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創業教育現狀及對策
時間:2022-06-14 08:33:31
導語:高校創業教育現狀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隨著各級政府支持創業的一系列優惠措施的頒布與實施,創業成為了社會上的一個熱點話題。推動創新創業已經成為促進經濟發展、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驅動力,鼓勵全社會的創業活動是破解當前形勢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通過構建一個多元化的創業型社會,推動經濟結構的整體轉型。根據近三年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盡管參與創業的學生人數正在逐年增長,但不管是應屆畢業生還是畢業三年內的畢業生,參與創業的人數比例偏低,占比始終在3%以下。高校是大學生開展創業教育的橋頭堡,有必要對當下的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與反思。無論是從大學生對創業教育的需求與高校自身發展對創業的需求,還是借鑒國外高校本身發展對創業的需求來看,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仍然處于有待完善的階段。
1.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
1.1高校對創業教育的目標及理念的認知失之偏頗是創業教育嚴重受阻的原因之一
學校的就業率高就沒有必要開展創業教育;甚至還有的教師認為創業教育就是培養小商小販,偏失了大學的教育意義等等。正是由于這些對創業教育的目標和理念的認識不到位致使一些高校對創業教育表現冷淡,從而使我國創業教育發展嚴重受阻。
1.2高校創業教育在實施定位層次不清,導致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在實踐中錯位
首先是對創業教育的定位不清晰,對創業創業教育的理解應該有兩個層次:一是在于引導和鼓勵小部分有能力的大學畢業生走上創業之路,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二是使大部分人在各自的職業生涯中保持活力,更好地發展,在各自的崗位上創造更大的價值。但在目前的高校,或一哄而上,引導學生全員創業,或僅僅是創業精神的宣傳,不能付諸行動來支持少數有創業能力的學生進行創業。其次這種錯位還表現在創業教育的功利主義的價值傾向,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起步晚,積累少,缺乏相應的物質保障及軟件設施,高校的創業教育沒有從源頭抓起,沒有知識與實踐的結合,不是重點地以點帶面,而是一窩蜂,夢想一夜之間校園誕生無數的老板,創業教育被當成創業教育被當成是“企業家速成教育”,成果在于成立大大小小的“學生創業公司”。對于這種功利主義的創業教育,無法滿足以創立高新技術產業為標志的“創業革命的需要”。再次創業教育的推廣范圍受限,創業教育的開展始于創業大賽,印有極強的精英化痕跡,關注的是少部分人的驕人業績,大部分學生只是袖手旁觀的看客,沒能很好的發揮創業教育所應有的功能,失去創業教育本身最核心的價值。
1.3高校創業教育在實施過程中,軟硬件配置與學生的創業學習的矛盾,導致創業教育的效果不佳
一是硬件問題。部分高校的教學硬件特別是實習實訓場地不達標,以就業為導向和工學結合的教學原則落實不到位,教學上不是以能力為中心而是以課程為中心,教學內容專業設置與現實需要脫節,特色專業和特色課程建設落后,人才培養口徑較窄,存在著單純的“技術勞動者”而不是全面的“文化技術者”的培養傾向。二是軟件問題。部分高校的創業教育的教師團隊無法與專業相結合起來。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大部分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師來自于就業工作的第一線,一個具體的例子就可以很好的說明,2013年湖南省舉辦的高校創業教師培訓班中的大部分的學員都是來自各高校的從事就業指導的行政工作人員。而在高校從事專業教學的教師來講,很難得到這樣的培訓機會,從而無法提升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融合度。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國內相當部分的高校的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是兩個無法融合的教學團隊。原因無外乎兩個,一個是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師,往往是從沒有承擔專業教學任務的行政或者是學生工作人員中選拔出來的;二是創業教育對于從事專業教學的專職教師沒有吸引力,從事創業教育既無法從專業知識上得到提升,也無法在職稱與職務上得到提升,使得這樣一個專業知識豐富的群體很難有動力去學習專門的創業知識。
2.我國高校創業教育開展的對策與建議
2.1轉變對創業教育的認知,改革創業教育發展戰略,鼓勵多樣化的發展模式
創業教育的本質在于挖掘出每一名大學生的創新潛力,喚醒其創新和創業的意識,促進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最終提升高校整體的人才培養質量。從創業人才培養的角度來講,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需要在分層分類、區分地區差異和高校差異的基礎上,調整自身的發展戰略和實施路徑,深化對創業教育內涵的認識,將面向少部分學生為主的培養自主創業為主轉向面向全體在校學生的崗位創業者,將創業教育的理念與方法融人專業教育過程中,豐富并完善大學生的知識結構,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不斷創新的社會并實現自我發展。探索適合本校情況的創業教育發展之路,從發展模式、課程建設、師資培養、教學改革、實踐基地發展等多個層面推進創業教育在髙校中的全面發展。借鑒發達國家髙校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融合的經驗,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的開展一方面可以根據自身的辦學特色和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融合模式,在全校層面通過課程設置、師資建設、設立創業教育中心,建立起結合專業特色領域開具專業特色的專業類創業課程,也可從學校層面開設創業教育專修課程和建立創業孵化基地,吸引已經對創業有所了解,接收了一定創業教育基礎的學生參與到高階段的創業實踐項目中來。
2.2促進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大力支持創業課程建設
將具有開放性、跨學科性及創造性特征的創業類課程與通識課程、專業課程相融合,將成為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融合的基礎。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需根據不同專業特點及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專業平臺上融入基于崗位創業意識、崗位創業知識、崗位創能力為導向的創業教育。首先,在課程開發與設計上,總是創業教育通識課程的開發,增加創業教育通識課程的數量,擴大其覆蓋面以使更多的大學生能夠選擇滿足自身需求的創業類課程。為了使大部分學生在不同程度上接觸到創業的基本理念與基礎知識,還可以考慮在現有的通識課程體系中融人創業教育的內容。其次,大力推進專業類創業課程的開發,嘗試將創業教育的內容納人到專業課程體系,鼓勵專業教師開設專業類創業教育的選修課程,從而強化創業教育在全校的影響力。再次,鼓勵專業教師在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滲透創業教育的內容。
2.3推動創業教育教學改革,鼓勵專業教師積極參與
高校創業教育發展過程中始終面對的一大挑戰就是專業師資隊伍的缺失以及如何確立其他學科領域教師對創業教育的認同感和支持感。如果說課程的設計與開發決定了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互相融合、彼此滲透的范圍和方式,那么,來自教師的認同和支持則決定了二者相互融合的程度。從我國目前創業教育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高校其他學科的專業教師對創業教育還缺乏一定程度的認同,其對創業教育融人專業教育的支持也缺乏主動性的。許多專業教師對于創業教育的內涵缺乏深度的理解,對于將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也存在著疑問。因此,高校需在轉變專業教師對創業教育的認識、鼓勵專業教師探索創業教育教學等方面提供支持。
綜上,面對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我國高校創業教育還會面臨諸多挑戰與難題,需要繼續探索。推動創業教育的深度改革,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強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的深度融合,重視創業教育通識課程和創業類專業課程的設計和教學,提升專業教師對創業教育的內源性支持,建立起一整套促進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機制。
作者:羅曦 單位: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提升高校創業教育實效研究
- 下一篇:高校教育文化管理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