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學生現狀的德育對策思考
時間:2022-08-15 10:24:46
導語:職校學生現狀的德育對策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過各種類型的高中篩選后,進入職業學校的學生自然就把自己與差生聯系在了一起。這些同學在進入校門起就有種失敗感,對前途表現出信心不足,不光對學習缺乏勁頭,還放松了自覺改造精神世界的要求。使得職業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難上加難”。主要表現為以下三方面。1.自身要求放松。部分職校學生在進入職校后,認為自己的學習生活進入了尾聲,接下來就是就業工作,他們認為職校里隨便混混就可以畢業。學習缺乏動力,而把多余的精力用在了吃穿打扮、玩電子游戲、談朋友、看電視和其他娛樂等方面,學習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放在了比較次要的位置,時間久了,思想品德修養方面也會受到影響。2.社會上不良風氣趁機而入。(1)職校學生是社會上不良分子關注的對象。他們利用職校學生涉世不深的幼稚心理,用各種花言巧語引誘拉攏學生。比如,有些游戲機房、網吧等娛樂場所也以各種“優惠”吸引學生進入,這些為職業學校學生聚眾滋事提供了場所;(2)職校學生也是社會上不良青年所關注的對象。他們通過交朋友,談戀愛等形式和職校學生交住,引誘、強迫學生從事違紀甚至違法活動。如男同學打架斗毆、女同學出賣色相等;(3)社會上一些丑惡腐朽落后的現象在無形地侵蝕著職校的學生。職業學校的大多數同學要參加各類實習工作,與社會接觸的機會大大增加。一方面,通過實習增長了自己的才干,提高了適應社會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與社會上一些丑惡、腐朽、落后現象機遇的機會。在對區內幾所職業學校的學生調查中發現,有35%的學生認為社會風氣在總體上是差的,對中國經濟在下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展水平存有疑慮。3.職校德育缺乏創新。面對復雜的社會形勢,各種不良的宣傳和職校的教育在爭奪青少年的思想陣地,社會上一些不健康的宣傳途徑的多樣化、多媒體化與學校德育工作的簡單化、傳統化形成比較大的反差。學校德育工作長期以來形成了一套較為機械的德育模式而少有創新。如注重曉之以理,忽視動之以情;注重強令禁止,忽視正面引導;注重被動接受忽視主動要求;注重說教灌輸,忽視榜樣示范;注重活動形式,忽視活動目的等。
二、學校支持性德育對策
針對目前上海市商業學校學生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問題,如何提高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就成為學校職教德育工作者研究的熱點問題。上海市商業學校選擇了支持性德育對策的構建。所謂支持性策略就是指:學校應在尊重學生個性特點和心理差異的基礎上,制定一系列目標指向明確、師生便于實際操作、適應學生情感需求、正向成效顯著的實踐對策。其基本特點就是基于學校、為了學生的發展、著眼于學生情感需求。[2]
(一)踐行師生共同參與的體驗式德育
“一個從來沒有承擔過任何責任的人是很難樹立起責任感的,一個沒有現實生活體驗的人也就很難培養現代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道德的突出特點是只有把道德規范內化為人的內在精神力量才能規范人們的行為”。因此,體驗式德育能使道德教育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在校園生活中,學生可以通過與同學的交往、學校日常活動、班集體活動等形式,把從各個渠道獲得的道德理念和規則在實際行動中加以運用,并獲得最真實的感性認識。當今社會的道德既是建立在一定價值基礎上的理念與思想體系,也是一種適應現實客觀環境的能力和技能。只有體驗式德育,才能幫助學生將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學生的基本素養,提高德育的執行力。
(二)加強有效的家校聯系
上海市商業學校規定:(1)對每年進校的新生班主任老師要進行一次家庭普訪,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環境,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一些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以便在今后的教育中提高針對性;(2)在其它年級里班主任也要有一定量的家庭訪問任務;(3)在平時的教育中應經常與家庭保持聯系共同配合,對學生進行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4)每年學校還進行一次家長在校一日活動,來密切家校之間的關系。
(三)嚴格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
學校針對學生思想品德現狀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先后制定了“上海市商業學校學生行為規范守則”、“上海市商業學校考試管理制度”、“上海市商業學校思想品德獎懲條例”、“上海市商業學校實習管理條例”等。學校對模范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的同學進行及時的表揚于獎勵,對違反校規校紀的同學除了進行深入的思想教育外,也進行相應的嚴格的校紀處理。如學生考試作弊,打架斗毆等不良行為習慣都要受到學校的嚴肅處理。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學校的嚴格管理制度的約束下,學生的行為規范,思想品德有了明顯的進步,學生的精神風貌大為改觀。
(四)優化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青春期心
理衛生和戀愛觀教育職校生由于長期飽償學業成績差引起的自卑心理的折磨,心理問題成了他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為此,學校專門為各年級同學開設了心理健康課,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重新鼓起學習的勇氣,增強自信心,樹立遠大理想。由于職校生處在青春期發育最旺盛的年齡段,對異性有了比較強烈的心理需要,加強對他們在異性交往中的引導,有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如早戀的危害與異性交往的尺度等。學校在為學生開設心理課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定期為學生開設了青春期教育的講座、錄像和電影,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每年利用“十六歲花季儀式”、“十八歲成年儀式”等活動形式,加強對學生們的青春期教育和戀愛觀教育,指導學生如何進行正常的人際交往。
(五)加大法制教育的沖擊力度
社會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法律和法規的完善程度和健全狀況,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則表現在人們對社會法律法規的自覺維護和模范遵守上。對學生進行法制法規教育是學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通過法制宣傳和教育,促使學生增強法制意識,既要學會如何遵守法律法規又要學會如何用法律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利。為此,學校每年都邀請法律部門的專家學者到校為同學們作有關的法制報告,對社會上學生案件中的典型案件進行分析,受到同學們的普遍歡迎。另外,學校還經常組織一些法律常識知識競賽之類的活動,幫助同學們提高認識水平,增強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
(六)規范師德素養的培育體制
上海市商業學校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來促進教師師德修養的提高。如開展“今天我如何做老師”、教師的“嚴”與“兇”、“二十一世紀的教師形象”等方面的研討和演講;開展“教師師德一票否決制”的宣傳;開設“推進素質教育中,教師素質的提高”等方面的講座、舉辦“班主任暑期學習班”等等。除此之外,學校還開展了“老帶新”、“優帶新”、“黨帶群”等互幫互助的幫帶措施。讓老教師把他們教育教學的寶貴經驗傳授給新的教師和年輕的教師,對新教師產生積極的影響,幫助新老師盡快適應學校教育教學的環境,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這有利于新教師的成長。
(七)營造溫馨有序的班集體育人氛圍
在社會上,每個學生都擁有各自的家,在學校里,幾十個學生共同擁有一個家,那就是班集體。職校學生中,很多由于他們以前在初中里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或行規較差,在班級里受到的歧視和冷落多,得到的溫暖和關心少,使這些學生對班集體沒有強烈的為之增光的愿望,或著對班集體沒有什么感情。針對這種狀況,學校把班集體的建設工作方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措施來加強班集體的建設。對班主任進行專門培訓,要求班主任采用鼓勵性評價為主,設定班集體的學期工作目標,每個學生自己制定自己努力的目標,并定期進行檢查,及時調整反饋。職業學校的德育教育是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要內容和特色之一,是實施合格公民教育的基本舉措,更是保持職業學校生存和發展的主要途徑之一。讓學生在職業學校學習期間養成正確的職業觀、培育良好的個性品質并掌握優秀的職業技能是職業學校的生存之道與發展之本。
本文作者:謝春霞工作單位:上海市商業學校
- 上一篇:職校公路工程教學新模式探索
- 下一篇:職校歷史課堂教學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