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作文教學論文
時間:2022-03-10 05:08:03
導語:古詩詞作文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研讀詩詞,學習修辭
誦讀古詩詞,不僅可使學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增加文化積淀,提升語文素養,而且對于學生改進作文中的語言表達方式也有很大的作用。仔細研讀古詩詞,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常用的修辭手法在古詩詞中隨處可見,而且運用得更為恰當。1.比喻:如“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用“珍珠”比喻露珠,不僅形象地道出其圓潤,而且寫出了在新月的清輝下露珠閃爍的光澤。2.擬人: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保ǘ鸥Α洞和罚┮曰B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千百年來膾炙人口,歷久不衰。3.夸張: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保ɡ畎住锻麖]山瀑布》)壯觀的瀑布從高處急沖而下,真讓人懷疑這是從天上傾瀉下來的銀河,夸張的手法道出了廬山瀑布向下傾瀉的磅礴氣勢,現在人們常常用這兩句詩來描寫瀑布的壯觀景色。4.對偶: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啊币皶缣斓蜆?,江清月近人?!啊敝裥鷼w浣女,蓮動下漁舟。”5.設問:如“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薄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痹诠诺湓娫~中,修辭手法的運用是相當普遍的,除上述修辭外,還有反復、排比、互文、借代等,真可謂博大精深。只要我們潛心研讀,一定會受益無窮。
二、引經據典,增強魅力
要想提升作文語言的魅力,一靠生動形象,二靠文化特色。如果語言既有形式上的生動形象,又有內容上的文化內涵,就能一下使文章變得厚重起來。因此,在作文中正確、巧妙地運用一些經典的東西,會使文章更具魅力。如在痛苦中執著,我們可以說“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在迷惘中追求,我們可以說“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豁然開朗,喜獲豐收時,我們可以說“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庇秩鐚懙酱翰タ梢迷娋洹按翰ヒ涣K冢锸杖f顆子”;寫到螢火蟲可引用詩句“輕羅小扇撲流螢”;寫到荷花可引用詩句“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寫到秋天的楓葉時可引用詩句“霜葉紅于二月花”……如果覺得經典古詩詞難以表達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適當改動,表達效果更佳:市場上看到兩位婦女較勁,一學生這樣表達“黑云翻墨未遮山,‘唾沫’滿天落臉盤”;弟弟年齡小,卻是萬分“奸詐”,一學生慨嘆“老媽呀老媽,您老人家真是‘不識老弟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一家中’”;考試前夕,一學生這樣改動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荚嚳斓搅?,復習不慌張!”……
三、展開想象,填補空白
詩詞語言往往高度濃縮、概括,情節跨度較大,具有很強的跳躍性,這就使得詩詞中存在許多“空白”。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合理的想象,把空白的情節補充出來,將濃縮概括的語言具體化,就是很好的練筆?!督溪毑綄せā肥翘瞥娙硕鸥υ谌S四娘家的路上被似錦繁花深深感染后寫下的詩。我們在閱讀時,要充分發揮想象,展開聯想,努力想象詩中的畫面,還可試著用簡筆畫把聯想到的內容描繪出來。對詩文有了充分的感悟后,我們即可以此為材料進行描繪春景的練筆。再如《憫農》一詩,教者緊抓“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讓學生發揮想象,進行擴寫,一學生精彩描述如下:“正當農夫們將割下的稻子一捆一捆扎好時,田邊出現了幾個肥頭大耳的大漢,他們手持皮鞭,個個氣勢洶洶。‘快收,快收,打曬干凈后交到我們老爺那兒去,還有縣老爺那也正等著呢!‘’官爺,您就發發慈悲,讓我們自己也留點吧。’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跪地不停地作揖,‘我們也指望著這些糧食過……!’‘啪!’老者話音未落,無情的皮鞭已抽到他的身上?!挠羞@么多廢話,滾一邊去?!胄未鬂h抬腿又是一腳。四周一片沉寂……”社會的不公、農民的疾苦及所受的殘酷剝削在這種情節描寫中被表達得淋漓盡致。許多古詩詞內容充實,結構完整,人物個性鮮明,完全可以作為作文教學的補充。練筆時,為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詩意,教師應將詩詞的出處、背景及作者的情感詳盡地介紹給學生,使學生領悟詩詞內涵??傊?,只要我們多讀、多誦、多想、多積累古詩詞,并在文章中巧妙地加以運用,就一定能使文章的意境更優美,語言更吸引人,更具文采。
作者:繆芳單位:如皋市安定小學
- 上一篇:小學階段作文教學論文
- 下一篇:創新能力下的作文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