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機電專業教學模式研究

時間:2022-05-07 09:09:28

導語:中職機電專業教學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機電專業教學模式研究

摘要:當前中等職業學校正進行智慧校園建設,智慧校園為學校的信息化教學打下了堅實基礎,而信息化教學的開展情況已成為學校內涵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無線網絡、云平臺、智能手機等信息化媒體為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提供了平臺,使現代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產生了新思路,特別在機電類專業課程教學模式上體現得尤為突出。

關鍵詞:信息化;機電專業;教學模式;改革

一、信息化教學環境的特點分析

1.信息化教學環境豐富了教學內容。信息化教學多采用視頻、動畫、微課等重于感官刺激的媒體,可以為學生提供直觀的、易于理解的學習內容,切合了學生學習基礎差的特點,改善了課堂教學效果。由于信息化教學內容多采用的是教學資源庫管理,大量相關教學內容被集成在資源庫,教師和學生可隨時下載使用,實現了教學內容的豐富多彩,也改變了教學內容的組織形式,由原來的紙質傳遞變成網絡傳送,產生了新的教與學模式。2.信息化教學環境改變了師生間的交流方式。信息化教學環境下,授課教師不需要在黑板上逐一講解學習內容,教學過程中的師生討論與交流也不一定要面對面,教師在網絡上可以隨時解答學生的問題,擴大了教師指導的空間和時效,讓學生的問題能夠得到及時解答,培養了學生的交流能力、自主學習與終身學習能力。3.信息化教學環境弱化了教師的課堂控制力。教師采取信息化教學模式,就必須樹立學生是主體的這個理念,教師由原來的課堂教學把控者變成了課堂教學的引導者。信息化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場所,需要學生有很強的自我控制力,學生通過網絡信息化資源自主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課堂教學環節與節奏更多取決于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的課堂控制力度弱化了。4.信息化教學環境增大了課堂教學監管難度。信息化教學方式具有很強的開放性,這也無疑增大了教師的課堂教學監管難度。例如課堂教學中,學生提交的電子作業很難做到準確監管,有些學生會復制別人的作業應付檢查。所以,如何監管信息化課堂教學是教師面對的難題之一。

二、信息化教學環境下機電專業教學模式改革

1.在線學習模式。在線學習模式是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和提升,是把傳統課堂教學與網絡在線學習的有機整合,更多的是利用信息化給學生提供學習資源,教師通過現場、網絡等形式的活動設計,引導學生面對面交流或在線學習。這種模式的教學過程兼顧了教與學的兩個方面,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是指導的教學原則,不僅發揮了傳統教學中教師的指導、啟發與督導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也能夠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實現了優勢互補,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線學習模式利用網絡信息的及時傳遞性,可以實現遠程的現場教學。機電專業課程教學內容與企業的崗位素質要求緊密相關,要讓學生知道所學的專業技能與崗位關系。通過網絡可以滿足學生直接觀看企業生產崗位的實際情況,看到機電設備的工作場景,這樣就拉近了課堂教學與生產過程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信心。2.翻轉課堂模式。機電專業的教學過程通常分為兩個階段:理論知識教學和專業技能訓練。理論知識教學多由教師在課堂上來完成,專業技能訓練是在實訓場所通過動手操作來實現,通常會出現理論與實踐相互脫節的問題,教學效果不是很好,而運用信息化建立翻轉課堂模式后,教學效果就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利用網絡平臺在課前先自主學習信息化教學內容,在課堂上再通過教師的引導、同學的協作完成學習任務。翻轉課堂改變了學習過程中的每個環節,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生在課前觀看信息化學習資源時不需要限定時間,可以任意選擇學習的進度和內容,可以按照個人的學習基礎調整觀看學習內容的時間,容易的可以快進,有難度的可以反復多次觀看,或者暫停理解后再學習。學生完全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可以隨時在網上與教師或同學交流遇到的問題,實現了自主學習。教師只是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學習資源、解答疑難點等輔助工作,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3.情境探究模式。在信息化教學環境下,教師的重要作用是為學生營造學習情景,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信心。信息化教學很容易實現情景的再現,通過視頻、動畫等資源再現學習場景,通過網絡直播企業的生產場景,這種再現或直播的場景目的是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機電專業課程就要重視情景學習,可以通過圍繞一個課題,分解成幾個模塊任務,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上網搜索、網上交流等活動,創設一個有趣、互動的學習情境,形成的學習流程是:創設情境氛圍—自主探究學習—小組反饋交流。教師通常利用微課、動畫、錄像等教學資源創造問題情境,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課堂上指導學生進行思考、類比、小組討論等分析問題,最終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案。這種情境探究學習降低了學生學習難度,增加了學生間的交流互動環節,學習中學生不僅掌握了學習方法,而且也鍛煉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協作能力。

三、信息化教學環境下機電專業教學模式改革面臨的問題

1.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的理念。近幾年,國家對中職學校教師實施了三年輪訓活動,有效改變了教師的教學能力,但仍對信息化教學的理念認識不夠,存有為難情緒,仍注重課堂中的知識講授,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灌輸式教學思想難以革除。2.提高教師信息化技術能力。探究中職學校教師素質可以發現,大部分教師的信息化技術能力偏弱,對視頻制作技術、信息化資料搜集與處理方法了解不夠,利用信息化資源創設學習情境的能力不強,很難為學生提供質量高的信息化教學資源,整體上制約了信息化教學模式的開展。3.學生利用信息化資源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動力不足。實施信息化教學模式中,學生利用信息化方式觀看微課、動畫與視頻等,并對學習內容進行歸納小結,從中可以看到,這些學習活動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學生要有主動學習的自覺性,要有熟練運用網絡、信息化媒體的能力。多數學生還是習慣于教師的講解,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制約了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實施。

參考文獻:

[1]劉延春.信息技術在中等職業教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職業,2015,(21).

[2]李湘.論現代教育技術中教師的作用[J].電化教育研究,2000,(7).

[3]李寶敏.網絡教學模式的建構與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0,(10).

作者:劉艷 單位:江蘇省邳州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