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輔導員增加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對策
時間:2022-12-22 03:18:32
導語:高校輔導員增加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依法治國的社會大背景下,提升學生的法治素養是非常必要的。這里分析了高校輔導員增加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徑,提出了把法制教育融入到日常學生管理工作中,貫穿于班級建設中,法制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的結合等策略,對于提升法制教育效果,實現人才的有效培養具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輔導員;加強;法制教育;對策
大學生是我國的優秀人才,大學生也是未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的生力軍,其法律素養的高低,不僅關系著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問題,同時也關系到國家的民主法治建設問題,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健康和諧發展,關系到中國夢的實現。因此,在大學階段增加大學生的法制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高校輔導員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不僅要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也需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提升學生的法律素養。
一、高校輔導員增加大學生法制教育現狀及開設的必要性
目前,在很多高校都只重視專業課教育,不是很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不重視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學校所制定的校規校紀是缺乏法制內容的融入,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學校也不能做到以法律知識為指導做學生的管理工作,學校法制教育的渠道單一。僅僅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了少量的法律教育內容。學校法律基礎課時在整個思想政治教育課時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導致學生不能全面系統地接受法制教育。在整個大學四年教育中,只在低年級開設的有簡單法律基礎教育,法律教育在整個大學教育階段并沒有實現全覆蓋,常態化的系統化的法制教育體系沒有建立起來,這樣就導致高校法制教育效果不理想。存在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在社會上用人單位只對高校學生的專業能力有要求,用人單位往往以專業技術水平的高低對學生的是否優秀進行衡量,不重視考量學生的法律素養。這種現實就導致在大學教育中,教育者把主要的教育精力放在專業課程教育中,而學生也把大部分的時間用在專業課的學習上。學校和教育者和學生都不重視法制教育活動,對法律教育存在一種應付態度,只要學生法律基礎課程考試能夠及格就達到了要求,而學生實際法治素養的提升則不受重視,這樣,學生法律素養不高就成為必然。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各行業對人才培養的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有效建設需要的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需要的是社會主義覺悟高,文化素養好,法制觀念強,專業技能高的綜合型人才。因此,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必須要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發生改變,學校要能夠把培養綜合素養人才作為教育的重要目標貫穿于整個教育實踐活動中。另外,現在社會中出現了很多大學生犯罪的情況,這與法制教育的缺失或者是法制教育的薄弱有直接的聯系。無論是從培養綜合素養人才方面考慮,還是從解決社會矛盾,杜絕犯罪方面考慮,高校要培養真正的優秀人才,都必須要增加法律教育,提升法律教育質量,提升學生的法律素養。高校要能夠積極宣傳法律知識,另外還需要做到教育的知行統一,能夠多開展一些實踐活動,或者是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豐富學生的法律知識,提升學生的法律觀念。學校要重視法制教育,要把法制教育貫穿于整個教育實踐活動中去,保障法制教育的目標能夠實現,保障人才的有效培養。這樣,大學教育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實現綜合素養人才的高效培養。
二、高校輔導員開展日常法制教育的教育目標
高校開展法制教育不僅要能使學生學習全面系統的法律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尊重和信任法律的意識,要引導學生積極踐行法律,樹立平等、民主、自由的法律觀念和價值認識,使學生能夠懂法,守法,自覺地用法。普通高校的開展法律教育目標不是為了培養律師,不是為了法律行業培養人才,而是為了培養學生系統的法律知識,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因此,要能夠利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為學生提供學習法律知識的途徑,以日常的法制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在日常教育中,輔導員要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法律信仰和法律意識,要培養學生的法律習慣,能夠利用日常教育活動,使學生學會用法,自覺樹立法律信仰,提升學生的法律素質,這應該成為高校輔導員開展日常法制教育的教育目標。
三、高校輔導員增加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在輔導員日常工作中融入法治教育內容
要有效培養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和意識,輔導員就需要能夠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融入法制教育內容,在日常學生教育管理中融入法制教育內容。其中,重點要實現以下三方面的融入:第一,法制教育與學生干部選拔工作相結合。輔導員要公開學生干部選拔原則,要求公開選拔學生干部,學生全體參與,全程參與學生干部選拔過程。學生履行自己的監督職責,要享有自己監督的權利。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能夠樹立公平正義的意識,增加學生的法制觀念。第二,獎貸助優對象評選活動融入法制教育內容。在獎貸助優對象評選活動中融入法制教育內容,輔導員作為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和執行者,要明確評優條件和辦法。輔導員要結合學校和院系的相關規定,成立評選小組,經過嚴格的選拔程序把最符合條件的學生選出來,通過這種形式培養學生依照規則辦事的意識。第三,考風考紀教育中融入法制教育內容。輔導員在考風考紀教育中可以融入法制教育內容,通過主題班會和個別談話方式有效維護考試紀律,培養學生的紀律意識,幫助學生養成守紀守法的好習慣。
(二)將法制教育貫穿于班級建設工作中
良好的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輔導員將法制教育貫穿于班級建設工作中,是增強法治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徑。在班級建設工作中貫穿法制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和和權利義務觀念,能夠增加學生的法制意識觀念。在班級建設工作中貫穿法制教育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實現:第一,引導學生參與各項班級規章制度的制定工作,使學生能體驗制度制定的過程,使學生能夠理解相關制度,樹立規則意識。通過這個過程,使學生能夠行使制度制定的參與權,提議權,表決權等權利,提升學生遵守制度和法則的意思。第二,引導學生參與班級活動策劃和組織的全過程,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形成活動決策,提升學生的參與集體活動的意識,培養學生的集體歸屬感。第三,開展班級安全法制教育班會活動,通過專門的法律指導,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這種法制教育班會活動要實現常態化,成為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重要渠道。第四,成立班級法律興趣小組,通過小組形式定期開展一些普法活動,開展法律學習活動,以活動形式積極引導全體班級學生參與法律學習,提升全體學生的法律素養。
(三)法律教育要實現課堂理論學習與課外實踐應用的結合
對于大學的非法律專業學生而言,學習法律知識的重要途徑是通過《思想道德修養和與法律基礎》課程進行的。輔導員要督促學生在學習該課程的過程中,認真學習,能夠通過課堂學習形成較為完善的法律知識結構體系。另外,輔導員要向任課教師了解學生法律知識的學習情況,能夠積極搜集學生所關心的法律問題,能夠與任課教師溝通,創新課程教學方式和內容,針對學生的感興趣的法律問題設置問題討論活動,以提升學生法律知識學習的積極性,豐富學生的法律知識。輔導員還需要結合學生的法律知識學習情況,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社會實踐活動,活動設置要與法律基礎課堂教育內容向結合,引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品味法律知識,應用法律知識。比如,輔導員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普法教育宣傳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到社區進行普法宣傳。以此方式,提升學生法律知識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組織一些模擬法庭審判活動,針對某一法律問題引導學生在法庭上開展辯論,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學生法律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應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些活動能夠有效活躍法律教育的氣氛,能夠使學生輕松愉悅地參與法律知識地學習,提升法律教育的實效性。
(四)引導學生利用大眾傳媒自主學習法律的意識和習慣
大眾傳媒中所包括的法律知識非常豐富,法律信息非常生動,這些法律訊息的趣味性極強,內容覆蓋面極廣,作為輔導員要積極引導學生關注大眾傳媒,關注相關法律訊息,要引導學生收聽收看大眾傳媒的習慣,培養學生能夠利用課外時間自覺進行法律學習的意識和習慣,以有效提升學生法律學習的效果。教師要主動向學生推薦一些質量好,生動性強的法制節目,比如,中央六套的法制頻道。只要有時間,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提供學生觀看這些欄目的機會。另外,一些報紙和雜志中也有很多法律方面的知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選擇適合的法制報刊雜志學習,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法律報刊書籍,供學生閱讀,以這種方式,拓寬法律教育途徑,促進學生養成閱讀法律書籍的好習慣。其實,在網絡中也有很多法律精彩內容,輔導員要積極引導學生利用網絡途徑,學習法律。還可以開通微信,班級博客等,通過多種途徑,宣傳法律知識,與學生就法律問題形成互動,以這種方式培養學生學習法律知識,掌握法律知識的好習慣??傊诟咝=逃?,全面推行法制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輔導員作為學生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行者,要積極承擔起進行法制教育的使命,能夠明確大學生法制教育目標,能夠依據學生情況,選擇設計大學生法制教育有效開展的途徑。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大學生的法律素養,實現人才的有效培養。
作者:高艷 單位:九江學院
參考文獻:
[1]孫六平,魯寬民.大學生法制教育模式實踐及探索[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2,08.
[2]劉瓊.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 上一篇:音樂教育中音樂鑒賞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 下一篇:法制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的滲透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