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學案例教學法研究

時間:2022-12-14 08:34:26

導語:解剖學案例教學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解剖學案例教學法研究

【摘要】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它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收集相關的案例,設計出與教學內容相對應的教學方式,將學生引入特定的教學場景中,指導學生針對教學內容結合案例進行分析。在案例教學法中,由教師扮演設計者、引導者的雙重角色,激勵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過程中,讓學生全程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在某種程度上說,案例教學法通過大量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集中學生對課堂的關注,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對如何在解剖學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進行了詳細的探討。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解剖學;教學

解剖學是一門涉及面廣、學習難度大的醫學基礎課程,如果教學過程枯燥乏味的話,就很容易導致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學習興致不高,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不利于教師完成教學目標。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中,教師應從實際上分析在解剖學的教學過程中出現學生興趣不高、學習效率差等現象的原因,并根據問題思考解決的辦法[1]。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教師指導學生根據案例展開深入討論的教學方式,運用案例教學法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基礎,突破定向思維,延伸知識面,同時,案例教學法通過大量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1在解剖學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的意義

案例教學法是將案例作為教學內容,由教師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學習環境中,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針對案例進行深入的分析與討論,從而扎實學生的理論知識基礎與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2]。案例教學法不僅強調教師的引導,更強調學生的探索,因此,案例教學法有利于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并且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解剖學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案例與實踐存在一定的關系,并且案例均源于實際臨床,有助于降低教學內容的難度,促進學生的理解與消化,讓學生不再懷有抗拒的心態學習解剖學;2)增強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之間的聯系,讓學生靈活的在實際操作中運用理論知識;3)經教師精心挑選出的案例相對具有真實性與典型性,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對案例分析的過程等同于學生在進行思維體操鍛煉,有助于學生在今后面對實際問題時先做到深入分析,再進行實際操作;4)可幫助學生從基礎醫學過渡到臨床醫學,為學生今后學習臨床知識創造有利條件;5)在進行案例教學法的過程中,可以讓教師與學生之間搭建溝通的橋梁,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如此一來可改變傳統課堂師生缺乏互動現象,充分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

2運用案例教學法在解剖學教學中的具體措施

教師需在教學前1周提前篩選、確定教學案例,并將案例發放至學生手中,要求學生針對案例資料進行仔細閱讀與分析,同時結合以往所學知識提出問題;或是教師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向學生提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讓學生自行翻閱資料與提前預習,為課堂的分析討論做好準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2.1合理選擇案例。解剖學是醫學中的一門基礎課程,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能會相對缺乏其他醫學知識基礎,因此教師所選的案例必須具有一定價值[3],或是可以選出更有趣、更新奇的案例讓學生進行學習,這類案例可以讓學生感到新鮮,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學習的熱情,一方面有利于教學過程的順利開展,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的理解與分析,最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解剖學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為了避免案例脫節或缺乏連貫性,教師應注重選擇具有真實性、典型性的案例,讓學生在課堂中根據案例進入深度思考,同時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的選擇教學案例,以滿足教學任務的需求,達到案例教學的目的。2.2具體呈現案例。在進行案例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可先展示案例,讓學生大致了解案例的基本內容,在逐步對案例進行講解。例如,在講解消化系統章節的過程中,教師可先展示案例內容:若一名醉酒昏迷患者于急診科接受治療,醫生需要對患者進行洗胃。針對這一內容教師可以提出幾個問題:“首先需要分析患者胃管的插入通道有哪些?同時思考鼻腔呼吸系統的結構,為何可以從患者鼻腔進入胃部?其次若發現患者鼻腔黏膜部位水腫,并且患者牙關緊閉,在這種情況下胃管應如何插入,同時如何控制插入深度?最后若患者合并胃潰瘍疾病,在進行胃鏡檢查時需要重點檢查哪些部位?”教師在展示案例后根據案例提出具體的問題,既可以延伸學生的知識面,又可以讓學生學習更多專業知識,加深學生對解剖學知識的理解。2.3實際應用環節。教師在課前應向學生明確當堂課所研討的案例,再組織學生自由分成小組,選出小組長后進行討論。同時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隨時走動于課堂中,觀察學生討論的情況,并鼓勵不善發言的學生進行發言,有效引導學生的討論進度。同時,在討論的過程中由小組組長組織討論的內容,每位小組成員需要將自己所收集到的資料在小組中進行討論,小組組長要在討論的過程中記下討論的重點,在討論結束后整個小組對討論的結果進行整理和總結,最后由小組組長向全班同學展示本小組的討論結果,而教師則負責對此次課的討論進行點評與歸納,解決學生無法解決的問題。2.4提高教師素質。在案例教學法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根據教學案例先進行自學,最后在教學中與教師、其他同學共同學習。雖然學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體,但教師作為知識的引導者,其引導作用也不可忽視,但在討論過程中教師也不能過多干涉學生,避免抑制學生的思考空間,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4]。案例教學法要求教師深入鉆研教材、對基本知識、基本理論、重點和難點要有清楚、具體的認識。因此,教師首先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鞏固知識基礎,在課前全面思考在課堂中學生可能會提出的問題,并列舉出正確答案,有助于及時為學生解答。其次,教師在討論的過程中要組織學生根據問題進行討論,或是適時給學生提示,避免學生陷入思維的困境之中。同時,教師應明確每堂課的學習任務、突出學習重點,有利于學生根據任務進行學習。針對發言積極的同學,教師應在課后給予表揚,而不善于發表意見的學生,教師不可過于責備,應多給予學生鼓勵,帶動學生整體分析能力的提升。最后,每次討論結束后,教師應詳細記錄討論的內容,并在班上進行總結,鞏固學生對案例的記憶力,讓學生將案例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為接下去的學習做好鋪墊。

3討論

解剖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醫學基礎課程,同時也是學生在學習臨床學科之前的必學課程。臨床醫學的發展給解剖學也帶來了很多新的課題,如何使解剖學教學能夠順應時展的要求,是每位解剖學教師需要深思的問題。解剖學的重點內容是器官的位置、形態、結構特點等知識,內容相對枯燥乏味,再加上解剖學專業名詞抽象難懂,無形之中增添了解剖學的教學難度。在以往解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采用傳統的灌輸式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少,這使學生學習的步伐難以跟上教師教學的進度,給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的教學質量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根據教學內容導入案例的開放式教學方式,它與傳統教學方法的區別在于,傳統教學注重教師知識的傳授,容易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案例教學法則是擺正學生的學習地位,減少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同時案例教學法更重視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的相互結合,既強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提升了學生解決難題的能力[5]。案例教學法不僅可以改善傳統課堂中沉悶的氣氛,還可以改變學生抗拒學習的心態,因此,在解剖學的教學中恰當運用案例教學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同時,也可使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得到大幅提高。案例教學法比較符合醫學專業教學的特點,目前在醫學各學科中已得到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譚剛,張莉,吳剛,等.以案例為基礎學習教學方法在局部解剖學教學中對醫學生專業素質與能力培養的探討[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6,36(4):542-545.

[2]廖建林.案例教學法在解剖教學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4):280.

[3]和振典.案例教學法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J].醫學信息,2017,30(17):110-11.

[4]沈文英.人體解剖學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運用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64):12658-12658.

[5]陳文苑.案例教學法在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4):57-58.

作者:杜漢承 李德水 單位:泉州醫學高等??茖W?;A醫學部解剖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