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構建
時間:2022-09-07 05:38:38
導語:淺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存在多個利益相關主體,具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訴求、角色定位和作用方式。試用利益相關者理論來研究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探究不同利益相關者的價值訴求及困境,并在此基礎上尋求其發展路徑。
關鍵詞:利益相關者;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技術咨詢
1國內外現狀梳理
1.1國外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國外創新創業教育興起于發達國家。美國是最早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國家,創新創業教育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實現了從小學到大學的全覆蓋。在美國,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特點如下:①通過推行系統化、普及化的課程教育來達到學科交融,進而培養創新創業人才;②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③執行開放的實踐性創業教育。大學的創業中心同社區、企業共同構成一個健康、良性和互動式發展的創業教育循環生態系統。英國也是較早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國家。英國政府通過出臺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來支持創新創業,提出在全社會營造一個激發創業、鼓勵創新、獎勵成功的文化氛圍。同時,政府支持新興產業和中小企業的發展,來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日本的創新創業教育采用自上而下政府主導高校實施的方式展開。同時,出臺了科技立國政策,鼓勵高校進行創新創業。新加坡政府則利用跨國辦學的模式來開展創新創業教育。1.2國內創新創業教育現狀。當前中國的創新創業教育正在高校積極展開,已經形成了以下三種典型的模式:①主要通過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專題講座、創業計劃大賽、創新賽等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此模式以中國人民大學為代表。②提倡創新創業的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同時與創新創業的實踐相結合。③提倡學生在實戰環節中培養創新創業基本素質。學校不僅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還為學生提供創業資金和必要的技術咨詢服務??傊?,中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創新創業教育的形式比較單一,還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的體系,校企合作的成果轉化率不高。
2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各利益主體的角色價值訴求以及困境分析
2.1政府。政府在創新創業教育系統中的角色定位為引導者、服務者和資助者,政府希望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的高層次綜合型的人才,從而促進經濟增長。政府的利益訴求是通過創新創業教育來培養高層次的創新型人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然而在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政府統籌規劃、引導協調、評價監管的職能并沒能很好地發揮作用。政府更多表現在提出綱領性、指導性的意見,缺乏實際性的介入。另外,完善的資助政策和法律支持欠缺、教育行政化,這些影響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效。同時,政府既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提倡者,又是其評價者,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政府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功能發揮。2.2高校。高校是典型的利益相關者組織,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系統中的角色定位為培育者、孵化者、管理者。高校中有三個利益相關主體:高校管理人員、普通教師、學生。這三個群體在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是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具有不同的利益訴求。2.2.1高校管理人員。高校管理人員通過制訂人才培養目標、構建創新創業的課程體系、制訂科學的創新創業教育計劃和創新創業的教學環節、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同時通過其管理職能的發揮,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優質服務和一系列保障,實現培養目標。然而,對高校管理人員而言,創新創業教育實質上是素質教育,而高校學術發展的精英化教育與創新創業的素質教育在培養目標上產生沖突;國家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政策文件趨于綱領性、指導性,沒有系統的理論體系指導,各高校可操作、借鑒的經驗有限。受這些現實因素的影響,高校管理人員的利益訴求無法滿足,很多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進程緩慢。2.2.2教師。教師的利益訴求是通過創新創業理論課程的講授、學術科研的啟發和實踐活動的引導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業興趣,引導學生創新與創業,完成教書育人的使命,實現自我價值。對教師而言,其所接受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的系統培訓較少,多數教師缺乏創業實踐,無法實現高質量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對教師的評價機制依然是重科研、輕教學,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和合理的評價機制;教師的教育自主權有限、教育資源不足,導致教師的創新創業教學管理能力薄弱,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積極性。2.2.3學生。學生是創新創業教育的主體,在創新創業教育系統中的角色定位為參與者、實踐者、受益者,學生希望學習創新創業的相關課程,參加創業技能的培訓,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增強自己的創業能力,最后達到目標:創新創業能力得到提高,個人發展的內在需求得到滿足,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同時,在人力資源市場的競爭中獲得優勢。對于學生而言,創業經驗、創業能力、創業資金和創業環境以及來自家庭的思想觀念都直接影響他們創新創業的熱情。另外,在創新創業實踐中學生參與教學管理、課程選擇的權力有限,同時資源使用和創業實踐等又受到學校資源配置的局限,且實踐中學生參與各類創新創業教育的競賽及活動更多是為了獲得學分或獎勵,創新創業教育的實際價值被這些象征性價值和形式化價值所遮蓋。這些都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積極性。2.3企業。企業在創新創業教育系統中的角色定位為轉化者、孵化者、接納者,是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支持者和參與者。企業的終極目標是利潤最大化。企業通過與高校的校企合作,包括資金投入、技術支持、建立創業基地等方式參與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企業以此來促進高水平科技成果的轉化、創業項目孵化,從而獲得更大的收益。但在實際運作中,企業通常僅被作為單向的投資人,對教育過程話語權不高,造成企業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參與度不足。2.4家庭。家庭在創新創業教育系統中的角色定位為支持者。學生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未來有所成就。家庭對于學生創新創業的支持度直接影響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與自信,因此,家庭的思想觀念是影響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因素。但是現實中,有些家庭傳統觀念濃厚,更多地希望子女有一份長期、穩定的工作,在精神層面對大學生創業支持度較低,削弱了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熱情與積極性。
3利益相關者視角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路徑選擇
3.1政府。作為服務者、引導者的政府應發揮統籌協調的職能作用:①積極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引導企業、社會組織等力量協同參與到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促進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溝通交流。②出臺、完善創新創業政策。政府要對創新創業政策進行系統梳理,保障政策的協調性與一致性。避免政策沖突,增強政策的可操作性。③政府部門要引導媒體大力宣傳創新創業,在全社會營造創新創業的氛圍。作為資助者的政府要建立完善的創業融資服務體系,比如創業基金、銀行信貸體系,同時鼓勵風投和民間資本注入。3.2高校。作為培育者角色的高校應從以下3方面發揮作用:①建立一套完整的創新創業教育制度,建立健全內部運行和保障機制。要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入專業教育中。要進一步研究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入機制,構建起科學的課程體系。②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的校園文化。通過學術文化的引領、競賽文化的激勵,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積極性。③研究創新創業教師的評價及激勵保障制度,增加教師創新創業的培訓,使教師積極地投入到創新創業教育中。作為孵化者角色的高校應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資金、場地等堅實的基礎。高??梢酝ㄟ^搭建創新創業教育平臺來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實踐和智力支持。同時通過校企合作,建立創業基地、創業成果轉化中心等方式推動科研成果的快速轉化。作為扶持者角色的高校要對創新創業教育提供物質支撐。高校增加對創新創業教學和實踐的經費投入,要挖掘、充實和豐富各類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3.3企業。企業可以為高校提供實踐平臺和孵化基地,加速科研成果的轉化;可以建立企業創業基金,為學生的創業活動提供技術、資金上的支持。對于好的創業項目也可以通過入股的方式幫助學生創業。此外,企業也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師資力量為本企業員工提供新員工入職培訓和晉升學習培訓。3.4家庭。大學生創業必須獲得家庭的大力支持,進一步解放家庭觀念,為創業學生提供強大的社會輿論支撐。
參考文獻:
[1]乜曉燕,馬玲,李德才.困境與路徑:基于利益相關者視角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3):147-149.
[2]翟立強,王小琬,潘胤州.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問題分析及優化路徑選擇[J].對外經貿,2019(7):125-127.
[3]黃馳.創新創業教育協同推進機制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19.
作者:蘇娟 單位: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 上一篇:課賽思結合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研究
- 下一篇:河湖劃界測量應用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