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幼兒的核心素養
時間:2022-11-19 08:59:43
導語:怎樣培養幼兒的核心素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核心素養作為幼兒園素質課改的主要指導思想,是幼兒園實施教育改革的總方針和總目標。在核心素養教學導向下,教師應重視有利于培養幼兒核心素養的社會學科教學,幫助幼兒掌握社會意識與社會規則,為幼兒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本文中,筆者主要對核心素養進行概述,基于此談談在幼兒社會學科教學中的核心素養,并提出了一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具體策略,希望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核心素養;幼兒;社會學科;教學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核心素養一詞也漸漸地為世人所知,成為各國制定課程標準的目標。幼兒園時期是教育的基礎階段,培養幼兒核心素養也成為了幼兒園教學的首要任務。核心素養的培養情況,直接影響著幼兒在未來的發展道路。社會學科是培養學生理解社會規則、產生社會意識的課程,與培養幼兒核心素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培養幼兒今后適應社會的各個方面的能力。
一、核心素養概述
核心素養就是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的教育。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關于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幼兒核心素養的培養同樣要以“全面發展的人”為目標。但是,由于認知經驗、生活環境等的不同,幼兒的發展軌跡存在差異,對同一事物的認知也存在很大差別。因此,教師對幼兒核心素養的培養不能“一刀切”,而應充分地尊重和順應幼兒的天性,為他們營造出開放的學習和體驗的環境。[1]
二、在社會學科教學中幼兒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一)開展節日文化教育活動,培養幼兒家國情懷。社會教育是做人的教育,以培養人們良好的個人素養為目的的教育。幼兒階段是人生教育的起點,正是開展做人教育的好時機。此外,我國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因為傳統節日都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民族精神和社會禮儀。教師在社會學科的教學中可以利用這一點,引入關于傳統節日的知識,從而對幼兒進行社會品質教育。傳統節日知識的教育可以不僅僅局限于一節課、一個活動上,教師還可以在日常的社會學科中進行滲透,讓幼兒在感受節日氛圍的同時,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傳統節日的意義,學習傳統文化的禮儀。例如,清明節就是具有教育內容的節日。清明節是為了紀念忠誠、廉潔、政治清明的介子推,他希望晉文公廉潔執政、讓百姓安居樂業,由此而演變成的節日。端午節也具有很大的教育意義,是紀念屈原的節日。屈原投江的故事廣為傳頌,其愛國愛民、不畏生死的精神值得人們學習。這些節日活動的教學,都能夠讓幼兒了解國家的歷史,體會英雄當時為國家所做出的貢獻,從而學習這些歷史英雄的優秀品質,培養幼兒的家國情懷。[2](二)構建和諧平等的學習環境,促進良好個人素養的養成。一個具有愛和尊重、和諧平等的學習環境,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前提。只有在此環境中學習,幼兒才會自覺地遵守規則,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也才能學習到教如何培養幼兒的核心素養——以幼兒社會學科教學為例張淑燕(甘肅省莊浪縣第三幼兒園甘肅莊浪744600)師所傳授的知識。因此,為了促進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人素養,教師應當為幼兒構建和諧平等的學習環境。首先,我們要努力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幼兒是一群好動、喜歡玩的孩子。當你與他們成為朋友時,他們就會將教學活動當成游戲,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朋友的一大特點就是相互尊重。因此,教師在課堂中要從尊重幼兒入手,通過各種教學活動增進師生的感情,以朋友交流的方式,讓幼兒能主動地表達他們自身的想法,從而使他們能夠掌握一定的社會素養,培養起良好的個人素養。其次,教師要用激勵的方式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在社會學科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遵守秩序規則,教師在課間可以引領幼兒乘坐電梯,引導幼兒有秩序地乘坐電梯。教師要隨即表揚:“你們真是一群遵守秩序的孩子!”又如,在幫助商場設計標記的幼兒活動中,教師不要忘記了表揚他們:“你們設計的標記一定會受到商場工作人員的歡迎!”幼兒受到表揚之后,就會覺得原來遵守秩序、幫助他人是多么令人高興的一件事,從而促進幼兒良好人格修養的養成。(三)借助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幼兒關愛社會的核心素養。我們要從生活中點滴做起,培養幼兒學會關愛他人、關心他人的能力。這是社會學科教學中的重要目標,也是幼兒今后適應社會人際交往的重要能力。因此,在平時的社會學科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讓幼兒有身臨其境之感,從而培養幼兒對社會的關愛之情。此外,教師在創設情境時,要注意到幼兒的認知水平與社會認知能力,結合這些特點來尋找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素材。這樣才能更好地引起幼兒的共鳴。例如,在教授“關愛你我他”這一社會課時,教師可以播放一組有關聾啞兒童與殘障兒童的圖片,然后問幼兒:“你們看到了一些什么?。俊庇變嚎赡軙卮穑骸坝械淖谳喴紊系?,有的沒有手的,有的好像看不見的?!边@時,教師為了讓幼兒切實地感受到這些有缺陷小孩的困難之處,可創設一個真實的情境:或將幼兒的眼睛蒙住,或將幼兒的耳朵堵住,或將幼兒的手綁住,讓幼兒在此情況下用5分鐘去感受這世界。之后,教師再提問:“你們有什么感受???”幼兒可能會說“我看不清世界了”“走路歪歪倒倒的”等等。這時,教師要進行總結:“大家現在知道了,殘障兒童是世界上不一樣的存在,他們有許多困難之處。因此,我們小朋友應該去關心和關愛他們,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p>
三、結束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幼兒核心素養的培養,遠不止于此。作為新時代的幼兒教師,我們要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總結反思,突破質的飛躍,為培養幼兒核心素養,不遺余力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我們對幼兒園創新性實施策略的研究,希望能夠為幼兒社會學科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溫聯鳳.核心素養背景下幼兒科學領域的有效指導[J].課程教育研究,2018(23):31.
[2]孫惠敏.談如何加強園本課程建設、培養幼兒核心素養[J].才智,2019(04):30
作者:張淑燕 單位:甘肅省莊浪縣第三幼兒園
- 上一篇:解析成本會計教學改革
- 下一篇:繪本學習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