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教學信息化運用

時間:2022-04-28 11:25:03

導語:中職教學信息化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教學信息化運用

一、中職教學信息化的現實意義

第一,能擴充教育資源,開闊視野,培養更全面的人才。職業教育信息化不僅對傳統的教學組織、教學內容與方法、人才培養模式等提出了新的挑戰,更是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方面;第二,有助于發揮信息化的帶動作用,擴大受教育者的范圍,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第三,可以使教學在虛擬的環境中進行,通過人機對話,獲取所需要的更多信息;第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信息化的應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第五,能夠促使教師完善教學方法,教會學生在這樣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下,應用技術展開學習,更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二、中職教學中信息化的運用策略

信息化教學模式主要以學生為中心,強調情境對信息化教學的重要作用,強調對學習環境的設計,強調協作學習的關鍵作用,強調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支持學生學習。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特點,才能更好地把握住信息化教學的特點,才能勝任信息化教學。如何合理的運用信息化教學是中職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

1.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優化課堂教學設計。一切有效的教學直接依賴于科學而具體的教學操作行為。設計合理的教學策略、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運用有效的教學媒體、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等,能引起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其內在的學習動機,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課本的知識容量十分有限,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現實需求,那么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穿插相應的文字、圖片、視頻等素材,完善課本的內容。考慮到大多中職課程與實踐操作聯系緊密,教師應靈活運用信息化多媒體技術,有效開展教學,比如圖文并茂的媒體影音元素,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專業知識更生動,可以為學生創設出良好的學習情境,通過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的參與,激發起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與學習動機。

2.建立模擬實訓室,虛擬仿真與實際操作相結合。中職課程應用性較強,而中職學校的信息化裝備水平普遍較差,不能很好地滿足信息社會和網絡環境下職業學校教育教學的實際需要;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信息化技術設施建設不平衡,學校的信息技術裝備水平差距很大,是長期以來制約他們信息化發展和職業教育質量提高的關鍵因素。建立模擬實訓室,將虛擬仿真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是信息化推動職業教育的具有特色的體現。在缺乏實驗設備的地區和學校開發虛擬仿真系統,讓學生在前期的模擬操作之后,再去各學校共享的區域實訓基地進行真實的操作。真正具有現代化特點的職業教育教學及實訓,應該是實物教學和計算機仿真系統的有機結合、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目前,國內有些企業在專注開發實訓仿真系統,雖然難度不小,但是價值很大,前景很好,是信息技術的深層應用,并體現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領域應用的特色。

3.大力發展遠程教育,實現課下的自主學習與交流。為了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創造一種師生可交流的虛擬課堂環境,遠程教育的出現在現代的教學方式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遠程職業教育是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領域的重大應用之一。目前,許多學校擁有自己的校園網,作為滿足師生信息互動的集成學習平臺,它能適應群體和個人學習的需要?,F代遠程教育是一種相對于面授教育、師生分離、非面對面組織的教學活動,它是一種跨學校、跨地區的教育體制和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多媒體網絡技術的交互功能使得學生可以隨時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進行學習交流;能夠改善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構建一種交互性課堂。

三、結束語

中職教學的信息化運用是中職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處理好社會需求與中職教育現狀之間的矛盾、如何將信息化教學合理的融入到課堂中去是推動中職教學改革的兩個重要課題。面對中職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我們只有在不斷改革教學模式的基礎上,使學生更好的了解專業知識,更好的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我們也只有在原有的教育基礎上不斷進行積極的改革創新,為中等職業教育注入新鮮的血液,才能不斷促進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

作者:陳秋霞工作單位:江蘇省漣水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