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大學生安全教育問題探討
時間:2022-10-25 04:40:16
導語:新常態下大學生安全教育問題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言
安全需求是人類發展最基本需求之一,是大學生完成學業的保證,是其思想進步、健康成長和立志成才的基本條件。高等教育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招生人數不斷增加的當下,大學生安全各類問題涌現:2004年的馬加爵事件、2008年上海商學院的火災事件、2010年的藥家鑫事件、2013年復旦投毒案、2014年跨年夜的上海外灘踩踏事件等。大學生安全教育是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依據相關法規政策,以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以安全責任、安全意識和安全知識為主要教育內容,使在校大學生增強安全意識,全面系統地掌握安全知識,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和今后走向社會需要而進行的教育。
二、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法理依據。
2006年9月北京市教委召開“北京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會議”,要求大學生安全教育“進課堂、進教材、落實學分”。上海市頒布的《大學生安全教育大綱》規定要對全體在校大學生普及安全教育?!陡叩冉逃ā?、《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試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暫行規定》等法規均明確了高校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權利和義務。大學生安全教育與安全管理一直是高等教育關注的重點,也是各高校勢在必行并要行之有效的工作重點。
(二)現實訴求。
1.大學生安全現狀不容樂觀。新時期、新常態下,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顯著變化,由此引發的大學生安全問題也紛繁復雜。據對百度新聞案例的整理分析,目前大學生安全事故處于多發期、高發期,其安全現狀不容樂觀。一是大學生安全事故總量歷年增長。案例統計分析發現,大學生安全事故幾乎呈現直線式增長。從2010年的11起事故增至2015年的157起,增速極快。大學生安全事故快速增長,安全形勢嚴峻,大學生安全教育亟待改進和完善。二是大學生安全事故普遍存在。從案例發生的地域分布來看,大學生安全問題分布范圍廣泛,各省普遍存在。400起大學生安全事故分布于我國34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其中,山東、浙江、江蘇和廣東大學生安全事故發生比例較大。三是大學生安全事故類型多樣。對400個案例進行內容分析發現,大學生安全事故類型多樣,自殺、跳樓、溺水、車禍、被騙、失聯、中毒、傷人、旅游被困等事故層出不窮。大學生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心理安全亟待維護和保障。四是受害者群體分布廣泛,事故后果嚴重。對事故受害者特征進行分析發現,受害者年級跨度從??浦帘究浦链T士、博士均有,學生年級跨度從一年級至畢業生,院校也覆蓋了???、本科院校。此外,在400起案例中,受害大學生人數高達1,953人。
2.“空氣式”的大學生安全教育。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空氣式”大學生安全教育現象。所謂“空氣式”教育主要包含兩方面含義:一是指大學生安全教育像空氣一般無處不在,即各所高校都有大學生安全教育,但又似“空氣”透明,安全教育重視不足。多數學校采用專題講座和主題班會形式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且安全教育僅為輔助教育,被放置在次要位置。二是指大學生安全教育效果如空氣成分,有用氧氣占比不高,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安全教育內容有待完善,教育效果有待增強。目前,承擔安全教育的主要是保衛和學生管理部門,教師缺乏專業訓練、系統知識和教學經驗,形式多為理論說教,教育效果較差。此外,大學生安全教育形式、安全教育內容均有待拓展。
三、大學生安全教育問題剖析
(一)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理論基礎。
1.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學科屬性。安全學科是新興的綜合科學學科,其應用涉及社會文化、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建筑、土木、礦業、交通、運輸、機電、林業、食品、生物、農業、醫藥、能源、航空等種種事業。201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8次會議將“安全科學與工程”單列為一級學科,其下設“基礎災害”、“類別災害”、“理論安全”、“安全管理”和“安全工程”五大二級學科。其中安全管理學是各行業所共用的用以解決人的不安全行為的二級學科。大學生安全教育以安全責任、安全意識和安全知識為主要教育內容,保障大學生安全的學科,屬于解決人的不安全行為的范疇,即屬于二級學科安全管理學。
2.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理論基礎。由于大學生安全問題是一個綜合性問題,這要求大學生安全教育需要跨學科、跨專業的理論基礎。一是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理論基礎涉及大學生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學的分支,系統原理、人本原理、強制原理、預防原理、彈性原理、故致因理論、控制理論、風險管理理論、行為科學理論等安全管理學的基礎理論、應用理論均可服務于大學生安全教育。二是大學生安全管理是要規避大學生的不安全行為。因此,行為科學的個體行為理論、群體行為理論以及組織行為理論等需要納入大學生安全教育范疇。三是大學生安全問題是一個系統問題,大學生安全教育也是個系統教育,安全系統管理學離不開經濟學、心理學、信息學、工程學等學科的理論支持。因此,大學生安全教育還需要經濟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其他學科支撐.
(二)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現實問題。識別大學生安全的風險因素、探究大學生安全事故類型是高效、全面、合理設置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的先決條件,本文將根據搜集到的400起大學生安全事故分析其面臨的風險因素以及突發事件的類型。
1.大學生安全隱患。根據大學生安全事故產生原理,結合400起大學生安全事故分析發現,大學生安全主要受到兩方面風險的影響:一是內部隱患,即大學生自身問題帶來的風險,如個體身體問題、心理問題、安全意識、安全技能帶來的風險隱患。二是外部環境隱患。如大學生所處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周邊環境帶來的隱患,具體如表1所示。
2.大學生安全事故類型。大學生安全風險隱患復雜多變,這決定了大學生安全事故屬于多源并發性安全事故,類型多樣,事故涉及大學生人身、財產、心理安全等多個方面。大學生人身安全事故主要表現為車禍、自殺、被殺、受傷、猝死、失聯、性侵、禁錮、觸電、踩踏事故等。其中車禍、自殺占比較高,分別為29.75%和27.5%。近年來,大學生失聯事故呈現多發趨勢。大學生財產安全事故主要表現為被盜、被搶、詐騙等,其中詐騙事故占比高達13.5%。大學生心理安全事故主要變現為抑郁、自閉、感情糾紛等現象。此外,涉及大學生的火災、爆炸等事故也時有發生。
四、結語
新時期、新常態下,大學生安全事故復雜多變,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授課方式等受到巨大沖擊。面對新變化和新的大學生主體,本文通過闡述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當前加強在校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基礎,并針對性提出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設置建議以及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主要項目等,為目前高校思政工作者在校大學生的安全教育方面提供建議和意見。
作者:吳倩倩 殷杰 單位:華僑大學旅游學院 華僑大學旅游安全研究院
參考文獻:
[1]蔣夏寧.大學生安全教育問題的幾點思考[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3,7(4):82~84
[2]張繼延,潘道廣.提高大學生安全教育效果的路徑與方法研究[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0,12:115~116
[3]黃小歐,李壯.大學生安全教育現狀調查與思考[J].中國統計,2015,1:57~58
[4]朱衛國,潘彬.大學生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5,5:65~67
[5]郭偉,呂子靜,李碧華.內容決定質量,方法關乎實效———再論大學生安全教育[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3,3:114~116
- 上一篇: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教學初探
- 下一篇:高職大學生安全教育現狀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