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職校政治課的學習興趣
時間:2022-08-15 10:45:16
導語:淺談職校政治課的學習興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未成曲調先有情———激之以“情趣”
精心設計,在課堂上采用節目主持人的方式,令人耳目一新,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模仿《生活欄目》,設計成《走進生活》節目,請出兩位主持人,借助“主持人”把其他同學演化為觀眾,分成五個代表隊,教師則成為嘉賓,進行總結點評。關于職業道德行為養成又通過主持人的提問觀眾回答方式,復習鞏固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作用和最終目的,順理成章地導入課題如何養成,學生們躍躍欲試,激情充分被調動起來,讓觀眾出金點子,全班分成五組,每一組構成一個代表隊,每一代表隊選出自己的代表分別闡明其中的一條途徑,組內允許合作、討論,組與組展開競爭,選出最佳代表隊。
二、牧童遙指杏花村———釋之以“疑”趣
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途徑和方法之四———在自我修養中提高時,由于學生對什么是“自我修養”不能很好的理解,所以作為嘉賓的我引用了謝覺哉的形象比喻:“自己同自己打官司?!奔醋约杭仁窃?,又是被告,同時還是法官,原告即符合職業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行為,被告即是不符合職業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行為,最后由自己這個法官確定到底是原告贏還是被告贏。也就是按職業道德原則和規范做有道德的事還是按不符合職業道德原則和規范做不道德的事。最后達到的境界是“慎獨”。為了更好的理解,先舉東漢王震的典型事例:暮夜,密友送他十金,他拒收,留下名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再讓觀眾(學生)討論分析在學習上,勞動和衛生上怎樣做?得出結論:在學習和紀律上做到老師在與不在一個樣;在勞動和衛生上做到有檢查與無檢查一個樣;在考試時有監考與無監考一個樣。為了強化又舉了“目中無錢”的小故事(用多媒體展示)和樓忠富的與財富的對話,帶手下分別去金店看守所和后岑山火葬場視察,得出兩句名言“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三、橫看成嶺側成峰———導之以“爭”趣
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途徑和方法之二:在專業學習中訓練必須做到增強職業意識,遵守職業規范。為此我精心挑選了一則非常有說服力的小故事《一定要洗七遍》(用多媒體展示)。講述了日本餐飲行業的一個不成文規定:洗碗一定要洗七遍。日本人看人都有一個推定:你是誠信的。有一個中國留學生因為出色的表現受到同事的欽佩和老板的器重,而在同事向他取經時卻在不經意中一語道破真的:你看我這洗五遍的碗和你洗七遍的碗有什么兩樣?從此同事們遠離了他,老板辭退了他,房東請他搬房,學校請他離開,而在他再去找工作時人家就問:“你是不是就是那個洗碗只洗五遍的中國留學生?!笨上攵渥罱K的結果再也沒法在這個城市呆下去了。用這樣一則由于不遵守職業規范導致如此嚴重的后果來說明必須遵守職業規范其教育性不言而喻。真可謂是無風不起浪,一石激起千成浪。細細一想全球水資源匾乏,我們都在倡導節水節能,一定要洗七遍這不是浪費水資源嗎?有同學提出了這個問題。對,我們應該正確對待,不能從一極走向另一極。老師適時點拔,建議學生根據咱們中國國情討論和思考如何保護和合理利用水資源?作為學生我們現在該如何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還有同學提出:“老師,日本人這么壞,我們干嗎還要向他們學習?”通過激烈的爭論,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最后達成共識:不錯,我們要有民族精神,要有民族自豪感,對日本纂改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等不義行經嚴厲遣責,對于他們好的東西不妨“拿來”,而且要超越,絕對不是盲目崇拜,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不妨好好去揣摩一番。
四、此時無聲勝有聲———引之以“韻”趣
在學生分析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途徑和方法之五———在職業活動中強化時,因學生既無感性認識又無理性認識,對內化和外化理解有一定難度,于是我挑選了一則既真實又感人的事例:公交車司機的最后一分鐘。在展示之前,我設問了兩個問題,假如給你一分鐘,你會做什么?假如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分鐘,你最想做什么?在同學七嘴八舌后再請他們看感人事跡,公交車司機在心臟病突發的最后一分鐘做的三件事:靠邊停車、打開車門、關掉發動機。誰不為之動容,生命中的最后一分鐘想著的還是別人,而不是自己,此時無聲勝有聲!
五、踏花歸來馬蹄香———品之以“玩”趣
把節目引入課堂,巧妙開題,采用創新教學,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引起學生共鳴;分組引入競爭機制,討論合作,五個代表隊分別闡述五條途徑和方法;又把課本后面171頁的案例讓學生轉化成小品表演,學生積極性空前高漲。這樣,借助學生“主持”,群眾參與,嘉賓點評總結,通過輕松愉快的交流、溝通、討論、點評、競爭,總結陳述,借助豐富多彩的畫面,感人故事,典型事例,小品表演,讓學生在笑聲中接受,在快樂中體驗,在玩中增長知識。
本文作者:陳良女工作單位:浙江省東陽市技術學校
- 上一篇:簡述職校語文教育的理想滲透
- 下一篇:小議新課程下數學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