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觀念轉變思考

時間:2022-05-21 11:44:08

導語:家庭教育觀念轉變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家庭教育觀念轉變思考

1當前學生家庭教育的現狀

近些年,隨著父母出去務工增多,不少兒童的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隔代人”撫養。于是,孩子許多的不良習慣,就在長輩無微不至的“關愛”中滋生。同時有的父母雖然也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往往忽視教育的細節。如孩子頂嘴、自私、沒禮貌、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使孩子就養成了一些錯誤行為。于是就出現了學校里的“乖乖娃”,回到家里就成了“小霸王”的異常現象。粗暴、放任?,F在的家庭教育出現兩種現象:一種現象是簡單粗暴;另一種現象是放任自流,這兩種現象可能同時呈現同一個在家庭。粗暴表現在很多父母都將自己擺在家庭的絕對權威地位,孩子一不小心犯了錯誤,或者一次考試失誤,家長會大發雷霆,甚至拳腳相加。放任自流表現在部分家長片面地認為,自主發展就是讓孩子自己發展、隨意發展,他們認為“樹大自然直”,往往對孩子的品行、愛好、興趣以及社會交流不聞不問,缺乏必要的輔導和教育;有的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太高,孩子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父母感到十分失望,從而喪失了對孩子的信心,于是索性就放任自然,隨他去了。

2家長教育觀念和方式的轉變

要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知水平,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能力,教師不但要教書育人,還要承擔起協調校內外教育力量的重任。我們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2.1提供家庭教育的方法指導——為家庭教育提供理論依據

(1)情感上的尊重與理解。家庭教育最突出的優勢在于它是一種以情感為基礎的教育,它是一種不拘形式的教育。對孩子的教育應當是:好雨知時節,有需就發生,隨情潛人靈,潤心細無聲。這種充滿情趣又十分細膩的教育,有著其他教育無法替代的作用和力量。家庭教育最忌諱簡單粗暴,這樣只能毀滅孩子心中的美好世界,對孩子的一味懲罰并不能使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只能短時壓抑他的不良行為。家庭教育不是一種義務和責任,而是在愛的驅動下的一種自覺自愿、自然而然的行為,是一種舐犢之情。

(2)品德上的培養與塑造。在孩子品德的培養中,父母之所以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主要是因為他們是陪伴孩子的第一人,也是時間最長的人,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家庭教育的重點不應只在孩子的學業上,除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方法上對孩子的學習給予指導外,更重要的是對孩子思想品德、生活能力、勞動技能、健康體質、健全心理等方面的培養。

(3)能力上的鍛煉與要求。①讓孩子學會獨立。要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勞作,自己生活,從勞作中得到快樂,從動手中獲得各種知識,學習各種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讓他自己做,這是對孩子的尊重。要讓孩子自立,最好的方法是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日本有句教育名言:“除了空氣和陽光是大自然的賜予,其余一切都要通過勞動才能獲得”。培養孩子自立自強的精神,在生活方面,要讓他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小就養成起床疊被,自己刷牙洗漱的好習慣;掃地、收碗等這些小事要讓他嘗試著去做,讓他知道沒有人會給他永遠的照顧,什么事情都得靠自己。在學習方面,讓他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學習用品、書包自己整理;一些小事情由他自己做主,讓他們在嘗試中得到快樂。②讓孩子自然發展。家長們應當學會讓孩子自然發展,不要總是為孩子包辦一切,為了孩子不惜花費任何代價,卻不顧孩子自身的發展。西方國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視孩子從小的自身鍛煉,他們普遍認為,孩子的成長必須靠自身的力量,因此從小就培養和鍛煉孩子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讓孩子在日常生活的鍛煉中逐漸成長為具有獨立生存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公民。③鼓勵孩子創新和探索。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鼓勵創新”,而不能滿足于“克隆”。父母要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樣的獨立研究、獨立動手的能力,能以寬容的心態去營造一個利于培養孩子創造力的環境和氛圍。對孩子所做的種種探索行為持積極、肯定的態度,鼓勵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見解,并對其中的疑問進行積極的探索。即使認為孩子的某一行為并不具有積極的效果,也不要過多地干涉,而是讓孩子在自己進行的探索中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并予以糾正。

2.2提供有關家庭教育的理論——為家長搭建學習平臺

一是講座。請家庭教育專家給家長做關于《家庭教育中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家長怎樣配合學校開展養成教育》等專題講座,主要以家庭教育的科學理論為依據,結合當前家庭教育中的誤區、傾向性問題,由淺入深進行分析,從較高的理論角度、大量成功家教事例和較強的可操作性等方面,改變家長的教子觀念,有效提高了家長素質。二是提供學習資料。針對學生家長普遍存在家庭教育方面理論知識缺乏的問題,我們動員家長訂閱了《家庭教育時報》《家庭教育指南》,并指導家長閱讀。學校還購買了《學習的家庭》《父母有話要說》《孩子有話要說》等家教系列叢書,為家長提供更多更好的學習資源。三是成立家長學校委員會。學校采取由家長自愿報名和班主任推薦的方式,成立了學校家長委員會和班級家長委員會,并定期開展活動?;顒拥男问绞亲?內容主要有反映家長的意見、幫助學校和班級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等。四是召開家長會。我校的家長會有新生家長會、畢業生家長會、學困生家長會和全校家長會。針對品行差、習慣差,學習差、體質差的學生召開家長會,采取不告狀、不批評或庇露孩子的錯誤、不責怪家長教育無方的方式,主要談認識,分析孩子的現狀、原因及雙方配合的策略,使家長放心地來,滿意地去。

2.3探討有關家庭教育的經驗——為家長搭建交流互動的平臺

一是建立家長聽課開放日。每學期設定固定的家長聽課開放日,讓家長在自己孩子教室內聽課。這樣家長既了解了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自己孩子的品行學習發展情況,也為家長在家里培養教育孩子提供了原動力。二是確定家長訪校周。家長可以在家長“訪校周”任抽一天時間來學校,和任課老師共同交流孩子在校、在家的學習生活狀況,互相交流科學的指導方法。在相互交流中發現孩子成長的足跡,商討更多家校共育的好方法。訪校的同時,和孩子一起為班級做好事,比如幫班級擦玻璃、整理圖書、當義務借書員等,和孩子在共同的活動中體驗快樂。三是建立留守兒童花名冊和聯系卡。我們統計了各班的留守兒童信息,制作了留守兒童聯系卡,定期和留守兒童的父母電話交流,反映孩子在校的學習和思想動態,讓家長在外安心打工,為創設和諧家庭創造條件。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也是社會的“縮影”。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也是每個人永久的學校。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也是孩子的終生老師,承擔著對孩子的“搖籃教育”和“終生教育”。孩子的成長是最簡單也是最不容易的過程。在成長的路上,父母應該為他們多喊“加油”,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堅信他們一千零一次能站起來。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相信孩子,用賞識的目光注視孩子,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將會越來越多。

作者:張曉紅工作單位: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解放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