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問題及建議

時間:2022-11-21 08:26:40

導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問題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問題及建議

摘要:作為班級的靈魂人物,小學班主任應當充分意識到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影響力,并積極思考如何采取適宜、恰當的措施來有效進行班級管理。本文從當前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入手,并分析其原因,最后試圖給予小學班主任有效進行班級管理的建議,希望對提升小學班級管理水平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生;班主任;班級管理

班級作為構成學校這一組織的基本單位,是教師和學生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場所。班級管理作為學校管理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學校的教育功能可以通過科學、有效的班級管理得以發揮,而且班級管理能直接關系到班級內每個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由于小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和各種學習習慣剛開始形成的階段,班級管理的健康向上與否將會對其成長帶來積極或消極的影響。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教育者和領導者,也是班級管理的重要組織者和參與者,因此,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提升班級管理水平是每一位班主任需要面對和認真思考的難題。

一、當前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常見問題

(一)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存在感不強

由于一部分教師受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加之小學生自身缺乏自律性、自覺性和基本的管理能力,在班級管理中學生不得不成為了被管束的客體,班級活動的大小事務都由班主任親力親為。一方面,由于班主任不僅需要面對、處理每天班級內出現的各種問題,而且仍要兼顧教學,長此以往,其身體和精神上都將受到較大的負擔和壓力,久而久之,則會影響其日常的工作效率和職業幸福感;另一方面,這也使得學生喪失了在班級活動中應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發揮學生自我管理的自主性和積極性的班集體,不能算是一個健全的班集體,也就不可能形成高效運轉的班級管理機制。

(二)放權班干部,致使班級管理的民主程度較低

據筆者了解,在中國,小學的班級學生數一般在30至60人之間,人數較多。由于班主任自身精力有限,需適當地減輕工作負擔,以及鍛煉、培養學生管理方面的能力,班主任通常會賦予班干部一部分權力,從而協助其進行日常的班級管理。但是,有利也有弊,由于班干部年齡較小,自我意識較強和缺乏一定的管理經驗,致使他們不懂得如何有效協調、處理好班級學生之間的關系和問題,甚至無可避免地使學生之間產生矛盾,形成對立派別,最終破壞了單純、友好的學習氛圍。還有,在面對學生之間出現的問題時,班主任有時會過于感性地偏信班干部單方面的說辭,導致不能及時有效地發現和處理問題,也不利于班級良好風氣的形成。

(三)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對“嚴”與“愛”的認識和把握不夠

班級管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作為一個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將“嚴”與“愛”的關系處理好是非常重要的。不過,對于“嚴”與“愛”,現在很多班主任仍舊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準確的把握。有些班主任威嚴有余而親和力不足,他們認為在班級管理中需要的是嚴厲,應該讓學生對其有一種敬畏感,甚至是懼怕感。雖然這種做法有一定的可行性,卻無法使學生真正對班主任敞開自己的內心世界,從長遠來看,還會不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相反的,有些班主任對待學生十分有親和力,與學生保持著較近的距離感,有時甚至沒有把握好“愛”的力度,對學生過度的關愛會演變成為寵愛和溺愛,這樣也使得班級管理無法有序、有效地進行下去。

二、給予小學班主任有效進行班級管理的建議

(一)教師積極轉變觀念和角色

班級管理是以班級為活動載體,給學生提供和創造自主成長的機會,讓學生的個性特征和主體意識得以發展與激發,鼓勵學生培養大膽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讓學生主動去感受、體驗、判斷,并在這一過程中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為根本目的的。在新課程標準中已經明確提出了“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新理念,換言之,學校和老師應該將學生看作是發展的人、獨特的人和具有獨立意識的人,并且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此新形勢下,班主任需要積極轉變教育思想觀念,成為班級建設的引導者和合作者,并盡可能地創造使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的機會,逐漸促使其成為班級活動的主體,同時使班級教育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得以體現。

(二)民主選舉班干部,充分了解學生情況

在評選班干部時,班主任應該堅持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讓學生自由競選,例如,以演講的方式詳細闡述自己參與競選的班級職務的理由及優勢等,然后由學生進行投票選舉,這樣體現了班干部選舉的民主性與合理性。而且,由此組成的班委會才能真正使學生信服,并有效提升班級凝聚力,讓班干部管理班級的重要作用切實得以發揮。值得一提的是,在班干部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同時,班主任仍需深入了解和細心觀察每位學生的真實情況與性格特點,及時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和反饋,知曉學生在家的學習和生活情況,然后根據每位學生的不同情況及個性,進行因材施教,這樣既可以拉近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得到學生的真正認可,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

(三)班主任樹立良好的形象

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是活潑好動,且自律性不強,因此,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需要嚴格對待學生。但是嚴格不等同于嚴厲,嚴厲會讓學生懼怕班主任,只能得到學生表面的認可,反而使師生關系變得緊張。當然,在班主任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也不能缺少愛。唯有班主任充滿感情地對待學生,時刻將學生放在心上,才能真正打動孩子的心,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這樣有助于班主任深入了解學生的狀態??偠灾?,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需要兼顧科學性與藝術性,掌控好“嚴”與“愛”的力度,做到不偏向任何一方,這樣才能不斷提升班級管理水平,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

作者:鐘忠 單位:湖南農業大學

參考文獻:

[1]陳娜.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若干思考[J].課程教學研究•教學管理,2015,(5):89

[2]王濤.論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嚴”與“愛”[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版),2013,(51):4.

[3]曾玲玲.小學班主任班級高效管理的思考[J].新校園(閱讀),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