效激發,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比如“小羊過橋”,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其故事做成簡單的動畫,播放給學生,可以在兩只小羊都要過橋的地方暫停,讓幼兒自己想象接下來會發生什么,通過動畫效果就能很好地調動幼兒的想象力了。特別是在意境優美的詩歌散文教學中會發揮顯著的優勢,再現詩歌散文的畫面動感,引發幼兒共鳴,調動幼兒的情感和思維,對打破幼兒單一的思維習慣有重要作用。如教學活動主題為“多變的云”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動畫效果對“各種各樣的云”進行展示,然后引導少兒想象云的形狀,激發少兒的聯想力,促進少兒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各種能力的培養。
3.結合幼兒特點設計多媒體課件,突破教學重難點,拓展幼兒視野
多媒體在幼兒教學中的運用要立足于幼兒的特點,將幼兒的接受程度納入多媒體教學內容和信息選取中。幼兒的世界比較簡單,現階段的他們對明亮的色彩很有好感,尤其是對簡單線條的處理具有獨到的見解。教師在多內體課件的設計中,應結合幼兒的這些特點綜合教學基本內容,有效選取適合幼兒的多媒體圖片、視頻等信息。其次,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對教學的難點與重點知識有效突破,啟發幼兒動手探究,動腦分析,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讓幼兒在理解知識的同時體驗到快樂。比如,教師在教幼兒“認識長方體”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依次閃動長方體的頂點、棱和面,詳細地展示長方體的每一個特殊部門,隨后再利用多媒體為呈現長方體棱、面的拼合和移動,讓幼兒明確長方體相對棱的長度相等這一特點。
4.通過多媒體語言優勢,鍛煉幼兒聽說能力
幼兒園教育活動是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內進行的,但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巧妙運用,則可以使幼兒教學的時空得以突破。幼兒園時期的學生,很多還處在學習說話的階段,教學的重點在于提高幼兒的聽說能力和理解力。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有老師在講,幼兒提不起興趣,很容易分散注意力。而多媒體技術不僅有影畫可看,而且還有聲音,可以插入生動畫面的同時插入悅耳的音樂,對幼兒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與幼兒的認識規律和思維水平都十分吻合。我們知道,學習一般都是從模仿開始的,聽的多了、看的多了,自然就會有一定的印象,再掌握的時候就會簡單很多,對幼兒來說尤其如此。聽說是幼兒語言教學中最主要的訓練方式。在說方面,是教師多對幼兒說話,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開闊幼兒接受語言知識的范圍;在聽的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中的錄音機或者對語言材料進行播放等方式,刺激幼兒主動聽說的意識。這種對多媒體技術利用的教學方式,能有機結合幼兒語言的聽說內容,讓幼兒始終保持學習的興趣,從而鍛煉和提高幼兒聽說能力。
二、多媒體在幼兒教學中運用應注意的問題
1.把握好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運用的角度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認識各種教學媒體,并達到對其熟練操作、運用自如的地步,在此基礎上掌握好運用的角度。幼兒園教學中的核心是教學內容,多媒體的選擇必須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在實用的同時需要具備高效性,一定要根據內容需要來選擇多媒體輔助教學。
2.把握好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運用的深度
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將靜止的圖文變成視聽化,可以將復雜的內容變得直觀、簡化,可以變抽象的思維過程為形象思維過程。但我們必須承認的是,多媒體技術在開放幼兒想象力的同時也限制了其想象力,多媒體的過于形象化雖然短時期內提高了幼兒對知識的認知能力,但卻容易將幼兒放置在一個缺乏抽象思維的教學空間。過分簡明的教學內容,會因為過于淺顯而無法使幼兒學習和思維達到本該具有的深度,導致幼兒缺乏用心和用腦的機會,想問題過于直觀和簡單,限制幼兒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所以,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中,幼兒園教師必須把握好深度問題,處理好直觀與抽象的關系,使幼兒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3.把握多媒體應用的適度,防止過多過濫的運用
多媒體在教學中只是輔助作用,所以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能全盤多媒體化,對搬教材或教案照搬,導致幼兒園課堂機械化。教師在對多內體應用的過程中應在“一切以兒童發展為中心”的思想基礎上進行,對幼兒活動和問題合理進行設計,多給幼兒提供一些主動思考,讓其在輕松的玩樂氛圍中領會知識。不能把多媒體一用到底,該動手操作的還要動手操作,尤其在一些小科學實驗中,必須給幼兒提供自己動手的機會,培養幼兒的操作、分析和觀察能力。否則,即使課件設計的再好,對幼兒來說也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
作者:劉俊英 單位:河北省滄州市南大港產業園區第二幼兒園
第二篇
一、運用多媒體,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他們好玩愛動,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卻占主導地位,他們往往對新穎、鮮明、形象、具體的事物感興趣。多媒體技術正是以動態的畫面、鮮艷的色彩、動聽的聲音吸引著幼兒的注意力,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常常運用多媒體技術給幼兒創設靈活多變、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這樣,靜態的知識就變得動態化,抽象的知識就變得形象化,枯燥的知識就變得趣味化了,從而給幼兒營造了自然輕松的教學氛圍。多媒體就是靠著它的直觀性、趣味性、生動性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主動參與了教學過程。
二、運用多媒體,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
我們大家知道,多媒體技術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圖像逼真、色彩鮮艷等特點,這些特點能夠給幼兒創設出有趣生動的具體場景,能夠培養他們的認知興趣,能夠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興趣是創新之前提、創新之動力,幼兒的興趣越濃厚,他們的觀察就越細致,就越清晰。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常常運用多媒體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例如在繪畫教學中,我用多媒體給他們展示了幾幅想象力較強的作品,然后給他們講些作品含義,接著,又給他們展示了幾種不同的實物(兔子、蘋果、香蕉等)。這樣,幼兒就很容易地理解繪畫與實物之間的不同,他們在想象中具有創新精神。總之,在幼兒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滿足幼兒的好奇心,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產生創新欲望。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積極轉變教學觀念,繼續科學地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多媒體在幼兒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我相信,我們的幼兒教學定會越來越精彩,我們的幼兒課堂定會因多媒體的參與而更加精彩紛呈。
作者:周姍 單位: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中心幼兒園
第三篇
一、巧妙運用多媒體,豐富幼兒活動方式
語言教學是幼兒園的主要學科之一,旨在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而幼兒們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差,生活實踐幾乎是零。所以,語言的理解和運用相對較難。如對幼兒園中班進行語言活動教學,對于《春雨的色彩》的教學時,如果借助于多媒體,展示出來春天的美好景色:樹葉上的蝴蝶,草葉上的蝸牛……引導幼兒回顧所學過的春天的詞語。此時,多媒體的圖片法可以助孩子們一臂之力。如,展示小河邊的垂柳,倒映在水中的美景;山邊,桃花開放的圖片等等,都會給孩子們以啟迪和思考,“萬物復蘇、春回大地、柳綠花紅”等詞語都會浮現出來;再呈現枝頭上的鳥兒,五彩繽紛的花兒等,更有利于孩子們想起“百鳥爭鳴、百花齊放……”的美好圖景。這樣,直觀的圖片畫面,利于引起學生的思維和已有知識的再現。再如教學《雨的形成》時,雨的形成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和日常生活經驗等,對于3~6歲的幼兒,這一切都是天方夜譚,孩子們對這一切的認知幾乎為零。如果單憑想象,幼兒們也會一團霧水;如果純粹聽教師講解,也差不多是對牛彈琴,科學語言對他們來說高深莫測、很難理解。而如果讓幼兒們給一個裝滿水的燒杯加熱,變成水蒸汽,再預冷變成小水珠。再以多媒體模擬動漫,把小水滴變成云,在逐漸積多,而形成“云”,云再遇冷而變成了“雨”。這個過程,對孩子們來說,就像變魔術,會被深深吸引。這樣,在多媒體的有效運用下,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目的和興趣等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多媒體在幼兒園使用的有效策略
多媒體也叫交互媒體,是因為多媒體集音、圖、畫等于一體,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視覺、聽覺的交互式的環境。在幼兒教學中,巧妙使用多媒體可以調動孩子們的多種感官的綜合運用,在教學中使用有其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1.增強幼兒的探究興趣。多媒體因其生動、形象以及能動的特點,可以刺激幼兒的視覺、感覺,給幼兒以表象、記憶和思維等的因素,使幼兒對認知產生興趣,對探究產生欲望。如幼兒音樂《春天》,傳統的教學方法是發聲——節奏——教唱——練唱等,除了發聲就是訓練唱,毫無動感可言。而借助于多媒體,展示“春天的小樹上,小鳥兒在歌唱”,教師要求幼兒們邊學著小鳥兒在唱歌,一邊打著節拍;找小鳥的門牌號,找對了,小鳥就會從樹上飛下來,節拍打錯了,小鳥就會飛走。這樣,多媒體的逼真的畫面,造型的形象,幼兒們一邊唱、一邊拍手、一邊高興地做著各式各樣的動作,構建了愉快的音樂活動氛圍,收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2.增強教育教學的效果。多媒體教學的圖片功能,以屏幕的動漫優越于傳統意義上的小圖片,激發了幼兒求知欲,很大程度提高了學習興趣,從而增強教學效果。如學習幼兒英語animals(動物)時,用多媒體呈現cat(貓)的視頻精彩圖畫:有的玩著線團,有的瞇著眼睛睡覺,有的在樹上爬上爬下,有的靜靜坐在主人旁邊,有的聞到魚的香味,而發出“喵喵”的叫聲,以發出聲明“我要吃魚”等,使學生對貓的習性、神態等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來,再利用多媒體的聲音的效果,利用畫外音,邊呈現貓的動漫圖片,邊播放chant:我是貓catcatcat,我的聲音miaowumiaowumiaowu,我在樹上上上下下upanddown……這樣,孩子們看著、說著、唱著,單詞cat會經久不忘。再如,在常識課“認識車”的活動中,依據幼兒的生活經驗對車的了解和認識可謂知之甚少,而巧妙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助幼兒一臂之力。用多媒體的視頻的特點,將自制的旋轉式的幻燈片,展示給幼兒,并以問題引導幼兒的思考:打開車門像生活中的哪個動作?A.吃飯的動作;B.掃地的動作;C.媽媽抱孩子的動作。選擇項的給出,降低思考題的難度,讓孩子們分別想象一下這三個動作的情境,再表演一下。那么,問題便浮出水面。再引導幼兒們思考:打開車門,像媽媽張開雙臂要擁抱自己的孩子。那么,關上車門呢?再繼續演示關上車門的動畫視頻,引導幼兒回答:關上車門,像“雙手合攏”。接著再展示火車沿著車軌運行的畫面,讓幼兒認識到火車的運行與小轎車不同的特點。對于自行車、電動車、公交車等等則用多媒體的播放錄像的功能,展示給孩子們各種車的功能,使車與孩子們零距離接觸。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中的應用,將成為幼兒素質教育、優化教學手段的重要突破口,多媒體將教師的“教”與幼兒們的“學”,形成絕佳的組合,達到最佳的效果。因此,幼兒園教學中,應使多媒體在幼兒教學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為幼兒園教學推波助瀾,走向高效。
作者:潘海燕 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洪澤縣黃集鎮中心幼兒園
- 上一篇:怎樣認識中國共產黨閱讀心得體會
- 下一篇:《清風長留天地間》讀后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