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平臺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
時間:2022-11-01 08:47:12
導語:利用微平臺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微平臺快速發展的背景
2015年1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了《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在報告中的新數據展現了中國互聯網絡的迅猛發展,截止2014年底,中國現有網民規模已經達到6.49億,互聯網絡的普及率已經達到47.9%,中國手機網民已經達到5.57億,網名年齡結構方面,其中20~29歲年齡段的網名占比最高,達到31.5%,在網民職業結構中,學生群體占比最高,達到23.8%。微平臺方面,中國社科院《2014年新媒體藍皮書》指出,中國的新媒體已進入“微”時代、6億微信用戶、13億微博注冊賬號,新媒體的使用用戶呈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使用人群多為24歲以下,占比33.7%。
2微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安全面臨的問題
2.1虛假信息容易擴散
微平臺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物質構架,這種網絡人際關系不同于現實的人際關系,微平臺突破了傳統媒體信息傳播的資質限制,任何人可以隨時隨地傳播信息。微平臺的開放性使得信息傳播呈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形態,在微平臺上,任何人都可以隨意地發表任何信息?,F代網絡技術進步使得微平臺上的信息內容也異常豐富和多樣化,但是大學生辨別能力較弱,不能及時判斷信息的真偽,也造成了虛假信息容易網絡擴散。
2.2個人信息泄露
在網絡世界,大學生主要基于微博和微信等微平臺進行信息分享和社會交往。微博憑借平臺的開放性、技術的低門檻等顯著的特點,短時間內成為大學生使用的重要網絡平臺,但是也是這些特性,大學生很容易將個人隱私曝露出來,被不法份子利用,產生危險。
2.3微平臺背景下產生新的安全問題
1)網絡詐騙
微平臺使用人群逐漸擴大,利用微平臺進行網絡詐騙的惡性事情也日益增多。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大學生財物丟失已經不再完全是入室或者人群密集處被盜,而是越來越多的網絡詐騙事件發生。網絡詐騙花樣繁多,陷阱不斷,大學生使用網絡頻繁,容易遭受詐騙信息的侵擾,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容易被騙。尤其是交友詐騙,假冒親友詐騙,網銀詐騙等詐騙方式都是利用微平臺展開的。
2)邪教組織傳播
快速發展的微平臺也會被邪教組織利用,有些邪教組織利用微平臺的開放性和傳播非法的、迷信的信息。他們冒用各種名義在微平臺上迷信邪說、蒙騙他人,發展成員。大學生離開父母獨自求學,在外讀書求職的階段,往往會感到很多的迷茫和困惑,容易受到邪教組織的欺騙和迷惑。
3)傳銷
傳銷通過誘惑,拉人入會,收取會費,盈利途徑的行為?,F在傳銷公司也運用“微信營銷模式”和“微博營銷模式”等新型的網絡傳播媒介進行傳銷,他們采用“90后大學生月賺百萬”等夸張的標題吸引大學生,誘導大學生進行關注,抓住學生急于求成的心理特點,拉大學生入會,讓其繼續發展他人,騙取錢財。
3目前大學生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
3.1目前的大學生安全教育缺少制度保障
高校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普遍缺少制度的保障。學校領導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缺少重視,存在重管理輕教育的氛圍,安全教育并沒有納入課程教育。安全教育組織經常是臨時的,不定期的,教授安全教育的老師也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往往是照本宣科,沒有精心設計安全教育的教學,使得安全教育也不為學生重視,安全教育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3.2傳統的大學生安全教育模式失去吸引力
以往高校的安全教育通常組織對安全教育工作文件的學習,利用班會、團隊活動、人防課,學校網站、海報等進行滲透教育,對學生開展預防教育,使得學生了解安全知識和技能,但是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慢慢失去吸引力,班會、團隊活動,人防課等都具有局限性,持續時間短、內容缺少時效性、信息更新慢,學校網站和海報內容也不夠豐富、沒有互動環節、缺少雙向溝通的功能,傳統的模式使得學生對安全教育活動逐漸失去興趣。
3.3傳統的大學生安全教育內容嚴重落伍
目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大多側重于法制安全,運動安全,飲食安全,出行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等基礎的安全教育內容,但對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網絡安全等內容卻涉及很少。隨著現代社會日益增多的安全隱患和危險因素,也沒有針對可能發生的危險情況,提出多樣化的解決辦法和策略,使得大學生在面臨各種突發情況時候,不知道如何解決。
4.1注重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術技能的培養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為安全教育模式開辟了新的道路,也對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這就需要相關工作者與時俱進,注重信息技能方面能力的培養。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者需要通過相關內容的系統學習,全面了解微平臺的技術特征,掌握微平臺的維護和管理工作,提升傳播的效果和效率,構建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平臺,將微平臺的安全教育功能發揮到最大。
4.2符合學生的需求進行安全教育內容的發送
現有的微博、微信等微平臺上都可以發送文字、語音、視頻和圖片,學??梢蚤_通微博、微信等平臺,考慮到到年輕人的接收心理和接收信息習慣,主題新穎、內容豐富的安全教育信息。綜合運用各種傳播手段,使用年輕人易于接收的表達方式,安全教育內容。針對大家的使用手機的習慣,可以將內容加以簡化,考慮到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板塊化推送。
4.3及時更新內容,注重內容的時效性
因為大學生安全教育內容信息的特殊性,要做到經常更新內容。不能編輯過時的安全事件新聞,這樣會流失讀者,減少安全教育的效果。不管是安全教育的信息還是安全事件的新聞,都要注重內容的時效性。在開學報到,節假日等特殊時期,可以有財產安全等安全教育內容。也可以針對近期校園內頻發的安全案件,及時進行安全教育。及時更新內容,這樣才能不流失用戶。
4.4利用微平臺的雙向溝通功能加強互動
傳統的安全教育,教師因為采用理論學習,往往變成“照本宣科”式的教學,學生與老師之間缺少互動,學生學習參與度低?,F在,可以充分發揮微平臺的雙向溝通功能,與大學生積極互動,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心理需求。通過與學生的互動,解答學生的問題或者給出建議,也可以針對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發送內容,形成及時有效的“微交流”模式。運用好微平臺,可以增加學生參與安全的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網絡的快速發展給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帶來了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戰。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要順應時代,積極創新。安全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發揮“微平臺”的作用,將微平臺下的大學生安全教育不斷深化和具體化,為大學生安全教育模式開創新的局面。
作者:鄔芳燕 單位: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農村幼兒園安全教育問題與對策
- 下一篇:低年級留守兒童教育現狀及解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