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在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中應用
時間:2022-10-26 03:21:35
導語:微課在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中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會計電算化是指采取計算機手段來進行會計業務開展的一種信息系統,是中職會計專業中的重要課程。但目前在教與學方面面臨教學效率低、教學效果不佳,與社會的現實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分析了中職院校會計電算化課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微課在中職會計電算化課程中的適用性,提出微課在中職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模式構建。
關鍵詞:翻轉課堂;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應用
隨著會計電算化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市面上的會計業務幾乎清一色地采取計算機完成,工作和社會的實際需求是中職會計教學改革的“助推器”,也是中職會計教學改革的指南針。對于整個社會而言,會計人員的素質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發展走向。試想一下,如果專業的培訓之后,進入工作崗位的學生卻完全不適應工作環境,在開展會計工作的過程中思想僵硬,“冥頑不靈”是多么的可悲。因此,只有中職院校徹底從源頭進行會計教學的改革方能提升學生素質,讓學生真正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實用型人才。同時,在微課教學模式之下,中職院校會計教學改革也變得更加高效且有針對性,這是時代的呼聲,也是社會的需求。
一、中職院校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滯后
雖然現在的教學理念都傾向于啟發式、討論式等新型的教學模式,但是“一言堂”“滿堂灌”的形式仍未消亡,采用此種教學方式對電算化這種實操性強的課程更是避諱。不同于那些可以發散思維的課程,會計電算化課程很難找到豐富有趣的教學資源來吸引學生的注意、開拓學生的思維,那么對于課程教學方法的要求便更加嚴格。然而,在電算化課程中去啟發學生隨意聯想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并無益處,所以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根據教學大綱選取素材,要同時站在程序員和使用者的角度來引導學生,進而尋出一種適合電算化教學的方法。
(二)教學理念停滯不前,思想僵化
縱觀現如今中職院校會計教育現狀,教師自身思想的局限性是制約教學改革的一大瓶頸因素之一。在課堂教學上,教師是權威者,高高在上,不論是照本宣科還是囫圇吞棗都必須按照教師的節奏進行。學生掌握的主動權可謂是少之又少。長此以往,即便是已經具備相當獨立學習能力的中職院校學生而言,也逐漸滋生出懈怠和依賴的思想,不愿意開動腦筋,大膽思考。中職院校的會計課程教學變成了教師的“天地”,學生僅僅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陪襯而已。
(三)在教學中重視理論而忽視實踐
根據筆者調查,大多數的中職院校在進行會計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重視理論教學而忽視實踐教學的局面。學生可以熟練掌握會計理論,但是一提到具體的實踐運用,一下子全都變得啞口無言。出現這種局面的最大原因是教師教學模式出現了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長篇累牘的文字講解,乏味的知識讓學生對會計課程的學習興趣變得蕩然無存。而且教師只留給學生少量的實踐時間,學生根本無法全部實踐課堂知識,達不到課堂教學要求的效果。久而久之,學生對會計的認識和理解僅僅停留在課本上,談“實踐”色變的現象屢見不鮮。
二、微課在中職會計電算化課程中的適用性分析
(一)滿足不同學生學習需求
在中職院校的會計電算化課堂中應用微課教學,可以極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網絡化的計算機實訓環境為微課視頻學習提供了客觀條件,微課視頻提前上傳網絡,學生可在課下或課上根據自己學習需求選擇視頻進行練習操作,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進度和理解程度,體現學生自主性探究學習和分層式教學方法。
(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中職院校的會計電算化課堂中應用微課教學,可以讓教師的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傳統的演示教學耗用大量的課堂時間進行操作步驟的示范,起到的教學效果捉襟見肘,同時,演示后學生自主練習時會出現反復強調的易錯點仍然操作失誤的現象,造成教師一遍遍地重復講解,影響上課效率。
(三)加強對學生引導
在中職院校的會計電算化課堂中應用微課教學,可以加強引導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在微課制作中,可對教學視頻進行有效區分,分為一般的操作演示,重點難點解析,易錯點匯總。一般的操作演示可采用錄屏軟件,顯示計算機操作過程;而重點難點解析采用提問的方式引起學生注意,在操作的過程中進而思考,最后以PPT的形式為視頻進行解答;易錯點匯總采用學生分組錄制,在下節課由學生進行講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可以增加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
三、微課在中職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模式構建
(一)課前
課前教師確定上課任務內容,分解知識點,將知識點制作微視頻通過網絡進行,學生明確任務后,根據課本實驗內容進行操作,操作過程中可參考微視頻中的演示步驟,如在操作過程中出現問題可以截圖的方式在網絡討論組進行學習反饋,所有學生均練習完成后,匯總整理共性的問題,同時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評價,讓學生及時知道自己的學習成就。
(二)課中
課中先對自主練習產生的疑問進行專題解答,并將重點、疑點、難點設計到課堂任務中,課堂任務不僅包含基礎性的操作,同時包含思考題,在內化過程的操作中進行思考,在思考中練習,擺脫單純的步驟性記憶,加深對原理的理解。在下達課堂任務后,同學可分組討論完成任務,教師在小組討論中起到引導輔助理解的作用,最終學生以截圖進行網絡展示其完成結果并進行評價。
(三)課后
課后教師會網絡資料鏈接,或者自制微課視頻,拓展學生知識深度。在當今信息化時代,社會的期望、學生的知識儲備遠比學校講授的多,所以課后階段是自我探究的階段,用信息化手段彌補課堂教學時間不足的缺陷。
參考文獻:
[1]周東檸.微課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對策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1).
[2]朱愛華.微課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納稅,2017(3).
作者:陳桂芬 單位:福建省漳州第一職業中專學校
- 上一篇:干部網絡培訓平臺建設策略研究
- 下一篇:公立醫院服務價格管理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