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工程人才培養探討
時間:2022-01-31 11:31:43
導語:醫學影像工程人才培養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醫學影像工程符合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要求,掌握醫學影像工程核心技術亟需培養專業人才
國務院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出了三個標準:要真正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否則就會受制于人;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產業特征;要充分利用現有和潛在的優勢,促進產學研結合,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促進創新驅動與產業發展結合。醫學影像工程技術符合國務院提出的新興產業發展要求,滿足新興產業的三個標準[3]。2005年美國MDDI期刊指出的十大重要的醫療儀器技術中有醫用成像和計算機輔助外科兩部分依賴于醫學影像相關核心技術[4]。醫學影像工程是21世紀大型醫療設備的重要支柱。我國的醫學影像工程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起步晚;在研究方面,理論方法等應用基礎研究多,取得自主知識產權的應用研究少,核心技術掌握較少。GE、西門子等企業的相關產品紛紛搶灘中國,對醫學影像設備形成壟斷地位。我國加快高端數字化醫療設備國產化刻不容緩。數字醫療核心裝備與關鍵技術是指有引領性、能影響全局、臨床必需、能進入產業主戰場的數字醫療產品。為促進醫學影像工程理論及應用研究,國家在醫療器械方面制定了很好的產業規劃,與醫學影像工程相關的教育、科研、開發投資大幅增加,迫切需要培養大量兼有生命科學基礎知識和扎實理工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因此醫學影像工程專業有著很好的就業前景。
2現代科技和醫學交叉發展,要求高等教育培養新型的醫學影像工程技術人才
醫學影像工程主要涉及到CT、MRI、超聲等影像設備的開發與醫學圖像的配準、融合、特征分析、三維重建等理論與臨床研究,人工智能及其在醫學影像學中的應用,PACS系統等核心技術,是當今高科技的綜合體,是現代科技和醫學交叉發展的杰出成果。醫學影像等設備逐漸成為醫療機構的必備設備,使用醫學影像設備的人也隨著增加,設備的操作和維護等一系列的需求。這就對醫學影像工程人才的要求與日俱增。因此,培養大量的醫學影像工程人才是時展的迫切需要。在調查過程中,我們走訪了國內20余家醫院放射科的教授和專家,他們認為現在醫院急需這方面的人才,有時CT或MRI等大型設備出的故障,是因為平時對設備維護保養不夠所造成。因此,掌握醫學影像設備核心技術需要專業性強的醫學影像工程人才,醫院亟需這方面的專門人才。
3提高我國醫療相關部門影像人才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迫切要求提升醫學影像工程人才培養層次
目前,與醫學影像工程相關專業培養的學生針對性不強,不能滿足迅猛發展的醫學影像設備、數字化醫療設備的需求。期初,我國的醫學影像工程專業教育一直以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為主?,F代醫學影像工程技術要想得到發展需要的是能適應較高層次以及專業技術能力較高的工程技術人員。自從上海理工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等試辦醫學影像工程專業,培養醫學影像工程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后多進入醫療產品研發和銷售行列,少部分進入醫療機構也是在設備科或醫學工程科。但這已遠遠不能滿足醫療衛生機構對臨床實用型高級影像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因此,加強影像工程高層次技術人才的培養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我國縣級以上醫療機構中醫學影像工程人員中專以下學歷者占85%。醫學影像學科的建設和發展需要的就是一批高技術水平的工程技術人員,這遠遠達不到其專業需求,這就嚴重影響了現代醫學影像工程技術發展的需要,也對臨床醫學和醫學影像學科的發展形成阻礙,更不能適應新時期數字化醫療設備核心技術發展的需要。4社會對醫學影像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居高不下隨著改革開放形勢進一步發展,醫療事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各種大型數字化醫學設備的配備日漸普遍,使用率也在逐年上升,幾年前還難以推廣的CT檢查,已成為一種普通的常規檢查,CR、DR、DSA、MR、ECT和數字化加速器等也正在快速普及,醫院信息管理系統與PACS的建設和使用,迫切需要具有新型知識結構的工程技術人員。然而,由于歷史因素的影響,從事醫學工程的技術人員無法滿足技術快速發展的需要,專業人員的嚴重不足已經成為現實。據一項全國384所各級醫院設備與人員的調查表明:醫院設備(指1000毫安以上大型X線機器、CT、MR、彩超、ECT等)與人才配備比例,隨著醫院級別下降而明顯減少,尤其是市級以下各級醫院,人才落后于設備的引進,導致投入巨資引進的設備不能充分發揮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我校所做的醫學工程技術人員調查結果表明,有86.6%的單位表示需要醫學影像工程的人才。
總之,我國醫療單位對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的編配比例較低。我國的醫學工程技術人員在大多數的醫療單位中只占有很少的比例,要遠遠低于國外在這一方面的配置。甚至只達到300萬元資產配比1人的比例。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現代醫療裝備的數量和比例也在不斷的增加;但是就醫院一體化人才結構的培養與現今的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的培養不匹配。以江蘇省為例,全省從事醫學設備的專業人員定編為7000人,但現在僅有3000余人,實際缺編近4000人,每年補充的滯后性,已嚴重影響醫學設備正常運轉和治療工作,也難以發揮高科技、高性能醫療設備的技術效益。大量培養高層次醫學影像工程專業人才已成為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仇惠,張宏鈺,周志尊,胡明成,高楊.基于“醫、理”結合為特色的醫學影像技術專業醫學影像物理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改革實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5,28(02):311-312.
[2]王能河,但漢久,張志德.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醫學影像工程)本科課程體系比較研究[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3,19(02):70-74.
[3]王曉艷,王鵬程,宋莉,邱建峰,謝晉東.培養我國醫學影像技術高素質人才的思考[J].中國醫學物理學雜志,2013,30(03):4212-4214.
[4]丁晶,周志尊,姚黎英.英國醫學影像工程與技術教育對我國該學科發展的啟示[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01):28-29
作者:莊銀蘋 單位:徐州醫科大學醫學影像學院
- 上一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分析
- 下一篇:職校生團體輔導實踐論文
精品范文
10醫學檢驗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