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導向教學法在中職教學中的應用

時間:2022-10-09 11:18:41

導語:行為導向教學法在中職教學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為導向教學法在中職教學中的應用

1行為導向教學法概述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國中職院校教學現狀不容樂觀,教學質量、教學效果顯著低下。而行為導向教學法的應用則有效改變了這一問題,它是通過各種能力的本位教學方法為基礎,卻又不是具體的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指導且通過不同方式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水平。

1.1行為導向教學法含義。所謂的行為導向教學法主要是讓學生在學習當中,通過腦、手、心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方法是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能力本位和學生個性發展為核心的教學新方式,它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共同完成需要完成的內容。這以教學方法最早出現于上個世紀之初,是德國教育學家喬治凱恩斯提出的,并以學生學習職業為向導的教育機制,也是目前世界公認的職業教育模式,為職業教育事業的更好發展創造了先決條件。

1.2行為導向教學法內涵。行為導向教學法在職業院校教學中是一個從學生實際出發的過程,其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學習,讓職業院校的教學從注重過去的教學方法轉變到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過程,因此它是將學生與學習緊密結合的模式。在這個過程中,大多人員都采用師生互動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得教師在教學中成為指導者、主持人的角色。行為導向教學法還注重體現學生主體,實現以學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準則。由于學生在這一環節處于主導地位,因此在教學中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輔導和促進學生成長,這一方面的學生學習知識不僅要達到學會,而且要實現學以致用的學習目標。

2行為導向教學在中職教中的具體應用

自從20世紀80年代德國職業院校采用行為導向教學法取得成功之后,其對德國教育事業發展起到巨大作用。近幾年,我國職業教育逐漸將行為導向教學法作為教學重點,逐漸轉變傳統職業教育中理念與實踐脫離的現象,實現了邊學邊教、邊做邊學的教學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行為導向教學法并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法,它更為重要的是一種教學理念。因此在中職教學中,行為導向教學方法的應用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中職教學中存在問題分析

2.1.1教學對象的特殊性。由于近幾年職業院校招生規模的擴大,生源質量狀況與日下降,大多中職院校在生源招收中給初中、高中畢業生一個學習機會,更有甚者直接將沒有畢業的初中學生招入學校。這些學生大多都是成績差的學生,因此普遍存在棄學、厭學的情況,甚至還有部分學生是在父母強迫下才來讀書的??偟膩碚f,中職院校的學生普遍都存在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不高、學習興趣低、逆反心理突出、學習態度不端正的現象,這就給教學工作的開展增添了新的難度。

2.1.2教學模式創新不夠。目前,我國中職院校在教學中面臨著量大突出的難題,首先是學生學習上被動現象突出,注定性不強,使得課堂教學中教師雖然講的天花亂墜、口干舌燥,但是學生仍然是我行我素、心猿意馬,這導致課堂學習效率非常低下;其次中職院校的教學方式大多仍然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教師將大部分教學工作完成后,學生依樣畫葫蘆,卻不能對知識融會貫通,時間累積導致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差。但是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化發展,這種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究竟是合適還是不合適值得我們探討;在教學活動中,如今仍注重的是“教”,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究竟學生能學到什么?我們在“教”的過程中有沒有教會學生應有的知識?傳統的應試教育讓學生理所當然地認為是為了考試而學習,那么考試是否就是我們職業教育檢驗學生成績的唯一方式?

2.2有效應用,解決問題。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應用所學知識和理論,通過與教學內容的相互作用,使學生自主控制學習,建構他們的知識體系,并實現他們自身認識結構的改變和完善。行為導向教學法是確保學生在從事職業技術活動時能夠系統地考慮問題,明確工作步驟和工作時間,有效地與他人合作,形成較強的責任感和質量意識,同時行動導向教學法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活躍而自主的學習環境。在此,以電子技術基礎中的“串聯型穩壓電源安裝調試”為例進行說明:本次課的教學目的是理解串聯型穩壓電源的工作原理;會串聯型穩壓電源的安裝調試方法和步驟。

2.2.1細心講解有利于知識理解。通過教師講解,要求學生了解本次課的目的、內容和方法,教師對實踐裝置進行介紹,要求學生熟悉本次實驗課使用的設備、儀器,明確這些設備的功能、使用方法。教師可以邊講解邊不范,并從不波器上觀測電路波形。各小組長負責學生典型發言,根據教師的講解內容,請學生回答應從不波器觀察到怎樣的波形。

2.2.2分組實施有利于技能掌握。由學生獨立制定工作計劃,根據本次實踐要求,分組進行實踐,各自的工作計劃經過大家討論,最終確定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小組成員應明確分工,并實行任務輪換制,以便參加者能全面地掌握實踐技術,提高動手能力,同時鍛煉學生的交流與合作能力。在整個實驗進行的過程中,要做到經常性檢查、中間檢查、自查、互查、教師檢查交替進行。除對工作計劃以內的內容進行檢查外,還應對工作安全和質量保證情況進行檢查。學生完成接線后,自查、互查和老師檢查三查確認無誤后才能接通電源進行操作。如不能觀察到正常波形,首先讓學生自己分析原因,再由指導教師進行確認。

3結束語

總之,實踐證明,利用行為導向教學法實施教學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內化,提高了學生的關鍵能力。同時,教學效率也得到了提高,有利于因人施教。但是在具體使用此方法時,應注意其應用策略,并應有與之相配套的教學評價系統、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以及相適應的實踐教學環境,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較好的教學效果的實現。

作者:遲春陽 單位:佳木斯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