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創業教育與人才培訓解析

時間:2022-07-16 04:25:07

導語:高職創業教育與人才培訓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創業教育與人才培訓解析

摘要: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開展創業教育,培養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業型人才,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在創業教育開展的過程中,針對職業院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從師資隊伍、學生團體、實訓模擬等方面入手,加強相關人才的培訓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創業教育;人才培訓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思想觀點已經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中,成為巨大的推動力,并被社會的各個層面所接受。在我國的高等教育職業體系中,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管理部門也針對實際情況了相關的政策文件,指出了高職創業教育的目標,提出了課程建設和提供資源等方面的要求。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開展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各方面的作用機制,強化人才培訓工作,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其創造力,引導學生在創業道路上不斷前進。

一、高等職業院校中創業教育的現狀

高等職業院校的培養目標與普通高等院校的培養目標有所不同,其主要是為了培養適合社會發展需要,具有較高的技術技能并能夠進行終身學習的高級技能人才。在高等職業院校中,按照國家相關文件的指導政策,積極開展創業教育活動,使學生在走上社會之際,能夠積極的投身到創業實踐活動中去,對于開創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1]。但是在目前創業教育開展過程中,由于主觀認識不足和客觀條件的限制,在各方面機制形成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方面的問題。分析并對這些問題加以解決,是完善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方面。

二、高職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在思想意識上存在偏差。在有關學者針對高職院校教師和學生進行的相關調查中發現,在大多數師生之間,對于在高職教學過程中開展創業教育的必要性具有較高的認可度,但是在論及現行創業教育的方式對就業的幫助效果時,其比例相對較低。在關于創業教育開展的非必要性原因時,多數學生認為開展創業活動的學生只占很小比例,屬于業余教育,沒有大范圍開展的需要。從這些調研結果中可以看出,創新教育目前還沒有能夠完全融入高職教育師生的思想意識之中,對人才培養體系的滲透還不夠深入。(二)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設置不完善。創業教育的理念的提出,已經經歷了數年的時間,在其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課程體系不斷充實,教學內容不斷豐富,教學手段不斷革新,其效果也越來越明顯。但是在相關的調查過程,還發現有些學生對于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設置存在較大的異議[2]。其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的聯系程度不夠。由于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開展是針對全社會群體而言,其理論研究范圍是針對全社會相對應的群體,在創新創業教材的編寫上具有廣泛性的特點。但是在針對職業院校的實際情況,教材內容的編寫缺乏與實際相結合,缺乏實際案例的指引。(三)創業實踐平臺配套建設不完善。創業教育課程的開展,必須依托相應的實踐平臺進行。我國高等教育本身一直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在職業院校中雖然有所改觀,但是在實踐平臺的建設方面,還存在較大的不足。在多數職業院校的教學過程中,對于硬件的投入力度不斷增強,但是其利用效率并不高,再加上學生興趣方面的不足,造成創業教育的實踐活動開展力度不足,很多時候更注重于形式上的展開,與社會實際情況嚴重脫節,不僅無法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反而在學生真正進行創業活動時,嚴重打擊其積極性,起到相反的指導作用。(四)對人才的評價方式單一化。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活動的開展,雖然在國家和學校層面都投入了較大的精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通過相關學者在社會上的調查發現,社會整體對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并沒有太多的認可度。其原因主要是集中在學生的知識儲備不夠與創新能力不足兩方面。創業活動的開展,本身對學生的專業技能要求比較高,并對其上下游產業要有足夠的了解,創新能力的培養更是需要在意識和心理素質等方面進行嚴格培養。但是對于這些能力素質的考核,無法依靠傳統的考評手段進行評價,雖然部分院校也引進了“市場評價”的機制,但是其具體的考核內容和考核方式還有待完善。(五)創業教育的師資力量結構不完善。提高創業教育的教學水平,提高創業人才的綜合素質,對于其師資方面具有較高的要求。從理論角度出發,只有具有創業成功經驗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在高職院校進行教學活動中,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采用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對師資結構不斷完善,提高師資教學水平,但是并未從根本上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三、采取優化措施,全方位改善創業人才培訓工作

(一)強化社會各界對高職創業教育的認識。創業活動本身是一項以實踐性為主的社會活動,其在一定程度上,是學校教育和社會實踐之間的溝通橋梁,因此高職創業教育的開展,需要得到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學生在進行創業活動的實踐過程中,有關部門要依照國家的相關政策文件,對學生的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行幫助。此外在高職創業教育中,政府的相關部門還要聯合起來加大政策的宣傳力度,降低學生創業的門檻,為學生創業的流程創造便利性的條件。(二)完善課程體系設置。完善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設置,首先要設立創新創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遵照高職教育的特點,按照學生學習的理論接受程度,設立跨院系、跨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對于創業教育過程中的通識教育,可以采取統一的課程設置,進行綜合性教學,減少學生學習和教學方面的成本,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專業行業知識的教學活動中,投入到實際實踐活動中。在創業教育過程中,應該將專業課程教育與學生的專業知識教育融合在一起。將創新性思維方式的培養與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實踐活動的開展結合在一起[3]。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課程的設置還要考慮到創業實踐活動對于課堂教學在時間段上帶來的影響,進行合理的調配。(三)完善創業實踐平臺。創業實踐平臺的建設,在國內的綜合性大學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開展,從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已經取得了相當的成就,并且具有廣闊的前景。對于一般的高職院校而言,建立這種綜合性的平臺是不現實的,也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在創業實踐平臺的建立上,首先要排除只有高大上的創業園區才是創業平臺的想法,只要條件合適,在目前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只要有固定的辦公地點,就可以發揮自身的特色,開展創業活動。在創業實踐開展過程中,學生和教師之間,學生與社會人士之間,可以以多種形式和方式參與到創業活動中來。(四)對人才培訓進行綜合性的評價。高職院校學生的培養,最終還是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的,是為社會培養更多具有綜合素質的專業性的人才,在對學生進行評價過程中,不能單純的以理論的考核作為評價指標,也不能簡單的以是否成為創業成功的老板作為評價指標。而是要建立以就業質量報告為起點的延續性的評價模式,在學習畢業之后,可以采取抽樣調查或階段調查的方式,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方案,對學生在畢業之后的創業情況進行跟蹤和整理。不僅能夠根據調查結果對以后的教學體制進行調整,還能為豐富師資隊伍建設做好相應的儲備。(五)完善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在目前的形勢下,要進一步完善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入手:一是內部挖潛,加強教師隊伍的培養力度。針對教師隊伍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制定科學的培養計劃,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交流,派遣教師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豐富其實踐經驗。二是以專業講座等多種模式,積極引導成功的企業家、退休干部走上講臺,走入課堂,為學生創造具有現實意義的第二課堂。三是加強與畢業生之間的交流,建立完善的返校機制,采用多種合作方式,加強在校學生與畢業生之間的溝通和聯系,促進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水平不斷提高??傊?,在這方面不一定要局限于某種固定的模式,而是要采取多樣化的方案,促進師資隊伍水平的不斷提高。

四、結束語

創業教育作為高職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未來的高職教育中必將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強這方面的理論研究,促進高職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培養更多的創新創業人才,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在目前的就業狀況下,加快這方面的研究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事情,只有加強社會各界的重視程度,為高職創業人才培訓創立更加寬松的環境,才能使高職創業教育的人才培訓工作達到更高的水平。

【參考文獻】

[1]邱曉鵬.“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5):194.

[2]李友余,陳廣仁.以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孵化品牌專業的平臺機制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9(4):132-136.

[3]展凱.區域產業政策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協同培養機制構建[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9,18(3):8-10.

作者:張穎 單位: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