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4-13 09:52:48

導語: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問題及對策

【摘要】高職院校職業規劃課程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系統化不足、缺乏有效的理論引導與資源對接、學生創新創業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問題。改進對策主要是:幫助高職院校學生建立創新創業自信;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改善創新創業教育的外部環境。

【關鍵詞】高職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對策

國家大力提倡培養全社會的創新、創業精神,做好高等教育階段學生創新精神培養和創業教育是目前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學校教育質量的好壞很大程度上體現在所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高低。高職學生接受創新創業教育,能夠提高培養學生的質量,能夠為未來社會提供高水平的勞動者,能夠提升整體公民素質。而且,對于高等職業學校自身的發展來講,進行創新創業教育能夠增強其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發揮出高校的社會價值、推動社會科學健康發展。目前國家正處于經濟結構的快速轉型期,技能型崗位的需求時刻發生著新的變化,傳統的學生就業觀念、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必須加快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索。

一、現狀分析

大部分高職院校缺乏創業教育的意識,幾乎沒有開設任何與創業相關的課程,其他類似的創業活動就更少。很多高職院校認為創業教育只是畢業生求職的一個補充不是學校所必需開設的課程,可根據高職自己意愿安排。但是,在普通本科院校里面確實硬性要求開設關于創新創業相關的課程。一般來說,高職教育培養的人才屬于技術技能型人才,是直接面向就業的,普通本科院校培養的人才屬于理論研究型人才,多是進行理論研究的。所以,很多人認為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培養只要在普通本科院校注重培養就可以,而忽視了高職院校在這方面的急切需求。哪怕是在一些高職院校開設了關于創新創業類型的課程也得不到重視??墒?,處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信息化時代,很多公司對于崗位的學歷要求已經做出了硬性規定,導致高職學生錯失了很多就業機會,倘若在自主創業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上再度缺失,那么高職學生更難以發揮出自身的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大多高職院校的學生對學校開設的職業規劃課程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持消極看法,一方面是他們不能有效獲得課程的開設對于自身求職的幫助,另一方面是因為課程內容上更多的是通俗性知識,針對于各個專業的所能提供的實用性有限。但是,對于以后學校能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專業對口的創新教育和實踐,學生們還是抱有期待的。

二、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對創業教育進行了幾十年的探索,創業的形勢取得很大的進步,但是就整體的創業狀況來看,依然是有很多的問題。高職院校在創業教育的發展中始終努力嘗試,但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還依然很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沒有正確理論指導和創新體系的構建是很難開展工作的。受社會環境、學校、學生自身等因素的影響存在以下一些問題。1、重理論,輕實踐。高職院校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漠視態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創業教育的目標和創業理念的認知上缺失,進而又導致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發展困難。一部分高職院校領導認為,所謂的創業教育是為那些求職困難的學生準備的,因為他們很難在就業市場上找到工作才會另辟蹊徑自主創業;還有一部分高職院校負責人認為,只要把畢業生的就業率做好,就不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一部分教師覺得所謂的創業教育是培養小商販的和學校的培養目標不相符。2、不重視系統化創新創業教育。大多數高職院校開設創新創業課程內容來源于對普通本科院校模仿、國外的課程的引用、亦或是高校老師們臨時拼湊編寫的。創新創業的相關教材缺乏系統性、可操作性。除此之外,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的課程大多以選修課、職業生涯規劃課或者是學術講座的形式呈現,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在實際調查反饋中,得知高職學校的創新創業課程偏向于理論教育、內容單一、考核方式死板,缺乏系統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3、學生創新創業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業知識面窄,缺失創業所需的具體的項目策劃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市場分析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很多高職學校的畢業生懷有創業的熱情和想法但是遲遲不肯行動,錯失了一些寶貴的機會。另外,在高校內部的創新創業平臺萌生的創業行動,一旦進入到實際的市場運作中就面臨崩盤。探究其中緣由發現,是高職學生本身的市場應變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經營能力不足導致的。所以,在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管理制度的缺失,造成學生畏懼挑戰,不愿自主創新創業。4、缺乏有效的理論引導與資源對接。雖然在很多高職院校內部已經設有與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的課程,但是這些課程基本上屬于附加課程、選修課程,并沒有形成自身的課程體系。一般表現為:課程設置上雜亂沒有系統性、課程內容上死板不具實用性、課程形式上單一缺乏靈活性。在創新創業研究我國因為開始的比較晚,對理論研究的深入程度不夠,還沒能有效考慮高職生的實際需求,所以造成即便高職學生在學校學到了與創新創業相關的知識,也很難轉化為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另外,在創業課程教材的編寫上,國家缺少統一的規劃指導,一般是高等院校自主組織編寫,相互的銜接性不足,創業信息難以有效傳遞。再加之,高職院校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對于學生的創業項目的扶持力度不夠,致使學生缺乏積極性。政府對于創新創業的資助力度還很弱,政策制定處于起步階段,缺乏有效的宣傳。以上因素導致了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力量不足,問題凸顯,教育成果匱乏。

三、對策

1、幫助高職院校學生建立自信。通過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力和積極向上的創新創業意識幫助高職生建立自信。國家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實施自主擇業制度,經濟體制從計劃調節到市場調節完成過渡,大學畢業生包括高職學生在就業市場享有了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權利。所以,高職畢業生們要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和核心素質已經成為歷史發展不可阻擋的趨勢。高職院校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使學生能夠具備靈活的適應性、強大的心理素質、完備的市場知識。因此,應當強化高職院校對于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幫助學生催生創業的動機和激情,養成良好的創業心理品質,教育學生具有敢于挑戰、不懼困難、勇于創新的精神品質。2、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高職院校在制定、執行科學管理制度方面做的不到位,很多時候呈現出制度制定不規范、不依照規章制度辦事、執行力度不足等問題。首先,高職院校應當制定科學規范的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尤其是創新創業教育方面。不能忽視了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其次,就是要加大高職院校的管理制度的執行力度,制度政策的制定是有其必要性的,不是形同虛設的,需要大家的遵守??傊?,對于高職院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應該合理制定,嚴格執行,這樣才能為學生創造一個有序規范的環境。3、做好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職院校的學生承受著比普通教育學生更多的心理壓力,自古以來我國就有輕視職業教育的傳統,認為職業教育是一種旁系教育。所以對于進入職業教育的學生就有一種輕視的態度,覺得他們都不是“好學生”。這就導致高職院校的學生面臨著多種的心理壓力,而且因為其本身在基礎知識和綜合素質方面也相對較弱,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種種不良因素的疊加,高職院校就不得不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高職院校領導層,應當注重對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要將培養心理健康,素質良好的職業教育人才看成是自身的使命,是對國家、社會的責任。在進行高職學生培養的過程中,注重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制定符合學生心理發展規律的教學培養手段,正視和重視心理健康教育。4、加強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的建設是我國高職院校進行創業教育的首要因素。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目前,我國高職院校要進行創新創業教育,首先應當有“巧婦”。只有具備了穩定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才能給予學生高質量的創新創業教育。高職院校應當積極聘請有實踐經驗的技術技能人才、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優秀的企業專家加入到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隊伍中來,吸收各界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見和建議,開展靈活高效的創新創業課程。政府部門應當加強對于高職院校師資招聘的協助,保障穩定有序的招聘環境,提供完善的社會福利,鼓勵各類有經驗的行業精英主動開展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或宣講活動。只有積極動員各方面有經驗的人才進入到高職院校中,才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接觸“大家”的機會,在與成功人士的接觸中收到潛移默化的影響。5、改善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外部環境。首先是在制度環境建設上,適當降低高職學生的創業準入標準。政府加強對于創新創業行動的服務,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幫扶措施,降低就業準入門檻,從根源上給予幫助。政府應當注重促使企業方主動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兼職師資、場所設備、技術資助等多種幫助。其中,河北省石家莊市政府舉辦青年企業家專場招聘會,設立青年創業基金以此為廣大的創業者服務。其次是政府要結合校園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幫扶政策。政府深入校園建立創業扶持機構,在這個平臺上,為符合創辦條件的企業量身打造扶持政策,提供社會與校園的橋梁,“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使新生的企業能夠健康并具活力的走進社會。最后是,政府為剛起步的創業者制定適合的幫扶政策,幫助高職生做好創業的開端。綜上,政府有義務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構建良好的外部環境。

【參考文獻】

[1]薛紅燕.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

[2]馬睿.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改革[J].現代交際,2015.

[3]劉喜梅.淺析我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創新教育,2015.

作者:任爭峰 單位:1.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楊凌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