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意識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培養

時間:2022-07-20 09:08:54

導語:中國夢意識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夢意識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培養

摘要:“中國夢”是當下我國政治民生領域的熱點議題,主席在黨的第十八次人民代表大會上提出“中國夢”概念,“中國夢”的實現依靠每個中國人力量的凝聚,依賴于我國社會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科技、教育等各個領域的創新與進步。當前培養各校學生“中國夢”意識已經成為了教學的內容之一,甚至還有學校將“中國夢”意識當成特色學校文化。尤其是在大學,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將學生培養成新時代下優秀的四有公民是教學任務的重。本文將根據切實的調查詳細談談關于“中國夢”意識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培養

關鍵詞:中國夢;高校英語;意識培養;教育理念

現代科學技術、媒體應用的發展十分迅速,社會理念、政治思想也不斷更新,高校英語教學注重立足社會需求,與最新理念接軌,還強調創新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指導思想。我國各高校秉承為社會培養綜合型優秀人才的教學宗旨,除了讓學生精通某一專業知識之外還重視學生民族民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當下,許多高校將“中國夢”與英語教學緊密聯合起來。學習英語是當今世界全球化趨勢下的必然,英語是一種語言工具,掌握英語這門國際語言為“中國夢”的快速實現提供了助推力。將“中國夢”的理念與高校英語教學結合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高校英語靈動多變,講究創新教學方法的應用?!爸袊鴫簟眻猿种袊厣鐣髁x,弘揚民族精神,堅定不移地站在人民的立場上??v觀“中國夢”的核心、概念、目的、思想路線都透出濃濃的愛國情懷。而英語的教學從外來看是一種“媚外”的表現,至少沒有完全“站在中國本土上”,因此,培養學生的“中國夢”意識在大學英語教學課堂是必要的。

一、高校英語教學中培養“中國夢”意識的重要性

“中國夢”雖然是十八大會議上提出的,但是在很久以前,我們國家每個人民都有一個共同的“中國夢”,只是“中國夢”隨著社會形勢背景的改變而不同,在上個世紀,中國飽受侵略和壓榨時,我們的“中國夢”是生活在一個沒有硝煙、沒有戰爭的和平世界里,國家能獨立不受外來侵略和欺凌,國民可以挺直腰桿做人。而現在,這個“中國夢”已經實現了,現在我們的“中國夢”向往更高的層次,我們對于生活有了更高質量的要求。實現“中國夢”需要凝聚千千萬萬中國人民的力量,同時也是由于每個人小小夢想的匯聚才有了“中國夢”。高校學生即將進入社會,每個大學生都是實現“中國夢”不可缺少的力量。高校學生應該要對“中國夢”有一定了解,并將實現“中國夢”的當成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中國夢”是十多億中國人民對全面小康生活的翹首企盼,當代經濟迅速發展,社會變化日新月異,國際交流多了,世界就小了。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各方面能力全優的素質型人才,高校英語專業培養的人才在將來勢必進入外企管理或者工作階層,能力的培養固然重要,但是“中國夢”意識是一種民族情結,彰顯一個人對我們國家和社會以及人民的情感。最后,近年來,我們國家對高校英語的學習十分重視,導致了許多學生文化意識上的西化,對外國文化的盲目追求,培養大學生“中國夢”意識,讓學生感受自己國家的強大精神力量和偉大追求,有利于學生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立場,擺正自己的價值取向,保持以學習促進國家發展、創新,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源動力。

二、以實現“中國夢”為英語教學目標

以實現“中國夢”文高校英語教學目標,只是粗略領會會讓人覺得比較空泛,或者說關系不大。但是,如果仔細考慮就會發現“中國夢”的實現和高校英語教學不無關系?!爸袊鴫簟钡膬热菔菍崿F民族復興、社會繁榮、增強人民的幸福感,要實現這個夢,我國從政治、經濟、教育等多個方面入手提升我國整體實力。高校英語教學是現代高校教育教學的重要一部分。高校英語教學直接和實現“中國夢”的兩大基石:經濟和教育掛鉤。為什么這樣說?首先,經濟的發展加速了全球化貿易的進程,經濟的快速發展直接為“中國夢”的實現奠定了基礎。而英語在這個經濟往來的過程中是一個承載信息的載體,會英語是現代化社會,甚至是未來全面小康社會對綜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中國夢”的實現也依靠這類綜合型人才??傔@個角度來看“中國夢”和高校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一致的。實現教育公平,推進高?,F代化教學也是“中國夢”的目標之一,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分配教學資源,做到教學公正公平,利用現代化媒體手段創新教學方式,逐步推進“中國夢”中教育目標的實現。除此之外,在教育方面,“中國夢”致力于創造和諧文明和社會環境,因此,“中國夢”注重學生個人修養的培養和思想道德建設。高校英語教學的目的之一也恰好是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和內在修養,通過讓學生接觸不同的文化來積累社會經驗,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構建現代化自主創新型的英語教學模式也是“中國夢”的小型教育目標,教師就是要將“中國夢”意識充分滲透到高校英語教學中來。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中國夢”意識就是圈定了一個大的目標:實現我國經濟和教育的復興和發展。我們要看到二者重合交叉的地方,利用雙方有效途徑共同實現“中國夢”這個大目標。

三、以實現“中國夢”的方式為參考

傳統英語教學不能滿足當今大學生的對學習趣味性、探索性和創新性等多方面的要求,因此高校英語教學可以參照實現“中國夢”的方式步驟,將“中國夢”意識切實滲透到英語教學中來。首先我國主席提出實現“中國夢”的原因是當下我國人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經濟發展不平衡,公共設施服務較差,人民幸福感不強,民族凝聚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等問題日益凸顯。同比高校英語教學現狀,學生歷經高考處于完全放松狀態,對于英語的熱度明顯下降,英語水平逐漸走下坡路。大多數高校英語教學模式單一死板,缺乏創新因素,課堂缺少師生互動,整體教學效率低下。大學教師對于學生上課不認真的情況視而不見,只顧自己教學任務的完成等等諸如此類的教師不負責任的現象多發。我國要實現“中國夢”,首先立足于人民群眾這個出發點,以人民為本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走向。所以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本,教學生放在教學活動的第一位,致力于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索的熱情,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修養,樹立教師應有的價值觀,不斷增強作為教師的責任意識,本著“教書育人,學生為先”的教學理念,不允許任何一個學生放任自流。其次,“中國夢”的實現主要依賴于不斷探索創新的實踐過程,“中國夢”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嶄新的路,“中國夢”堅持走這條路表現出實現“中國夢”用的是一種創新的形式,突破了陳舊的歷史觀念,摒棄了落后的政治思想,以創新和開拓為實踐活動的關鍵點。在一次次嘗試中積累經驗。相應地,高校英語教學也應該創新教學模式,改變課堂教學,營造濃厚的教學氛圍。上面提到了高校英語教學要以學生為本,現在教師就要轉變教學方式,將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被動課堂轉變為以學生為主的主動學習的課堂,學生還可以應用當下豐富的教學資源,為自己英語的學習增添趣味,上課時多于教師溝通、互動。教師也可以將多媒體教學,視頻教學等多種創新型教學方式導入課堂激發學生學習動力,適當將課堂教學課課外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提高教學效率。以上就是高校英語教學參考實現“中國夢”的具體方式,從結構來看兩者存在相似性,所以將實現“中國夢”的方式運用于高校英語教學也會收到較好的成效。這就又一次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中國夢”意識。

四、以“中國夢”的理念和依據為指導

培養學生的“中國夢”意識還有值得一提的方式就是將“中國夢”的理念依據貫徹到高校英語教學中來。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實現“中國夢”不僅僅需要人民團結的力量,更需要科學理論依據的指導。我國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除此之外,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為支撐,立足“科學發展觀”不斷探索復興之路。上述具體在高校英語教學中表現為,高校英語教學遵循客觀教育規律,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立場,本著創新教學模式、培養新型人才為目的走著科學的教育之路。高校英語教學在“中國夢”的大依據理念的指導下,逐漸走上了“復合型”人才培養之路,推動高校英語教學走創新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不斷提醒教師教育資源和結構的定時整合與優化,促進理論和實際的結合,進一步深化高校英語教學體制改革,形成系統的高校英語教學管理模式。由此可見,培養高校英語教學“中國夢”意識要將“中國夢”的理念和依據作為英語教學的指導。綜上,培養高校英語教學“中國夢”意識,首先就要讓學生意識到這樣做的必要性,培養“中國夢”意識要以實現“中國夢”為教學目標,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將英語這門語言當成一種工具,并且好好利用這個工具為我國“中國夢”的實現做出一點貢獻,其次要以實現“中國夢”的方式為參考,將“中國夢”滲透到英語教學的各個流程之中。最后我們要堅持“中國夢”的理論指導,堅決貫徹教育創新驅動社會發展的理念。以上就是個人對培養高校英語教學中“中國夢”意識的淺見,供有興趣者學習參考。

作者:溫林妹 單位:井岡山大學外語學院

參考文獻:

[1]張崎靜.高校英語教學中“中國夢”意識的培養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4.

[2]王友華.論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探索[J].文教資料,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