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班級管理中的意義
時間:2022-07-13 04:27:13
導語:淺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班級管理中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社會思潮和價值取向呈現多元化趨勢,各種觀念和意識的沖突,在職業院校師生中有著不同程度的體現。為此,職業院校應該多角度、全方位對學生和教師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即制定和完善班級管理制度,推進班級核心價值觀建立,指明班級思想發展方向,凝聚班級文化力量,構建班級德育陣地,促進學生和教師自覺抵御西方文化思潮的入侵等。
關鍵詞:職業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班級管理;意義
職業院校中的班級不僅是學生繼續接受教育的基石,更是學生邁向職業生涯和個人成長發展的驛站,對職業院校學生提高知識技能和水平作用重大。因此,職業院校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并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職業院校師生的自覺行動,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職業院校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1.引領班級的共同理想建設。托克維爾曾經說過,一個沒有共同信仰的集體,是不存在的。如果一個集體沒有共同信念,就沒有一致的行動,就會是一盤散沙,構不成集體。尤其是要建立一個欣欣向榮團結向上的班集體,就必須用某種先進的思想把全班的精神武裝起來。因此,在職業院校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該倡導全班同學集體參與,共同制訂和修訂班級的各項規章制度,形成班級共同理想,并進一步將這種共同理想滲透于班級管理過程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倡導,從三個價值方面為職業院校班級共同理想的建設指引了方向:第一,從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目標出發,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建設一個有共同理想信念、共同價值目標、共同奮斗拼搏的班集體。第二,從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方向出發,正確引導班級發展的價值選擇,促進學生建立自由、公正的班風,實現同學之間的和諧相處。第三,從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準則出發,明確學校、集體、個人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學生個體在班級管理中的主人翁作用。2.指導班級的核心文化建設。班級核心文化是班級的靈魂和血脈。班主任應該充分利用各種班級活動以及各種社會實踐,認真開展班級文化建設。班主任應該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引領作用,創造特色鮮明的班級文化,精心組織一系列諸如“傳統文化進班級”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向青春致敬——我們的核心價值”班級辯論賽、“中國夢——我的夢”黨員主題教育活動等等,同時開發利用班級QQ群、微信群、校園網等網絡文化新陣地,積極搭建核心價值觀培育平臺,精心培育班級核心優秀文化,引導青年學生自覺踐行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創建優秀班級核心文化。3.加強教師教書育人的理想信念。職業院校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知識豐富、理想信念堅定的優勢,在學生中加強對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討論,及時疏導網絡輿論,引領社會主流思潮,營造良好社會風氣[1]。職業院校應該加強教師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堅定教師的理想信念,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融入教書育人中,學習和聆聽全國道德模范提名人選、時代楷模、全國師德標兵、最美教師張莉的先進事跡,強化價值觀的榜樣示范,為教師指明教書育人的途徑和方向。4.凝聚班級的管理力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凝聚班級力量,引領班級健康發展。要建立有凝聚力的班集體,班主任就要走到學生中去,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朋友關系,熟悉學生生活,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解他們所需,積極組織開展各類班級活動,逐漸形成團結向上、生機勃勃、勇于拼搏的班級精神。此外,班主任還要與學生一起制定班級目標,明確班級發展方向,精心組織校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逐漸形成誠信、友善等各種優秀品質。在組織各類活動中,班主任還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平等、公正對待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進而形成班內良好氛圍,促進班內每一個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也要注重以身作則,自覺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楷模,增強自己的人格魅力、淵博自己的文化知識,時時刻刻做學生的表率,讓學生信任你、尊重你、支持你,凝聚班級核心力量,班集體才能和諧、健康發展。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職業院校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意義
1.指導班級的德育課堂建設。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價值觀才能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保?]這一重要論述,突出強調了德育建設對班級管理的重要作用和重要意義。在班級管理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入要注重內化于道德教化、外化于制度規范。在道德教化方面,應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建設作用,通過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逐步增強班級管理的德育效能。在制度規范方面,應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班級的學風建設中,使本身相對抽象的價值觀念能夠轉化成具體的班級管理制度,逐漸影響學生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和學習方式,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班級管理的道德重構作用。因此,職業院校應該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教學活動,強化德育的個體功能,加強學生成長的精神食糧,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學生自立自強、艱苦奮斗、友善互助的道德情操。此外,還應該完善職業院校的德育教學內容體系,加大德育課堂教學的改革力度,有步驟、有計劃地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德育教育中的引領作用,最終實現價值觀教育“潤物細無聲”的德育課堂效果。2.培育深厚的師德土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教師提供了基本的道德規范和倫理準則,是培育師德最深厚的土壤。職業院校教師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學和管理之中,幫助學生追夢、圓夢,指導學生成長成材,進而在校園內形成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三位一體的育人土壤。加強師德建設,堅定教師信念,規范師德品行,這是由教師的工作性質決定的,教師擔負著傳播知識、培養人才、傳承文化和技術創新的使命,對教師的思想水平、道德境界、價值立場有著較高的要求。正如習所說,廣大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3],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學生的日常行為和滋潤學生的心田,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因此,只有不斷加強師德建設,才能塑造良好師德師風,才能內化為廣大教師的自覺行動。
作者:楊華枝 單位:河南輕工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羅麗娜,張建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閾下公民意識教育融入班級管理的實踐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10).
[2][3]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讀本[M].北京:方正出版社,2014.79,141.
- 上一篇:科技期刊學術審查公正與公平
- 下一篇:班主任如何進行班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