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
時間:2022-05-24 11:31:04
導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職院校所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是國家創業體系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以高職院校作為研究背景,針對創新創業心理教育體系這一研究方向展開深入分析。首先,研究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其次,論述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心理教育體系建構的準備階段;最后,深入分析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心理教育體系建構的構建階段。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心理教育體系
引言
當前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范疇中,創業教育明顯占據核心地位。創業教育一方面能夠解決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為大學生們提供全新的發展路徑,另一方面創業教育也能夠持續為國家產業提供全新的發展型力量。因此,本著對學生負責、為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發展原則,各個高職院校有必要維系創新創業教育的實際價值。而維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價值有兩個切入路徑:其一為開展專業的創新創業教學,其二則為做好創新創業心理教育工作。本文以第二路徑作為核心研究點,根本目的是希望通過研究能夠為高職院校創業心理教育人員提供一些教學建設以及教學改革方面的參考素材。
一、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一)心理素質與創業成功率存在必然聯系
雖然創業這一概念在當前的高職院校中經常被提到,但創業實際上仍然屬于難度較高的活動種類。在創業路途中人們需要超常發揮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時人們也會面對十分嚴苛的外部競爭因素,因此創業行為實際上就是一種在不穩定局面下不斷謀求發展的過程[1]。人的心理素質體現在多個層面,一是對抗外在壓力,二是自我調節。在創業行為中,學生們需要對抗大量的外界壓力,如果他們未能完善堅持,自身的創業能力就會受到打壓,進而無法發揮出全部的優勢作用,從而干擾創業計劃正確實施。而一旦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受到打壓后不能自省,較差的自我調節能力就會成為壓垮其身心的最后一根稻草。而當學生擁有足夠強大的心理素質時,其便可以有效地在外界施壓狀態下排解心理壓力。他們自省的過程中也不會長時間圍繞在自己的錯誤中,而是會迅速地找到錯誤點并進行記錄和改正。因此對于學生來說,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就是邁向創業成功之路的重要渠道。對此,高職院校應該設立內容優質的心理教育,以期為學生們提供最優秀的心理指導,提升他們的心理素質水平。
(二)良好的心理教育可穩定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在多個渠道中被提升,例如大學生自行調節、專業的心理咨詢場所以及社會心理干預活動等。但實際上,依靠大學生自主調節的最終成果根本不會呈現出理想狀態。大學生自身出現心理問題時就意味著其本人已經受到了干擾,而從自身角度進行調節往往也只能降低壓力,不會真正將心理問題徹底解決。簡單來說,即為,大學生自行調節的這一手段不夠專業,難以起到有效作用。而專業的心理咨詢場所雖然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但畢竟心理咨詢的費用較高,大學生恐難長期治療,因此該路徑也不具有長期應用的可能性。社會心理干預活動的參與人數較多,心理輔導師沒有過多的時間將心理輔導針對到個人,因此其作用和效果也相對較低。但高職院校的心理教育課程免費開放,且由專業教師進行指導,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也可以精確地面向個人,學生的心理問題可以一對一得到有效解答。故我們可以肯定,良好的心理教育可以穩定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而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作為良好的心理教育發起者,在院校內部開展心理教育能夠起到絕對正面的引導作用。
二、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心理教育體系建構的準備階段
(一)優選教師資源
上文中提到,良好的心理教育能夠穩定和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我們可以明確,如若高職院校要構建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那么保證心理教育的實際質量便屬于必然舉動。心理教育屬于教育教學行為,其主要的構成人員即為教師。教師個人的教育教學能力能夠直接決定心理教育開展的實際效果。故高職院校應在準備階段盡可能地完善教師資源,保證面向學生的心理教育人員均具有專業價值。首先,高職院??梢詢炦x校內現有的心理教育人員,先要求高質量且具有教育經驗的教師直接進入創業心理教育團隊,而后則要求能力不足的成員參與培訓。培訓可以由校內有經驗的教師負責指導,也可以由社會中具有專業能力的培訓人員進行指導,總之重點在于提升教師團隊的整體質量。當校方能夠構建一支能力較高且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團隊后,心理健康教育團隊方能夠進入到創新創業教育范圍內發揮教學作用[2]。
(二)擇選被教育者
創新創業教育能夠關聯的學生數量較多,且并非所有學生都需要接受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如若校方堅持為不需要的學生提供教育教學服務,那么校內便會形成教育資源浪費的現象,得不償失。因此,校方在設置心理教育體系時,也應該考慮到學生是否需要接受教育的這一條件。校方可以在開課前先對校內學生進行調查,調查的形式既可以采用問卷調查,也可以使用互聯網問卷調查的形式。問卷內容應該包含一些基礎性的心理調查問題,調查目的在于幫助心理教師第一時間獲取到學生心態信息,使教師可以有效地完成對點教育,直接針對具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開展教育活動,這樣便能夠保證教育教學資源的輸出完全有效。
(三)設定心理教育課程模式
心理課程的設定實際上可以選擇兩種形式,即一方面保留傳統的教育教學形式,即在課堂中開展教學。另一方面則可以開通網絡教育空間,為學生們提供基于新思維的教育教學服務。理論上,教師應該將傳統的課堂教育作為教育核心,將線上教育作為輔助。但實際上教師也可以將兩者的功能加以區分,即課堂教學專注于心理教育以及發現問題,網絡教育則可以成為一對一的網絡咨詢空間。這樣一來,創業心理教育體系便可以具有多個作用,除基本的心理教育作用外,其也可以承擔心理咨詢工作,真正為學生們提供全方位有效的心理教育服務。
三、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心理教育體系建構的階段
(一)教育體系
1必修課,首先,校方可以保留心理教育實體課程,即校方仍然要以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主要的基點,在創業教育內部開設心理教育分支。心理教育既可以占據創新創業教育的課時,也可以單獨開課,成為專門負責為創業者排解心理壓力的課程。但無論如何,校方都需要保證創新創業心理健康課程的課時可以達到每周一節。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創業者心理訴求。其次,必修課需要具有健全的教材以及教師人員,學生需要人手一本專業教材,教材中應包含專業的自我調節知識以及與創業相關的調節知識。這樣教材便可以成為學生們進行自我心理調節的有效工具[3]。最后,校方應該保證創新創業教育中負責心理板塊的教師長久不變動,這樣才能滿足學生在心理調節方面的全部需求,令創業者能夠充分地發揮自身的創業才能。
2選修課,創新創業心理教育也可以開設選修課,由創業教師負責講授,主要的教育教學形式可以以心理活動為主。心理教師可以在專業知識的引導下設置一些調節類的心理活動,在課程中應先要求學生放松身心,將心理調節到傾訴的狀態。而后教師既可以自行對學生的狀態進行詢問或調節,也可以通過做活動的方式引導學生自行吐露心中所想??傊?,選修課程設定的關鍵在于兩點:一是擴大心理教育空間,減少必修課程因課時不足所造成的影響;二是為學生提供交流空間,即選修課程中學生之間的交流密集度將會加大。且心理學教師會塑造出相對安全的空間以供學生緩解壓力,因此選修課的存在實際上也具有較高的心理教育價值。
(二)咨詢體系
1以教師心理咨詢為主,雖然對創業人員進行心理教育屬于必然實施的教育行為,但實際上創新創業教師很難在課堂中照顧到每一名學生的想法。而也有一些創業者的性格相對內斂,他們很難在課上與他人進行傾訴或交流,因此他們需要在課下的一對一空間中抒發自己的情緒。故教師們可以開通咨詢空間,專門負責解決創業者的心理問題。教師心理咨詢可以在教師當即并未安排課程的狀態下開展,可以提前在班級內告知學生可供咨詢的時間,由學生自行進入到咨詢空間內與教師進行交流。咨詢空間可以選定在教師個人辦公室內,也可以直接在創業孵化園或創業基地等場所中運行。簡單地說,教師心理咨詢需要同時為學生解決兩方面的問題,即創業進程以及創業心理這兩個方面的問題。對于學生來說,由創業教師負責指導的心理課程能夠起到更加有針對性的作用,因此教師也應該將這一咨詢板塊作為心理教育體系中的重點加以開展。
2以團委心理咨詢為主,團委作為國家管理青年人思想的重要團體,其也有必要在創新創業進程中發揮自身的教育作用。大學生創業在未來階段中必然會面對國家產業,故如若學生能夠以正確的思想和心理去面對創業工作,那么其便可以成為國家創業的推廣者。而一旦學生的創業心理出現一些不理性的問題,其創業行為就有可能會產生不良影響。故針對此,高職院校內部的團委應該負責一部分的心理教育活動,重點在于要教育學生成為具有正確思想的創業者,這樣才能保證高職院校創業行為具有科學開展的價值。
(三)互動體系
1以微信平臺為主,考慮到高職院校大學生在進入到高三階段中即面臨出校實習或創業,因此院校也應該在校內教育的基礎上開通線上教育形式。線上教育形式可以將固態教育作為核心形式,創新創業教師群體可以共同創建一個微信公眾平臺,該平臺可以實時推送消息,只要學生關注該賬號,其便可以定期接受由教師發起的遠程教育。平臺可設置為互動形式,即當教師推送日常創新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后,學生可以直接與教師進行互動。學生向教師提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可以來自于實習過程,也可以來自于創業過程??傊瑢W生們在在線上平臺中提出問題,而教師則需要進行解答。在解答的過程中提問者本身的問題能夠被解決,而問題的答案也可以用公開的形式傳達到其他學生信息接收范圍內,繼而起到廣義的教育作用。
2以校園網為主,校園網屬于完全性的空開信息傳送空間,教師們可以定期上傳專業的心理教育信息至校園網空間,學生可以定期進行查看。對于一些不喜歡咨詢形式的學生,其也可以選擇這種偏固態的互動形式,即教師傳輸、學生觀看。這種形式能夠起到有效的教育教學作用,也不會對學生造成心理壓力。但校園網能夠傳導的心理教育內容十分受限。因此,教師可以適度采用該形式,只應用其信息傳遞功能即可,無須開發新的教育功能。
(四)實踐體系
1以校內活動為主,首先,部分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產生心理問題的根本原因即為創業活動受阻,或當下未能找到可行的前進方向。針對此,校方可以選擇開展實踐活動的形式,先引導創業者參與活動,繼而令他們在活動中獲取創業靈感。具體來說,校方可以要求創業者以創業基地為核心開設創業社團,這樣一來,創業者們便能夠借由創業社團的人才吸收模式來吸收一些大一、大二的學生,他們往往都會擁有比較新穎的創業創意,因此新生的加入必然能夠再度活躍創業團隊,進而為創業者們提供新血液,從根本上解決他們存在的心理問題,繼而更好地減輕創業者心理壓力[4]。
2以校外活動為主校方也可以組織學生進入到校外活動中調節自身的心理壓力。例如,創業者可以進入到社區空間內做短期志愿者,這樣一來,其既可以在鍛煉的過程中了解社會基層人員的心酸,提升他們奮斗的精神素養,另一方面也可以令他們的身心得到鍛煉。教師需要在學生進入到社會進行鍛煉的過程中為其開展心理建設,即教師應該不斷夯實學生的心理素質,令他們明確創業行為所具有的難度以及需要堅持的必要性。只有當學生能夠明確其難度,且創業意識和訴求能夠幫助他們不斷堅持時,學生的心理素質便會逐漸加強。校外活動能夠起到的心理教育作用相對直接,其會直接令學生接觸到社會的本來面貌。同時,校外活動實際上也能夠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即學生能夠提前做好應對社會的準備。因此,校外活動中的心理教育也能夠起到切實的教育作用。
結束語,文章以高職院校作為研究核心,對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中的心理教育體系進行了深入的構建研究。創新創業教育是當下高職院校相對重視的教育體系之一,每個院校都有必要針對心理教育這一分支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繼而為大學生創業人才們提供完善的心理維護服務。對于大學生而言,在擁有遠大理想的同時還能夠擁有完善的心理素質就是成功的第一步。故希望各個高職院校創業教育人員在閱讀本文后,能夠對創業心理教育產生新的印象,繼而利用本文補充其教育行為中存在的不足,真正提升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整體價值。
參考文獻:
[1]鄭曉紅.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心理教育研究[J].學周刊,2018(11):6—7.
[2]孫艷萍.高職學生擇業心理教育現狀分析及對策[J].河南教育:職成教版,2018(5):51—53.
[3]湯妮南,於一范.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心理現狀的調查研究[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3):3—5.
[4]趙曉川.認知行為療法對高職院校學生創業心理問題的干預研究[J].職教論壇,2016(32):29—32.
作者:汪磊 單位:沙洲職業工學院
- 上一篇:創新科技人才培養模式優化研究
- 下一篇:高校計算機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