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9-16 09:47:31

導語:支架式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支架式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應用

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總體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是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本文從支架式教學面臨的問題入手,探討了英語課堂教學出現的問題,支架式教學的運用步驟以及策略,并加上作者的思考,為支架式教學在英語閱讀課堂上的運用探究提供參照。

采用支架式教學的意義

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都將教師作為主體,學生本身的自主意識很難體現。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學習英語對學生而言具有很大的難度,如果教師課堂教學乏味,僅對學生進行單一的灌輸,就容易讓學生感覺學習缺少趣味性,還可能形成厭煩情緒,這會影響課堂教學順利完成。所以,教師要根據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要求,主動探究新的教學方法,在英語閱讀課堂上采用高效的閱讀策略,實現教學目標。為了改變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教師要在教學中融入支架式教學。支架式教學的特征是將構建主義作為理論支撐,設計一種情境,使學生可以在固定的情境中運用材料和一些策略來學習知識。對英語課堂教學而言,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說是方便的“腳手架”,教師指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同時展現出知識形成過程。支架式教學的主要作用是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積極性。支架式教學可以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讓學生形成自主閱讀習慣,進一步提高閱讀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該在支架式教學中展現出學生的重要學習地位,而不是全部放手不管,教師應該轉變自身的角色,變成引導者,這樣才可以完全體現支架式教學的優點。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采用支架式教學的策略

構建支架,明確學習目標教師要讓學生確定學習目標,這樣,教師的各種教學活動才具有方向與根據,才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在分析學生學習狀況的時候,教師應該將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綜合起來,在完全把控其目前的認知能力及其與新認知之間的距離的前提下,展開相應的支架構建。例如,教師在講述有關香港樂施毅行者文章的過程中,主要是介紹香港樂施會舉行的一種慈善活動,這樣的活動一年一次,參加人員一定要以組隊的形式參與,而且隊伍成員必須共同跑完整個路程,每個隊伍拉到的贊助,最后都會捐給窮人,用于很多救濟方案、發展項目的實施。就初中學生而言,即使他們會出現很強的好奇心理以及探究的想法,但由于生活經驗的缺失,在理解的時候會出現很多困難。因此,教師需要構建支架,以發展學生的能力為起點,把增強學生每個層面的學習能力當成具體的教學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這節課中不但能學到很多重點單詞和句式等基本知識,在探索、理解文章的每個細節的信息的時候還能學會精讀和略讀等技巧,也能正確、靈活地用英語介紹慈善活動。另外,在學習樂施毅行者這種慈善活動的時候,學生還會展現出團隊精神,會學習到為弱勢群體提供幫助,也會對奉獻意識有一定的體會,這對學生的發展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創設情境,深入掌握知識通過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的課堂情境,學生能積極完善語篇的結構,深入理解要學習的文章。例如,教師在講解與迪士尼樂園有關的文章的過程中,即使大部分學生對游樂園、迪士尼的作品有一些了解,但事實上去迪士尼樂園游玩過的學生卻沒有,因此,教師可為學生制訂一個迪士尼任務?;诖耍處熆梢蕴岢觯骸癏owfamiliarareyouwiththeDisneycharacters?DoyouwanttoplayintheDisneylandinHongKong?CanyouguesswhattheseplacesareinHongKongDisneyland?Whatcanwedothere?”等問題,這種做法不但能夠讓學生將全部的精力都運用到分析探討中,還可以讓其在逐漸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正確、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

英語閱讀教學成果和效果評判

學生在進行文本閱讀之后,教師需要將評價表分發給學生,讓小組學生進行互評。用這種形式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在閱讀課堂上的體會記錄下來,同時根據自身任務完成的情況看出自己存在的問題,而且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在閱讀文本材料時出現的問題,進一步調整教學策略,展現支架式教學策略的優點與作用。例如,教師根據教學計劃組織讀寫活動,讓學生在講臺上朗誦自己寫的文章,并實施多樣化的點評,通過這種形式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效果。導入部分一個好的導入環節是英語單元內容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對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而言,若是在引入新課的時候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便能讓學生帶著熱情與教師一起將學習任務完成好。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問學生:“Didyouhaveagoodtimeonvacation?Wheredidyougoduringthevacation?”等關于假期旅游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假日生活的回想與探討,同時把學生在探討過程中說出的關鍵詞用表格的形式展現在黑板上,逐漸讓學生構建有關“Travel”的詞匯系統。演示部分運用導入部分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后,教師需要為學生播放以及展現部分備課的時候準備的視頻以及圖片,為學生展現具有倫敦特色的人文景觀、交通、特產與購物等方面的知識,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游覽倫敦,提問學生:“WhatdoyouknowaboutLondon?DoyouknowtheseplacesinLondon?Whatdoyouthinkofthem?”在進行教學銜接的時候,教師可以對文章內容與spotlight、sight、wine、underground等詞匯進行教學。無論哪種教學方式,教師都應該注重運用與板書比較的形式,讓學生通過對比,明白支架式教學的優點。閱讀部分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掌握語句的固定含義,通過提問與快速閱讀獲得信息,并整合各種信息。這種做法就是為了引導學生養成快速閱讀的習慣,快速尋找信息與重要的主題,構建與對話結構的聯系?;诖?,再進行深入閱讀,使學生對文章的主題構造展開深化與細化的研究,進一步對文章進行總體感知。分組部分在閱讀課堂中,閱讀是吸收新知識的過程,寫作則是將所學知識表達出來的方式,所以,在學生開始學習新知識以后,教師需要在合適的時候讓學生根據話題進行相應的訓練。為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選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展開自主溝通。這個環節可以為學生以后的寫作奠定基礎,教師在這個環節需要幫助學生多積累句式和詞匯。寫作部分在學生進行知識整合之后,教師可要求小組學生根據框架展開寫作,在此過程中完成新內容的學習與整合,并將其表達輸出。教師還可讓學生互評作文,使學生在這個部分深刻掌握新的語言內容與文本構造。學生完成的短文,不僅是學生自己的學習成果,還是教師與其他學生在之前的每個環節互相啟示、互相幫助的結果。例如,教師在講解Doyouwanttowatchagameshow?的過程中,為了引導學生開展高質量寫作,并能把所學知識寫到作文中,可以為學生提出問題:“WhatkindsofTVshowsdoyouknow?”進一步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寫作,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綜上所述,在組織閱讀課堂的時候,教師需要主動轉變閱讀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教學核心,讓支架式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中得以運用并科學地設置初中英語閱讀課程內容,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對支架式課堂產生興趣,達到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目的,從而更好地實現新課程改革的英語教學目標。

作者:徐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