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研究

時間:2022-12-09 11:16:54

導語:中職學校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學校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研究

1中職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現狀

1.1中職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調查分析。1.1.1對象和方法。為了了解我校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情況及創新教育需求,課題組隨機抽取本校5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在參考有關文獻資料并結合實踐教育的基礎上,自行設計“中職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情況調查問卷”,采用無記名書面問卷調查形式,現場發放,現場收回,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50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0%。1.1.2結果與分析。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見表1),有51.4%的學生沒有很強的個人信息安全意識,52.8%的學生經常會在公共場所真實填寫個人信息,55.6%的學生經常會在與陌生人聊天時透漏個人信息,68.4%的學生會因收到詐騙短信或電話而泄露個人信息,這些情況都說明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缺失。中職生由于年齡小,加之生理、心理尚未成熟,辨別網絡信息能力不強,警惕性不高,缺乏相應的信息安全知識與技能,防范意識薄弱;但有87.6%的學生發現個人信息泄露時會及時修改個人信息,說明自己信息被泄露了能及時采取手段進行保護;超過50%的學生希望學校可以通過朋輩教育、專題講座、主題班會方式進行安全教育,但在這3種方式中朋輩教育最受歡迎,反映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希望學校采取創新的教育手段達到教育目的,提高教育實效性。1.2當前中職學校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的主要方式。1.2.1計算機基礎課程教育。學校開設有計算機網絡相關課程,課堂教學主要是給學生教授網絡安全防范措施,網絡道德觀念、知識,但僅憑計算機基礎課程中開展的網絡安全教育是不能達到中職學校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目的。1.2.2專題講座教育方式。當前大多數中職學校是以專題講座或主題班會的形式進行教育。在新生入校后開展入學教育,聘請市級法院的專家進行法制專題講座,講座內容涉及面廣,但未能深入進行系統講解,而且普遍采用口頭講案例或圖片簡單宣傳的方式,使學生形成安全意識。1.2.3宣傳教育。中職學校通常采用網絡安全法規宣傳教育方式,使學生了解上網時,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自覺養成遵守網絡安全法規的良好習慣,避免網絡詐騙事故的發生,但這種宣傳教育不能讓學生入心入腦,難以獲得實效。

2中職學校網絡信息安全教育中朋輩教育的實施

2.1朋輩教育的含義。朋輩教育,即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年齡相仿、專業相近、品質優良、成績優異、綜合素質突出的高年級學生向低年級學生傳授生活、學習及人生經驗,以使低年級學生見賢思齊,努力成長成才的教育活動。同齡人之間有共同的愛好、價值觀以及文化背景,共同性強,鴻溝小,容易溝通和互動。課題組利用朋輩教育模式,讓學生在共同的愛好、價值觀和文化背景下進行交流,利用QQ群、微信群等平臺進行網絡信息詐騙案例分析、法律法規知識學習,通過高年級學生指導低年級學生,分享經驗,共同討論,吸取經驗教訓,增強法律法規意識,提高防范防騙能力,實現學生之間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共同成長的安全教育目的。2.2中職學校實施朋輩教育的必要性。2.2.1拓展教育途徑。對于自主意識不斷增強的中職生,尤其是剛入學的新生,傳統的理論灌輸方式難以實現安全教育目的。以朋輩教育對現行教育方式進行補充,能拓展安全教育途徑,調動學生自身力量。2.2.2增強教育的可接受性。朋輩教育是由有一定實踐經驗的高年級學生充當“朋輩輔導員”,由于其主體是中職生,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成長,在年齡、生活經歷和成長環境等方面都很雷同,易于產生共鳴,增強教育的實效性。2.2.3實現安全教育全方位、深層次覆蓋。由于朋輩學長不用承擔灌輸知識的責任,給予同學更多的是理想價值觀方面的啟示以及思想引領,解決的是個人成長發展中的困擾等,更容易使安全教育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與個人特征相結合,使之更加生動具體,深入人心。這種教育方式涉及面更廣,涉及問題更具體。2.3朋輩教育在中職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中的實施。2.3.1組建朋輩教育隊伍。主要是通過招賢納士的方式進行,對象是2017級全體學生。首先采用學生自愿報名,各班級學生干部審核,課題組成員評審的方法從2017級學生中選拔出政治素質過硬、學習成績優異、心理健康、樂于服務的學生擔任2018級“朋輩輔導員”。將其分成若干小組,每組5人,配備一名組長、2名副組長、一名組織委員、一名宣傳委員?!芭筝呡o導員”分別對2018級學生進行輔導,通過分享學長案例經驗教訓,共同討論,形成良好的共振和擴散效應。2.3.2開展朋輩教育活動。針對當前中職生存在的自私冷漠以及防范網絡詐騙、校園貸款意識淡薄現象,“朋輩輔導員”對2018級學生采取“以案說法”模式,教授保護個人信息、防止隱私泄露、防詐騙、做健康的網絡達人等知識;利用周末開展知識競賽活動確保學生牢固掌握網絡信息知識;組建微信群、QQ群宣傳信息安全法律法規,讓學生知道網絡并非是“絕對自由”之地,不遵守規則必將受到法律制裁;同時分享師兄師姐身邊典型的網上購物、網上信息泄露、詐騙案件、做微商經驗,引起學生共鳴,激勵低年級學生自勉自勵,提高防騙能力,發揮教育的輻射功能。2.3.3朋輩教育取得的成效。經過課題組一年朋輩教育的實踐,2017、2018級學生通過和睦互助,實現了自助助人,達到自我安全教育目的;并預防了潛在的詐騙、信貸、信息泄露問題,實現危情預警,減少了危機安全事件的發生。比如我校2018級一女生,被電腦上一則為淘寶店刷好評的兼職廣告“只要動動鼠標就能賺錢”所吸引,加了對方的QQ號為好友。對方發過來第一個“任務”鏈接,是從指定的淘寶店購買一張200元面值的游戲點卡,付款后給予好評,30元傭金連同本金200元一并返還。該生迫不及待地連續做了近1000元的交易,而當她要求返還前兩次操作的本金和傭金時,對方拒絕,并說必須再購買一次才會返錢。該生想了想,要不要繼續再花500元錢呢?后來,她詢問了2017級“朋輩輔導員”,“朋輩輔導員”識破后,告訴該生這是一種騙局,最后,避免了該生的財產損失。

3結語

實踐表明,朋輩教育實現了學生的自我教育,發揮了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作用,教育的效果是明顯的。作為一種新的安全教育模式,朋輩教育優化了安全教育模式,提高了安全教育的實效性,在中職學校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作者:林廣婷 周家智 覃良冠 嚴淑玲 單位:玉林市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