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大學生創就業能力提升研究
時間:2022-03-05 09:24:57
導語:高職大學生創就業能力提升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高職院校需著力于構建數字時代具有通用管理能力的TGD人才培養體系,以“人”為中心,圍繞創就業綜合應用能力提升與職業發展能力塑造,建構起核心能力、管理能力與應用能力三層結構網絡,打造面向未來的“數字職業人”。
【關鍵詞】項目管理;高職創就業;能力培養;TGD人才體系
當前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數字技術帶來的科技革命影響日益加深,各行業對高質量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發緊迫。《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中指出要樹立新發展理念,“以促進就業和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著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旨在培育和提升學生的應用創新力與職業勝任力(通用管理能力),從管理學角度而言,其與一般意義上的“項目”有著類似之處,如目標管理、團隊管理、計劃制訂、組織實施、控制監督、評估監測等。鑒于此,將項目管理中的諸多理論與方法引入到高職院校創就業教育過程中,對于培養大學生的系統思維力、洞察決策力、組織領導力和風險控制力等職業通用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項目管理內涵
項目管理是管理學的分支,是指在有限的資源和時間限定條件下,運用系統管理的理論和方法,通過構建柔性組織和動態整合資源,對項目進行高效率的計劃、組織、實施、控制和評估等,有效管控和解決項目的風險與問題,實現或超預期實現目標的全過程。項目管理作為一門實踐性和理論性兼備的學科理論體系,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已被廣泛運用于工程、軍事、科技、商業等領域,是20世紀后半葉最重要的管理技術創新理論之一。項目管理過程中所涉及到的項目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風險管理等內容,與創業和就業中的計劃、論證、組織、實施、評估和團隊、管理等深度契合,且更具有系統性、規范性、可操作的特點,對于提升大學生的創就業能力具有很強的應用指導性。
二、高職院校大學生創就業能力培養現狀與問題分析
能力是指一個人能夠勝任某項工作或任務的主觀條件。一個人能否快速、有效地完成一件新的工作或任務,并不完全取決于經驗,而更多取決于能力,尤其是通用管理能力,它是一種貫穿所有學科的底層能力。大學生創就業能力是指通過在校期間的創新創業與就業課程的學習和實踐培養,所具有的能夠超越某一特定專業領域或行業的知識與技能的綜合通用管理能力。就目前高職院校的創就業教育現狀而言,普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人才培養目標認識的偏差,導致能力培養的局限性。高職院校長期以來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將就業率作為唯一衡量指標,且更多側重于某一具體技術或技能的培養,缺乏對學生通用能力的培育,創業教育也僅是解決就業的手段,嚴重限制了學生能力成長的系統性和整體性;二是教育培養體系不健全,導致能力培養的割裂性。多數高職院校的創業和就業教育尚未形成系統的培養體系,尤其是創業教育,多數學校僅局限于開設幾節理論課程,或局限于競賽、創辦新企業等層面的實踐課程,缺乏“創新”的教育和培養;三是師資素質和能力欠缺,導致能力培養的低效性。高職院校的創就業師資主要來源于管理類和思政類教學專業教師或學生管理類、就業指導類崗位教師,尚未能建構起一支專業知識扎實、實踐能力豐富、教育理念先進的專兼職創就業師資隊伍;四是學生的認識較為短視,導致能力培養的短期性和功利性。多數高職院校學生對職業生涯缺乏系統規劃,對創就業的認識較為淺層,就業觀念陳舊,對職業期望過高,團隊協作能力不強,基本技術和技能儲備不足,無法勝任未來崗位需求。
三、TGD(數字職業人):新技術驅動下的人才培養理念更新
當前的高職教育是基于工業大生產背景,為傳統工業社會所建構的一套人力資本發展體系,其特點是把人按照專業的分類進行專業化培養,然后再到企業進入專業分工崗位,屆時學校的使命即終止。而如今,科技革命所帶來的技術變遷愈發加快,原有的技術技能被不斷逐步清零。進入智能時代,換工作或跨行業換工作,或換一件從來沒有做過的工作將成為常態,教育的任務也將不僅僅是深化專業分工,而是讓人有機會跨崗位、跨分工、跨學科地學習知識和技能。高職院校創就業教育的目標應著力于培養數字時代具有通用管理能力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簡稱TGD(Technicalandskilledtalentswithgeneralmanagementabilityinthedigitalage)。TGD人才培養是基于跨學科教育理念,融匯項目管理科學方法,側重通用能力培育,打造面向未來的“數字職業人”。未來TGD人才教育,尤其強調對快速學習、快速應用的能力培養,與項目管理所強調的把“一次性的、沒有做過的事”做好的能力要求高度契合。
四、TGD理念下項目管理與創就業能力提升的內在邏輯
項目是一次性的、有始有終的,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性。因此,在項目的開展過程中,將涉及到概念提出、規劃設計、實施監控、評估驗收等階段過程。結合能力的培養,可以理解為“如何做正確的事、如何正確地做事、如何獲得正確的結果”三個階段。如何做正確的事,即學會如何選擇職業或創業項目,如何抓住就業或創業機會,如何定義一個職業新機會或創業新項目。如何正確地做事,即采用正確的程序,有效運用各類資源,采用正確的方法實現目標,通過規劃和設計好路線圖與行動方案,整合資源、協調人力、統籌時間、保障質量、控制經費、把控風險等,有效落實既定目標和項目計劃的過程。如何獲得正確的結果,即以正確的目標為導向,通過規劃設計、組織實施、動態監控,實現既定目標,并通過運用監測和評估手段、技術和方法,對項目過程和結果作出正確評價和績效評估,及時總結項目成果,為新項目積累經驗。
五、基于項目管理的TGD人才能力模型與體系建構
TGD人才的能力需求要素及其能力培養環節,與項目管理的核心內容高度匹配。具體到一個項目過程時,其蘊含了項目管理的啟動、規劃、執行、監控和收尾等五大過程,并不同程度地涉及項目的整合、范圍、時間、成本、質量、溝通、人力資源、風險和干系人等管理內容。借鑒項目管理知識體系建構形成TGD人才能力模型體系,該體系包括各要素、結構、系統及其相互關系。1.核心能力是TGD人才所具備的最本質的能力,由知識、技能、經驗、素養等內容構成,包括專業力、行為力、認知力三大要素。2.管理能力是TGD人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能力,體現為領導力、執行力和協作力三種能力。領導力已不局限于權力和職位擁有者,更多是指在組織中是否具有人格魅力、影響力;執行力即推動戰略計劃的實操和運營能力,是項目管理和組織管理中最直接、最關鍵的能力;協作力是領導力與執行力之間的重要環節,是TGD人才在職場中人人都需具備的能力,它既包括傳統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又包括自下而上的向上管理,以及平級間的橫向管理。3.應用能力指TGD人才在具體項目管理過程中所需要具備和呈現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資源整合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目標管理能力、洞察決策能力、溝通表達能力、時間管理能力、風險控制能力、專業技術能力、環境調節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即自我的情緒管理、抗壓管理),以及基于數字技術的迭代學習能力和數字應用能力(包括大數據決策、與機器和人工智能協作)等。TGD人才能力模型體系以“人”為中心,圍繞“人”的綜合應用能力提升與職業發展能力塑造,構筑其認知、行為與專業性的三層核心能力結構;以核心能力為基礎,結合職業應用能力真實需求,構建形成領導力、執行力與協作力三維中層管理能力結構;并結合職業項目管理場景的實際,形成十個具體的微觀應用能力點結構,繼而形成三層結構網絡的能力培養體系。
高職院校創就業教育因其特殊的培養理念、人才特性與職業發展訴求,需突破傳統的單一就業導向和競賽教育思維,面向新產業發展需求,構建培養數字時代具有通用管理能力的TGD人才培養體系。該體系所建構的三層核心能力、三維中層管理能力與十大微觀應用能力點結構,旨在有效提升學生的應用創新力與職業勝任力。
【參考文獻】
[1]阮娟,雷輝.項目管理方法在大學生就業中的運用探索[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
[2]馬旭晨,馬爾航,阮娟.用項目管理提升大學生創新、就業與創業能力[M].北京:機械出版社,2012.
[3](美)ProjectManagementInstitute.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PMBOK指南(第5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
作者:高嘉佳 單位: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基于經濟新常態大學生就業創業策略
- 下一篇:經濟法下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防范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