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論文

時間:2022-05-18 10:24:17

導語:初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論文

【提要】目前,核心素養是中小學教育非常關注的問題以及非常熱點的話題,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要求學生也需要做到在課堂上形成核心素養,以及需要對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進行更新和改革,必須營造新的學習氛圍,需要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本文結合很多年的教學經驗,從學生自身的素養文化以及創設導入情景和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等方式促進教學任務,增加教學的互動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實現核心素養理念下初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

【關鍵詞】核心素養;信息技術;有效教學

核心素養的有效教學是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以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實踐能力為主,信息技術學科作為中學生的基礎學科,信息意識、計算思維、信息社會責任等都是信息技術科學的核心素養。如今,很多學生的家庭都會有配置電腦、筆記本等電子產品,這樣有利于學生對教學知識的預習和復習,幫助學生查找學習資料等。每個學生家里一般都有電腦,老師應該能夠根據核心素養的要求完成制定的教學任務,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堂上提高信息科技的教學效率,并且,老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只是教一些簡單的基本知識,而是應該認真解讀課本上的教材內容,并且制定一些完整的方案。

一、完善教學方案,激發學生學習

信息意識在計算機核心素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它可以敏感地分析信息的數量和信息是否有用,信息意識有很多種方式,老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看一些內容豐富的圖片或者文字,讓學生看著圖片文字進行思考,進行解決問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信息技術來處理圖片上所反映的信息,還可以根據技術運用來判斷一些信息是否準確,根據信息的數據可以做出一些簡單的分析,學生在獲得信息的時候可以將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同學一起分享,將信息傳遞給不同的人,讓信息的作用發揮更大,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技術,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創建情境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課前的準備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關系到學生對于本節課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和效率,需要對教師的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往往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構建信息安全時,可以讓機器人給學生們進行表演,由老師給機器人做指揮,老師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指揮讓學生們看,這樣學生看到機器人動的時候,便會增加求知欲和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教師可以創建新的程序,使機器人不聽自己的指令,開始胡亂地手舞足蹈。老師可以根據這樣的情境問學生為什么會這樣,可以讓學生根據剛才機器人的動作分析一下具體原因是什么,然后得出相應的結論,老師也可以根據這樣的問題順勢告訴大家今天講課的內容,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形成學生的信息意識,也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有效提高了課堂的質量和效率。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就必須摒棄傳統的“填坑式”教育模式,不能是老師教什么知識,學生就學什么知識,這樣體現了學生的被動性。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提前就準備好教學方案,在上課之前,可以讓學生看著課本里的知識,或者根據別的材料里的一些相關的簡單知識進行自主學習,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在學知識之前能夠自主學習,還能使學生產生思考,最后和其他同學一起實踐來解決不懂的問題。當遇到一些不容易解決的問題的時候,老師不能立刻告訴學生結果或者結論,而是應該慢慢引導,將大問題化解成小問題再慢慢解決。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充分體驗計算思維這樣一個核心素養,能夠使計算機的基本問題得到解決。學生可以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感悟知識,提升實踐操作能力,促進核心素養的養成。例如:在教學《圖像的合成》教學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看幾張好看的效果圖,問學生別人可以做美麗的圖案,而自己怎么樣才能做出來,讓學生根據課本所學的知識先預習一下。然后給學生提供一些素材,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學生根據資料進行小組討論和研究,最終解決問題。教師在課堂上再對剛才的知識進行深入講解和分析,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基本知識的理解,并且能夠使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得到發展,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

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在如今信息化、數字化的新時代,教師的教育模式不能只是一種模式,如果教師在傳授如何運用軟件制作圖片的課程時,只是在走一個基本的流程和過程,讓學生按照一些簡單的步驟進行制作,這樣,學生最后做出來的東西都是一模一樣的,沒有自己的思想和創意在里面,這樣會導致每個人的形式都比較單一一些,這樣長久下去,不能夠滿足現代社會的要求。因此老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不僅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創作,也可以結合自己的創意和其他資源進行其他創作,既可以更加熟悉教學軟件的應用,還能結合自己的創意進行實踐創作,使作品獨一無二,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例如,在教學期刊封面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驅動教學,學生可以根據所學的知識,自由地進行期刊封面設計,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作品創作中去,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能之后可以設計出自己喜歡的創意期刊標志,而不是按照課本上的步驟制作課本上的圖標。這樣可以使不同的圖案被創作出更多更好看的圖標出來,甚至同學可以根據自己繪制的圖片將它們制作成創意的展示墻,貼在教室上,使學生在上課中尋找樂趣,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創新能力,還有利于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五、培養學生社會責任

信息技術在不斷進步,但是信息技術也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是教學生一些基本的知識,這樣不利于學生對社會責任的認識。因此,還要告訴學生信息的價值以及如何正確運用信息技術,學生要在平常的生活中,自覺遵紀守法,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例如在分析信息技術對社會產生的影響時,教師可以利用辯論賽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帶給人們的有好處也有壞處,讓學生能夠認識到合理利用信息的重要性,得出結論,使學生在具備信息技術的同時,也具備信息安全意識,自覺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

六、結語

在當今社會,不斷發展的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等技術的不斷改革和創新,各種信息和知識都開始傳入到各個高校中去,如何利用有利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關系學生未來的發展,決定學生在以后的發展中能否正確利用網絡來實現自我的價值,以及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和課本知識,同時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生活的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在日新月異的未來社會中如魚得水,才能更好地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喬玉海2017《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中國教育技術裝備》第19期。

陳健平2018《學習活動主導下初中信息技術課有效教學策略研究——以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術>教材的內容為例》,《中小學電教》第3期。

張華2018《實施初中信息技術課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新課程研究》(上旬刊)第12期。

周邦盛2018《淺談信息技術為載體的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數學學習與研究》第19期。

彭少霞2019《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探究》,《福建電腦》第3期。

作者:任國偉 單位:甘肅定西臨洮縣椒山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