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生法律意識培養方式研究

時間:2022-04-01 02:40:00

導語:技校生法律意識培養方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技校生法律意識培養方式研究

技校是我國中等職業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教育類型。技校生群體的法律意識如何,對能否培養出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藍領建設者和接班人,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有很大影響。但是,由于我國職業教育起步較晚,法律教育體制還有諸多不完善的地方,技校生自身的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等因素,形成了目前我國技校生法律意識方面的缺陷。

一、技校生法律意識的現狀通過觀察與研究,目前我國技校生法律意識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1.技校生的法律認知水平不高,法律基礎知識薄弱

法律認知是法律意識的重要內容,是衡量法律意識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據。隨著我國依法治國理念和基本方略的實施,根據技校生大多屬于未成年人的情況,我國各類職業院校普遍開設了《德育》課,但學生在這有限的學時中獲得的法律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加上一些學校對技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政策教育形式單調、內容僵化、針對性不強,導致一些學校的法律教育效果不夠理想。由于傳統應試教育和就業觀念的影響,學生大都十分重視專業課的學習,而《德育》這類公共課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由于未做到防微杜漸,導致個別學生的自覺性越來越差,自我控制能力越來越弱,很容易突破道德的底線,走上違法和犯罪歧途。

2.技校生的法律觀點、觀念與正確踐行法律存在一定的差距

法律觀點、法律觀念是法律意識的組成部分,是衡量法律意識水平的依據,它們與法律知識水平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由于當前技校生的法律知識水平較低,法律知識薄弱,易產生錯誤的觀點和薄弱的法制觀念,部分技校生對法律的實現持懷疑的態度。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不能積極主動地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而是以消極的態度對待法律,甚至會放棄法律武器,采用報復的手段來討回“公道”,導致了違法犯罪的出現幾率。

3.技校生違法犯罪現象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總體上呈上升趨勢,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國平均查獲未成年人案件作案人員約在15萬左右。在這些作案人員當中,技校生人員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大量的犯罪案例和數據,都證實了當今技校生法律意識的薄弱。針對以上分析,我們知道當前技校生的法律意識水平還很低,違法犯罪的技校生多數法律知識貧乏,法制觀念淡薄,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的目的是為了達到自我教育的境界。”因此,職業院校高度重視學生法律意識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職業院校法制教育培養方式探索

近幾年筆者一直從事《德育》的教學工作,對加強學生法律素養深有感觸。如何切實提高技校生的法律修養,筆者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創新教學方法,完善法律課堂教學

《德育》課應實行以法律意識教育為中心的教學改革,這樣做可以克服“課時少、內容多”的矛盾,能夠使課程內容得到精簡。即使講些必要的具體條文,也只是作為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材料對待,而不必花費過多的時間來講解。這不僅能保證教師在課堂上講深、講透主要內容,也會為運用其他的教學方式如案例法、體驗法、討論法等創新教學方法提供可能。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說服力和吸引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有效提高技校生的法律意識的目的。

2.理論聯系實際,積極拓展法制教育第二課堂

形式多樣的校園法制第二課堂,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對法律現象的熱情和興趣。通過組織學生開展主題鮮明的法制演講、辯論賽、討論會、專題論壇、知識競賽、模擬法庭等活動,以及旁聽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審,使學生能在自主參與、身臨其境中耳濡目染中得到教育和啟迪。這種既有直觀實務又有深層理論的滾動式校園法制文化活動,是培養和提升技校生的法律意識切實可行的途徑之一。

3.建立法制教育機制和營造依法治校的氛圍

職業院校的管理應做到“依法治校”“以法育人”,循序漸進地實現高職生法律意識的形成和提高。在學校的環境中,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應從做到“依法治校”開始。因為一個學校的“法治”狀況直接影響對學生法律意識教育的效果。職業院校在校規校紀方面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在日常學生管理中,特別是對學生違規違紀的行為,要照章處理,決不因人而異、因人而改,決不能姑息、妥協。為學生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給學生樹立“有法可依,依法辦事”的榜樣,為培養技校生的法律意識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4.設立心理咨詢機構,夯實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

技校生違法犯罪是因為其法律意識的貧乏,而法律意識的薄弱是由于其心理發展不成熟。心理健康教育使技校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衛生知識,具有較強的意志力、穩定的情緒、樂觀向上的進取精神,從而具有抵制各種不良風氣的影響的能力,以提高技校生的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因此,職業院校應積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教學質量,來培養技校生的良好心理素質,提高技校生的法律修養。

5.優化法制教育師資結構,建設高效師資隊伍

法制教育是一項政治性、理論性、知識性、實踐性都很強的綜合性教育。不僅要有明確的目標、規范的內容和相對穩定的教育渠道,而且必須有受過正規培訓,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的法律教師隊伍。職業院校的法律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學校教育規律和青年學生的成長規律,而且要具備比較系統的法律學科知識和較高的法律素質。不同的學校應根據其自身條件,通過專、兼、聘等多種形式,形成一支具有相當高的水平的精干專職教師為主體。同時,聘請部分長期從事司法實務或法學教育工作的兼職教師作為補充,整合組建地道、高質量的法制教育師資隊伍。綜上所述,職業院校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是民族振興的希望。但其法律意識的強弱,法律認識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和影響著我國社會的民主法制化進程。因此,增強當代技校生法律意識,預防違法犯罪,提高學生運用法律進行自我保護的能力,促進技校生自身素質的不斷完善,不僅是為了培養知法、懂法、尊法、守法的一代公民,更是著眼于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法治化、民主化、制度化的進程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