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教學特征的初探
時間:2022-01-06 02:39:45
導語:臨床醫學教學特征的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汪朝霞王蕎唐毅陳鏡宇劉磊楊春江工作單位: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超聲科
根據教學對象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
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后大多進入各個臨床崗位工作,超聲檢查技術是臨床工作非常重要的影像學診療方法之一,如何準確恰當地使用該技術手段是學習的關鍵點,也是本課程教學的目標和重點。作為一名臨床醫師,為確保超聲檢查順利進行,應當熟悉超聲檢查前的準備方法,并能明確、清晰地告知患者,如膽道系統的檢查需要空腹,女性生殖系統的檢查需要充盈膀胱等,這樣才能確保超聲檢查能及時、準確地完成[2]。故患者檢查前的準備工作是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超聲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其次每一種影像學檢查方法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和疾病適應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讓學生清楚知道超聲檢查的適應證和選擇原則。另外,對于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講,超聲診斷具體疾病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超聲診斷價值的講解上,避免過多講解超聲圖像細節的辨認方法,這也是針對學生的專業特點而使授課內容有所側重,可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
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醫學專業知識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枯燥,在教學中要善于利用超聲圖像資料,將教學內容圖文并茂地呈現在課堂上。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對超聲聲像圖的認知度不高,對教學內容接受困難,容易導致厭學情緒,這也增加了教學的難度,但他們熟悉人體解剖知識和病理生理學基礎知識,教師應抓住這點,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容易。在筆者的教學實踐中以下方法經嘗試后取得較好成效。1.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選用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進行講解和分析的教學方法。臨床醫學生對臨床病例相對熟悉且感興趣,抓住他們的興趣點,選取典型的臨床病例,從分析病史入手,結合聲像圖表現進行講授,把臨床和超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枯燥乏味的教學變得生動具體,學生能夠更容易地掌握超聲技術的特點。2.多媒體教學法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一種通過直觀的畫面、文字、圖形、圖標等,使學生較清晰、準確、簡單地理解所授內容的教學方法[3]。多媒體教學法在本課程教學中具有較大優勢,能較好地展示心臟收縮舒張運動、器官組織血流供應等動態過程,有助于學生對血流動力學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接觸超聲聲像圖機會較少,很難分辨病變圖像特征,在制作多媒體時將正常聲像圖和異常聲像圖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分析,學生更容易理解。超聲新技術近年不斷涌現,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對教學內容的更新補充,及時把相關新進展、新技術添加進教學內容中。應用多媒體教學,編寫課件時可以用不同顏色、字形及字號把重點內容標注清楚,使教學重點突出醒目,學生更易掌握和復習鞏固教學內容。3.在教學中還可以采用PBL教學方法[4],以學生為中心,在學生充分自學討論的基礎上,展開以問題為引導的啟發式討論及互動型教學。使學生在面臨臨床具體問題時能將疾病病因、病理改變、臨床癥狀體征、超聲檢查的典型表現及其他相關影像學知識結合起來,將基礎課程和臨床課程的知識相互融會貫通、相互滲透,這樣不僅可使學生靈活地掌握專業知識,還可不斷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針對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超聲診斷學教學工作有其特殊性,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對象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在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的同時降低課程學習的難度,開拓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
- 上一篇:建設工程的控制教學綜述
- 下一篇:病理學理論與教學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