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教學在高中作文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10-19 09:51:53
導語:微課教學在高中作文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微課,作為一種以教學視頻為呈現形式的教學資源,近些年在教學領域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對于高中語文教學而言,寫作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寫作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對語文學習中語言運用、情感表達等綜合能力的掌握程度,而微課由于自身生動、便捷、散點教學等特點,在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我借此機會,簡要探討微課在高中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模式與優點,希望能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微課;高中寫作;教學
在與學生的交流之中,我經常會用一句話來形容我們的班集體:“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如今我“斷章取義”,用此句來形容作文的教學,如果說可以將課堂對寫作技巧的系統教學當作“聚”,那微課教學的介入便可稱之為“散”,聚有聚的作用,散有散的優勢,微課的散點教學會使作文教學擁有不一樣的活力。
一、再現情境,畫面生動形象
寫作在很多時候對學生而言都像是一個很難攻克的“難題”,因而很多學生在潛意識里對寫作有一種懼怕情緒,他們很難會對寫作產生興趣。相比于傳統教學模式,微課可以通過視頻、音頻、圖片、動畫等形式呈現出活潑生動的場景,即使是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也會對這些直觀的呈現心生好感,進而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甚至能讓學生積極主動性地去寫作。比如,在必修五中有關于謳歌親情的主題寫作,其實親情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像孟郊的《游子吟》、冰心的《母親》,這些歌頌親情的作品說起來也可以說是如數家珍,但是當讓學生去表述自己對親人的感情時,學生似乎不知道該如何下筆,也提不起太多的興趣,但微課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將這些太過熟悉的感情生動地呈現出來,以此來調動學生的記憶與情感。例如,精心選擇一小段類似于《家有兒女》這樣體裁影視作品,突出家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意義;也可以采用音頻的方式,選擇一些有關母愛、父愛的演講;甚至可以找尋社會中真實存在的案例,帶領學生理解親情,教師再為這些視頻、音頻配上畫外音,讓學生從視覺、聽覺到思維都受到課程的影響,當學生的情緒被調動起來時,就有了抒發情感的沖動。微課教學的存在不僅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也給予了學生提筆寫作的熱情。
二、散點教學,兼顧多層次的要點
寫作教學的主體是學生,而學生是具有很大差異性的個體,教師在課堂上對寫作技巧的系統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但也應該認識到每一位學生,對教師所講授的內容接收程度也是不盡相同的。而微課恰巧可以憑借短小內容與分散教學的形式,彌補系統教學的不足,寫作內容的每一個點、每一部分都可以拆分成小視頻,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自己選擇想要觀看的微課視頻。比如要學習模仿景物描寫,首先要考慮是從小處著手還是大處著眼,是靜景還是動景,是抒情還是游記。其次就是選擇合適的寫作手法,對于寫景而言,情景交融、虛實相生、動靜結合、襯托、渲染等方法的運用,其實是不拘泥于形式的,也就是每一位學生發自內心的寫作都有自己個性和喜好。當然每個學生對每一種方法的理解也是不同的,畢竟寫作不是一個“大雜燴”。也許有的學生情感細膩,寫作風格溫婉,文字也是清新流暢,而有的學生性格大氣,寫出來的文章簡潔而深刻,反而不喜歡用華麗的辭藻,再加上學生語言功底的差異,使得學生寫景時所用的手法、描寫的角度自然也會截然不同??傊⒄n這種散點教學的方式,能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學習內容,能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內容多樣,知識兼收并蓄
傳統的作文教學當然也在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學習寫作技巧,但因為條件的限制,作文的系統教學大多會在一兩個課時內完成,內容也會圍繞一個設計好的話題來開展,雖然話題范圍的設計很靈活,但會限制學生的寫作思路。雖然微課內容短小,但這反而會讓每一個小點都變得要點集中、主題鮮明,既節省時間,也使內容更加多樣化。在必修一教材中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寫作話題,是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當看到這個話題時,會有很多同學覺得很寬泛,事實確實如此,因為“觸動心靈”這個概念并不存在具體的標準,所以對于這樣的話題,寫作體裁、題材的選擇的范圍就很廣,而微課恰巧可以為這類寫作話題提供寫作的指導。以“觸動心靈”這個話題為例,可以選擇散文、抒情詩、記敘文甚至議論文等文體,寫人還是寫事,是讓人感動的事還是能引起深刻思考的社會問題,是日常生活的人和事還是具有崇高精神指引的家國大事,這些同樣沒有具體的限制。這一個話題就可以生發出這么多種的選擇,如果在傳統的課堂上,是無法進行完整的講授的,但是微課不同,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短小精悍,由一個話題,可以設計不同角度的寫作方式,由一點引發出各類體裁的寫作教學,反之,同樣可以根據一種體裁,設計無數種可以選擇的話題,這樣的教學達到內容與形式的縱橫交錯,呈現在學生面前的知識也是兼收并蓄,對學生思維的發散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四、資源共享,突破時空之限
在教學過程中,不只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不同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是具有差異性的,并且都是各有優缺點,這也就導致不同的教師在教學中所擅長的領域并不同,有的教師擅長記敘文,有的擅長議論文,有的擅長寫作框架的構建,有的擅長文筆的提升,讓一個教師兼具多種教學模式顯然有些強人所難,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微課就可以實現資源的共享,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資源共享這種形式在現代社會已經非常普遍,在教學中,不同班級之間共享資料、教師之間互相學習也是教育界大力提倡的形式,而微課的應用,將資源的共享拓展到了更廣泛的層面,身為教師我是十分有感觸的。我們常常教導學生的“三人行,必有我師”,對于任何人來講都是很適用的,對學生而言我們雖然是引導者的身份,可是即使是我們,也不能保證自己的教學方式能適合每一位同學,尤其對于寫作而言,這種充滿著個性色彩的教學內容,更需要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教學參考,而依托于網絡的微課教學,就完全可以做到將來自五湖四海的優秀教學內容,綜合呈現在學生面前,再加上微課屬于電子資源,便于儲存、易于攜帶,還能綜合篩選重復利用,確實真正做到了資源的共享,不僅為教師提供了提升自己的機會,更重要的是給予了學生更多的選擇,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了條件。
總而言之,微課是網絡與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產物,也為寫作的教學提供了更多的內容與方法,所以為了學生更好的發展,教師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積極接受并學會利用這樣的教學資源,但同樣也要保持理性,即在資源豐富的情況下,如何擦亮眼睛,選出真正適合學生的學習內容。教師將微課用得恰到好處,才能讓散點教學成為“滿天星”,而不是“一盤散沙”,才能真正幫助學生增長知識,提高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吳敏.微課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研究[D].魯東大學,2017.
[2]余樹財,張正桂.微課化:作文教學資源共享新途徑——中學作文教學資源共享芻議[J].新作文(中學作文教學研究),2015(04).
[3]丁慶慧.“微課”模式在中學語文作文中的應用探究[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6(06).
作者:王美麗 單位:陜西省榆林市吳堡縣吳堡中學
- 上一篇:電影觀賞對作文教學的促進作用
- 下一篇:淺談用音樂輔助作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