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生創新教育論文

時間:2022-01-10 11:27:17

導語:高職學生創新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學生創新教育論文

摘要:在高職教育改革創新的大環境下,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是教育的重要職責與任務。本文從轉變教育觀念、教學氛圍、學生創新思維訓練方面探尋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教育模式,以期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

關鍵詞:職業教育;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人才培養

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堅持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對于學校而言,堅持以改革創新為核心,就是要以堅持創新教育為抓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所謂的創新教育就是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高職院校如何加強創新教育,核心就要從這兩方面抓起。

一、轉變教育觀點,培養創新意識

本文所說的創新是指在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去發現更多的新事物和新方法,并探索其中的規律。推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學校要做到以下三點。首先,要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在廣大師生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思維,深入實施教改,在實踐過程中將知識講授與創新教育有機融合。在課程設置上,除了基礎課程和專業課,還應開設大量通識教育課,讓學生根據興趣進行選修。在制定專業計劃和人才培養方案時就應將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納入其中,結合專業特點進行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此外,還可以探索將學生完成的小發明、創新論文、獲取的專利等成果折算為學分,或建立其他更好的獎勵評價機制,肯定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加強師資建設,營造創新氛圍

創新教育中思維能力的養成很重要,但除此之外,還應給學生提供平臺,營造良好的氛圍。學校除了要轉變教育觀點,在重構課程體系的基礎上,還應不斷充實自己的師資隊伍。在專業課程和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和高技能人才。深入開展實踐教學改革,探索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提升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給予專任教師更多培訓學習的機會,建設“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探索工學結合的培養辦法。學校積極推進校企合作,以市場為導向多方共建創新中心,作為創業教育實踐平臺;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以及各類科技創新、創意設計等競賽,為師生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

三、訓練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高職院校培養學生不僅要有較全面的素質結構,更需要具有創新的活力,適應經濟社會的需要,因此學校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在教學過程中,當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后,學生給出的答案有可能是片面的,但其中恰恰有可能就蘊含著創新的點子。因此教師不應該急著去評論,而應該對這樣的學生進行鼓勵,支持他們有自由的想法,根據自己的知識多思考,才能使思維朝多方向發展。而對于教師而言,在傳授知識、訓練技巧的同時還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擴散思維能力。在課堂上,訓練學生創新思維多用啟發式教學法,引入生活中的實例,引發學生對于事物、問題、觀點的興趣。除了課堂上培養創新思維,創新活動作為培養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是必不可少的,這些活動也進一步訓練了學生的創新思維。“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是一個潤物無聲、陶冶養成的過程,需要植根現實世界、貼近學生生活,著力在推動實踐養成上下工夫。無論是義務教育,還是職業教育,甚至高等教育,創新教育的宗旨都是一樣的。職業教育只有把人的發展放在第一位,才能不斷提升為社會經濟服務的能力;要把技能和創新大賽緊緊抓在手中,在發展學生個性、形成教育特色方面狠下工夫,以形成“最適合學生成長的學?!?。給學生創造了“土壤”,土壤的滋養可以延續很多年,甚至可以影響其終身。

參考文獻:

[1]顧明遠.個性化教育與人才培養模式創新[J].中國教育學刊,2011(10).

[2]方曉東,陳金芳.破解教育熱點問題要靠改革與創新[N].中國教育報,2010-8-17.

作者:費海娟 單位:南通開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