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專業預防醫學教學論文

時間:2022-09-22 08:52:18

導語:護理專業預防醫學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護理專業預防醫學教學論文

1.預防醫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以往的預防醫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授課方式大多以“填鴨式”的理論講授為主,這就使得課程變得枯燥乏味。另外,由于預防醫學知識內容龐雜,教師一律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缺乏針對性,必然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很難提起課堂學習的興趣。另外,從學生自身的因素來看,在學生中普遍存在重治療輕預防的觀念,這也使得學生對于預防醫學的學習缺少主觀能動性。

2.PBL教學法在預防醫學教學中的應用

針對預防醫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只有積極轉變教學策略,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才能提高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PBL教學法便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

2.1PBL教學法概述

PBL教學法是一種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中心、主體,而教師則扮演著課堂參與者、引導者的角色,通過在真實的情境中拋出問題,調動起學生對驅動問題進行探究的興趣,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目前,PBL教學法在醫學教育領域的應用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已經成為我國醫學臨床教學改革探索的新方向。

2.2PBL教學過程

2.2.1編寫教學大綱和案例PBL教學法是以情境創設為主的教學方法,為此,教師應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仔細編寫適合學生的PBL教學大綱,并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文獻的方式編寫教學案例。教學案例的選擇應盡量真實,并且要與醫學或日常生活有密切關聯,如飲用水污染案例、食物中毒案例、慢性病社區干預案例等,從而使學生進入到真實的教學情境當中。而在案例引入后再根據PBL教學大綱對學生拋出一系列引導性的問題,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外的自主學習、資料的查閱和準備討論提綱。2.2.2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在教學實踐中,我主要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通過科學分組,使每個小組之間的實力均衡,同時由組員選出每個組的小組長。分組完成后,在下節課開始之前將相關案例以及問題分發給學生,讓小組成員通過課前預習、查閱資料、互相討論的方式得出問題的答案。下節課開始的時候,由各個小組派代表對問題進行分析解答,其他成員可以做補充。如果學生對于問題的解決出現困難,教師可以作相應的點撥和引導,實在解決不了的由教師再進行講解并對課程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同時,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科學、公正的評價,從而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2.2.3PBL教學法在預防醫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雖然PBL教學法對于提高預防醫學的教學效果、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但是在實施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進行PBL教學法對于教師的要求較高,要求教師不但要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同時還要求教師具有較好的課堂掌控能力,在精心選擇案例的同時要能同時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從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學生要尋找解決問的方法,就需要通過網絡、圖書館等進行資料的查閱,這又對學生學習的相關設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當設施要求達不到時,則需要教師對他們提供更多的資源和工具上的幫助。

總之,預防醫學作為護理專業的重要教學內容,提高其教學效果顯得尤為重要。教學實踐表明,PBL教學法對于提高學生對于預防醫學知識內容的理解、記憶、運用等具有良好的作用,而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PBL教學法的全面實施還需要我們廣大教育機構及教育工作者共同作出努力。

作者:李利斯 單位:大理護理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曹玉青,徐生剛,王庭瑞,等.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高專護理專業預防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11):81-82.

[2]張志紅,白劍英,王祝欣,等.預防醫學教學中PBL教學法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2,(07):506-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